-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13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学习方法 #265
Comments
每周转载:德鲁克谈【自我管理】——《哈佛商业评论》史上最受欢迎的文章文章目录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关于《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 《哈佛商业评论》,简称"HBR"。在管理领域,它可算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别的不说,单凭它出自同样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学商学院】,就体现出这家刊物的逼格有多么高。 ◇关于"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关于此文\ 今天分享的这篇《Managing Oneself》实际上是摘自他1999年出版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的第6章(也是最后一章)。 (这篇博文发出后,俺顺便把《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也放到俺的网盘上) ================================ 华丽的分割线 ================================ ★0、前言 不过,有了机会,也就有了责任。今天的公司并不怎么管员工的职业发展;实际上,知识工作者必须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你应该在公司中开辟自己的天地,知道何时改变发展道路,并在可能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努力、干出实绩。要做好这些事情,你首先要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不仅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知道自己是怎样学习新知识和与别人共事的,并且还明白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自己又能在哪些方面做出最大贡献。因为只有当所有工作都从自己的长处着眼,你才能真正做到卓尔不群。 历史上的伟人------拿破仑、达芬奇、莫扎特------都很善于自我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他们成为伟人的原因。不过,他们属于不可多得的奇才,不但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天资,而且天生就会管理自己,因而才取得了不同于常人的成就。而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甚至包括那些还算有点天赋的人,都不得不通过学习来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 我们必须学会自我发展,必须知道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才能做出最大的贡献,而且还必须在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中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投入------也就是说,我们得知道自己应该何时换工作,以及该怎么换。 ★1、我的长处是什么? 以前的人没有什么必要去了解自己的长处,因为一个人的出身就决定了他一生的地位和职业:农民的儿子也会当农民,工匠的女儿会嫁给另一个工匠等。但是,现在人们有了选择。我们需要知己所长,才能知己所属。 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唯一途径就是回馈分析法(feedback analysis)。每当做出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你都可以事先记录下自己对结果的预期。9到12个月后,再将实际结果与自己的预期比较。我本人采用这种方法已有15到20年了,而每次使用都有意外的收获。
回馈分析法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早在14世纪,这种方法由一个原本会永远默默无闻的德国神学家发明,大约150年后被法国神学家约翰-加尔文和西班牙神学家圣依纳爵分别采用。他们都把这种方法用于其信徒的修行。事实上,回馈分析法使他们的信徒养成了一种始终注重实际表现和结果的习惯,这也是他们创立的教派------加尔文教会和耶稣会------能够主宰欧洲长达30年的原因。 **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地运用这个简单的方法,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能两三年),发现自己的长处------这是你需要知道的最重要的事情。**在采用这种方法之后,你就能知道,自己正在做(或没有做)的哪些事情会让你的长处无法发挥出来。同时,你也将看到自己在哪些方面能力不是特别强。最后,你还将了解到自己在哪些方面完全不擅长,做不出成绩来。 根据回馈分析的启示,你需要在几方面采取行动。 首先,最重要的是,专注于你的长处,把自己放到那些能发挥长处的地方。 其次,加强你的长处。回馈分析会迅速地显示,你在哪些方面需要改善自己的技能或学习新技能。它还将显示你在知识上的差距------这些差距通常都可以弥补。数学家是天生的,但是人人都能学习三角学。 第三,发现任何由于恃才傲物而造成的偏见和无知,并且加以克服。**有太多的人,尤其是那些术业有专攻的人,往往对其他领域的知识不屑一顾,**或者认为聪明的头脑就可取代知识。比如,很多一流的工程师遇上与人相关的事就束手无策,他们还以此为荣------因为他们觉得,对条理清晰的工程师头脑来说,人太混乱无序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人员常常以他们连基本的会计知识或数量分析都一无所知而自傲。不过,人们要是对这样的无知还沾沾自喜的话,那无异于自取灭亡。其实,要让自己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你就应该努力学习新技能、汲取新知识。 **另外一点也同样重要------纠正你的不良习惯。所谓不良习惯,是指那些会影响你的工作成效和工作表现的事情。这样的习惯能很快地在回馈中反映出来。**例如,一位企划人员可能发现自己美妙的计划最终落空,原因是他没有把计划贯彻到底。同那些才华横溢的人一样,他也相信好的创意能够移动大山。但是,真正移山的是推土机,创意只不过是为推土机指引方向,让它知道该到何处掘土。这位企划人员必须意识到不是计划做好就大功告成,接下来还得找人执行计划,并向他们解释计划,在付诸行动前须做出及时的调整和修改,最后要决定何时中止计划。 与此同时,回馈还会反映出哪些问题是由缺乏礼貌造成的。礼貌是一个组织的润滑剂。两个移动物相互接触时发生摩擦是一个自然规律,不仅无生命的物体是这样,人类也是如此。礼貌,其实也很简单,无非是说声"请"和"谢谢",记住别人的名字,或问候对方家人这样的小事,但就是这种不起眼的细节,使得两个人能够融洽相处,不管他们彼此之间是否有好感。许多聪明人,尤其是聪明的年轻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回馈分析表明某个人只要一遇到需要别人合作的事就屡屡失败,那么很可能就意味着这个人的举止不大得体------也就是缺乏礼貌。 把预期和实际结果进行比较,也会发现自己不擅长做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一窍不通、毫无天分的领域,在这些领域我们甚至连平庸的水平都达不到。人们,尤其是知识工作者,就不应该试图去完成这些领域的工作和任务。他们应该尽量少把精力浪费在那些不能胜任的领域上,因为"从无能到平庸"要比"从一流到卓越"需要人们付出多得多的努力。然而,大多数人,尤其是教师,还有组织,都一门心思要把能力低下的人变成合格者。其实,他们还不如把精力、资源和时间花在将称职者培养成佼佼者上。 ★2、我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 同一个人的长处一样,一个人的工作方式也是独一无二的------这是由人的个性所决定的。不管个性是先天决定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它肯定是早在一个人进入职场前就形成了。正如一个人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是既定的一样,一个人的工作方式也基本固定,它可以略微有所调整,但是不可能完全改变------当然也不会轻易改变。而且就像人们从事自己最拿手的工作容易做出成绩一样,他们要是采取了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方式也容易取得成就。通常,几个常见的个性特征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方式。 首先,你要搞清楚的是,你是读者型(习惯阅读信息)还是听者型(习惯听取信息)的人。绝大多数人甚至都不知道还有"读者型"和"听者型"之说,而且很少有人既是读者型又是听者型。知道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人更少。但是,有一些例子说明了这样的无知可能造成多大的危害。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担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时,一直是新闻媒体的宠儿。他的记者招待会以其独特的风格出名------不管记者提出什么问题,艾森豪威尔将军都从容地对答如流。无论是介绍情况,还是解释政策,他都能够用两三句言简意赅的话就说清楚。十年后,艾森豪威尔当上了总统,当年曾对他十分崇拜的同一批记者,这时却公开瞧不起他。他们抱怨说,他从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喋喋不休地胡侃着其他事情。他们总是嘲笑他回答问题时语无伦次,不合乎语法,糟蹋标准英语。 艾森豪威尔显然不知道自己属于读者型,而不是听者型。当他担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时,他的助手设法确保媒体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至少在记者招待会开始前半小时以书面形式提交。这样,艾森豪威尔就完全掌握了记者提出的问题。而当他就任总统时,他的两个前任都是听者型------富兰克林-罗斯福和哈里-杜鲁门。这两位总统知道自己是听者型的,并且都喜欢举行畅所欲言的记者招待会。艾森豪威尔可能认为他必须去做两位前任所做的事。可是,他甚至连记者们在问些什么都从来没听清楚过。而且,艾森豪威尔并不是个极端的例子。 几年后,林登-约翰逊把自己的总统职位给搞砸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是听者型的人。他的前任约翰-肯尼迪是个读者型的人,他搜罗了一些出色的笔杆子当他的助手,要求他们每次进行当面讨论之前务必先给他写通报。约翰逊留下了这些人,他们则继续写通报。可是他显然根本看不懂他们写的东西。不过,约翰逊以前当参议员时曾经表现非凡,因为议员首先必须是听者型。 **没有几个听者型的人可以通过努力变成合格的读者型------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努力;反之亦然。**因此,试图从听者型转为读者型的人会遭受林登-约翰逊的命运,而试图从读者型转为听者型的人会遭受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命运。他们都不可能发挥才干或取得成就。 ★3、我如何学习? 许多一流的笔杆子都不是好学生------温斯顿-邱吉尔就是一例。在他们的记忆中,上学往往是十足的折磨。然而,他们的同学有这种记忆的却很少。他们可能在学校里得不到什么乐趣,对他们来说上学的最大痛苦是无聊。有关这个问题的解释是,笔头好的人一般不靠听和读来学习,而靠写来学习,这已成了一种规律。学校不让他们以这种方式学习,所以他们的成绩总是很糟糕。 所有的学校都遵循这样的办学思路:只有一种正确的学习方式,而且人人都得遵从。但是,对学习方式跟别人不大一样的学生来说,被迫按学校教的方式来学习就是地狱。实际上,学习大概有六七种不同的方式。 像邱吉尔这样的人靠写来学习。还有些人以详尽的笔记来学习。例如,贝多芬留下了许多随笔小抄,然而他说,实际上他作曲时从来不看这些随笔小抄。当被问及他为什么还要用笔记下来时,据说他回答道:"如果我不马上写下来的话,我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如果我把它们写到小本子上,我就永远不会忘记了,也用不着再看一眼。"有些人在实干中学习。另一些人通过听自己讲话学习。 我认识一位公司总经理,他把一个平庸的小家族企业发展成行业领军企业。他是一个通过讲话学习的人。他习惯于每周一次把全体高层管理人员召集到他的办公室,随后对他们讲上两三个小时。他总是提出政策性问题,在每一个问题上提出三种不同观点。但他很少请这帮同事发表意见或提出问题,他只需要听众听他讲话。这就是他的学习方式。虽然他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通过讲话学习绝不是一种少见的方法。成功的出庭律师也以同样的方式学习,许多诊断医师也是如此(我自己也是这样)。 **在所有最重要的自我认识当中,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知道自己是怎样学习的。**当我问人们:"你怎么学习?"大多数人都知道答案。但是,当我问:"你根据这个认识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吗?"没有几个人回答"是"。然而,知行合一是取得成就的关键;如果知行不合一,人们就会无所作为。 我属于读者型还是听者型?我如何学习?这是你首先要问自己的问题。但是,光这些问题显然不够。要想做好自我管理,你还需要问这样的问题:我能与别人合作得好吗?还是喜欢单枪匹马?如果你确实有与别人进行合作的能力,你还得问问这个问题:我在怎样的关系下与他人共事? 有些人适合当部属。二战时期美国的大英雄乔治-巴顿将军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巴顿是美军的一名高级将领。然而,当有人提议他担任独立指挥官时,美国陆军参谋长(可能也是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伯乐)乔治-马歇尔将军说:"巴顿是美国陆军造就的最优秀的部下,但是,他会成为最差劲的司令官。" 一些人作为团队成员工作最出色;另一些人单独工作最出色。一些人当教练和导师特别有天赋;另一些人却没能力做导师。 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我如何才能取得成果------是作为决策者还是作为顾问? 许多人做顾问时的表现会很出色,但是不能够承担决策的负担和压力。与此相反,也有许多人需要顾问来迫使他们思考,随后他们才能做出决定,接着迅速、自信和大胆地执行决定。 顺便说一下,一个组织的二号人物在提升到一号职位时常常失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最高职位需要一个决策者,而一个强势的决策者常常把其信赖的人放在二号位置,当他的顾问。顾问在二号位置上往往是很出色的,但是换到一号位置,他就不行了。他虽然知道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但是不能接受真正做决定的责任。 其他有助于认识自我的重要问题包括:
★4、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20世纪初,德国驻英国大使是当时在伦敦所有大国中最受尊重的一位外交官。显然,他命中注定会承担重任,即使不当本国的总理,至少也要当外交部长。然而,在1906年,他突然辞职,不愿主持外交使团为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举行的晚宴。这位国王是一个臭名昭著的色鬼,并且明确表示他想出席什么样的晚宴。据有关报道,这位德国大使曾说:"我不想早晨刮脸时在镜子里看到一个皮条客。"------这就是镜子测试。
如果一个组织的价值体系不为自己所接受或者与自己的价值观不相容,人们就会备感沮丧,工作效力低下。 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十分成功的人力资源主管的经历。这位主管所在的公司被一家大企业收购。收购之后,她得到了提升,从事的是她以前做得最出色的工作,包括为重要职位挑选人才。这位主管深信,在选人时,公司只有在排除内部的所有可能人选后才能从外部招聘人才。但是她的新公司认为应该首先从外部招聘,以吸收新鲜血液。对于这两种方式,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根据我的经验,适当的方式是两者兼顾。然而,这两种方式在根本上是互不相容的------表面上是政策不同,实质是价值观的不同。这说明在该公司人们对以下三个问题有着不同看法:组织与员工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组织应该为员工以及员工的发展承担何种责任;一个人对企业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经过几年挫折,这位主管最终辞职------尽管她的经济损失很大。她的价值观和这个组织的价值观就是无法融合。 同样,一家制药公司无论是通过不断的小幅改进,还是通过几次费用高昂、风险巨大的"突破"来取得出色业绩,都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这两种战略的结果可能都差不多。实质上,这是两种价值体系之间的冲突。一种价值体系认为公司的贡献是帮助医生把他们已经在做的工作锦上添花,另一种价值体系的取向是进行更多的科学发现。 至于一个企业的经营是着眼于短期结果,还是注重长远发展,这同样是价值观问题。财务分析师认为,企业可两者同时兼顾。成功的企业家知道得更清楚。诚然,每一家公司都必须取得短期成果。但是在短期成果与长期增长之间的冲突中,每一家公司都将决定自己所选择的重点。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关于企业职能与管理层责任的价值观冲突。 价值观冲突并不限于商业组织。美国发展最快的一个牧师教会,其衡量工作成败的尺度是新教徒的人数。它的领导层认为,重要的是有多少新教徒入会。随后,上帝将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或者至少会满足足够比例的新教徒的需求。另一个福音派牧师教会认为,重要的是人们的精神成长。这个教会慢慢地让那些形式上入会但精神上并没有融入教会生活的新教徒选择了离开。 这同样不是一个数量问题。乍一看,第二个教会好像发展较慢。但是,它留住新教徒的比例要远高于第一个。换言之,它的发展比较稳固。这也不是一个神学问题(至少首先并不是神学问题),而是有关价值观的问题。在一次公开辩论中,一位牧师这样说:"除非你先加入教会,否则你永远找不到天国之门。"而另一位牧师反驳说:"不,除非你先有心寻找天国之门,否则你就不属于教会。" **组织和人一样,也有价值观。为了在组织中取得成效,个人的价值观必须与这个组织的价值观相容。两者的价值观不一定要相同,但是必须相近到足以共存。**不然,这个人在组织中不仅会感到沮丧,而且做不出成绩。 一个人的工作方式和他的长处很少发生冲突,相反,两者能产生互补。但是,一个人的价值观有时会与他的长处发生冲突。一个人做得好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好、相当成功的事情------可能与其价值体系不吻合。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所做的工作似乎并不值得贡献毕生的精力(甚至没必要贡献太多的精力)。 如果可以,请允许我插入一段个人的故事。多年前,我也曾不得不在自己的价值观和做得很成功的工作之间做出选择。20世纪30年代中期,我还是一个年轻人,在伦敦做投资银行业务,工作非常出色。这项工作显然能发挥我的长处。然而,我并不认为自己担任资产管理人是在做贡献。我认识到,我所重视的是对人的研究。我认为,一生忙于赚钱、死了成为墓地中的最大富翁没有任何意义。当时我没有钱,也没有任何就业前景。尽管当时大萧条仍在持续,我还是辞去了工作。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换言之,价值观是并且应该是最终的试金石。 ★5、我属于何处?
随后,他们就能够决定自己该向何处投入精力。或者,他们应该能够决定自己不属于何处。
同样重要的是,知道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也使得一个人能够坦然接受一个机会、一个邀请或一项任务。他们会说:"是的,我将做这件事。但是,我将按照我自己的特点,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做这件事,进行这样的组织安排,这样来处理当中所牵涉的关系。这是我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应该会取得的成果,因为这就是我。" **成功的事业不是预先规划的,而是在人们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后,准备把握机遇时水到渠成的。**知道自己属于何处,可使一个勤奋、有能力但原本表现平平的普通人,变成出类拔萃的工作者。 ★6、我该做什么贡献? 以前的人大多都处于从属地位,别人吩咐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这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那时涌现出的知识工作者(即所谓的"组织人",organization man)还指望公司的人事部为他们做职业规划。 随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就再没有人想让别人来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了。年轻的男男女女开始提出这个问题:我想做什么?而他们所听到的答案就是"你们自行其是吧"。但是,这种回答同"组织人"听命公司的做法一样错误。那些相信自行其是就能做出贡献、实现抱负、取得成功的人,一般连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做不到。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走回头路,让别人来吩咐、安排自己要干什么。**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他们还不得不提出一个以前从来没有提出过的问题:我的贡献应该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必须考虑三个不同的因素:
正如这个事例所表明的,把眼光放得太远是不大可能的------甚至不是特别有效。一般来说,一项计划的时间跨度如果超过了18个月,就很难做到明确和具体。因此,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应该提出的问题是:
首先,这些结果应该是比较难实现的------用当前的一个时髦词说,就是要有"张力"(stretching)。但是,这些结果也应该是能力所及的。设定一个不能实现的目标或者只能在可能性微乎其微的情况下实现的目标,根本不能叫雄心勃勃,简直就是愚蠢。 其次,这些结果应该富有意义,要能够产生一定影响。 最后,结果应该明显可见,如果可能的话,还应当能够衡量。确定了要实现的结果之后,接着就可以制订行动方针:做什么,从何处着手,如何开始,目标是什么,在多长时间内完成。 ★7、我要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首先是要接受:别人是和你一样的个体这个事实。 每个人都会执意展现自己作为人的个性。这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自己的做事方式和自己的价值观。因此,要想卓有成效,你就必须知道共事者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这个道理听起来让人很容易明白,但是没有几个人真正会去注意。
老板既不是组织结构图上的一个头衔,也不是一个"职能"。他们是有个性的人,他们有权以自己最得心应手的方式来工作。与他们共事的人有责任观察他们,了解他们的工作方式,并做出相应的自我调整,以适应老板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事实上,这就是"管理"上司的秘诀。 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与你共事的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做事方法,也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工作,而不是按你的方法来工作。重要的是,他们能否有所作为以及他们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至于工作方式,人各有别。提高效力的第一个秘诀是了解跟你合作和你要依赖的人,以利用他们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工作关系应当既以工作为基础,也以人为基础。 人际关系责任的第二部分内容是沟通责任。 在我或是其他人开始给一个组织做咨询时,我们听到的第一件事都与个性冲突有关。其中大部分冲突都是因为:人们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他们又是采取怎样的工作方式,专注于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以及期望得到怎样的结果。而这些人不了解情况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去问,结果也就不得而知。这种不去问明情况的做法,与其说是反映了人类的愚蠢,倒不如说是历史使然。 在以前,人们没必要把这些情况告诉任何人。比如在中世纪的城市,一个区的每一个人从事的行业都一样。在乡村,土地刚一解冻,山谷里的每一个人就开始播种同一种农作物。即使有少数人做的事情和大家不一样,他们也是单独工作,因此不需要告诉任何人他们在做什么。 而现在,大多数人都与承担着不同任务和责任的人一道工作。市场营销副总裁可能是销售出身,知道有关销售的一切,但是,对于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比如定价、广告、包装等等,就一无所知了。所以,那些正在做这些工作的人必须确保营销副总裁懂得他们设法做的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们将如何去做以及期望取得什么结果。 如果营销副总裁不懂得这些高层次的、知识型的专业人士在做什么,错主要在后者身上,而不在自己。反过来说,营销副总裁的责任则是确保他的所有同事都知道自己是怎样看待营销这项工作的:他的目标是什么、他如何工作,以及他对他本人和他的每一个同事有什么期望。 即使一些人懂得负起人际关系责任的重要性,他们和同事的交流也往往不够。他们总是有所顾虑,怕别人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冒昧、愚蠢、爱打听的人。他们错了。因为我们看到,每当有人找到他的同事说"这是我所擅长的工作。这是我的做事方式。这是我的价值观。这是我计划做出的贡献和应当取得的成果",这个人总会得到如此回答:"这太有帮助了,可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如果一个人继续问道:"那么,关于你的长处、你的工作方式、你的价值观以及你计划做出的贡献,我需要知道什么?"他也会得到类似的答复------据我的经验,无一例外。事实上,知识工作者应该向与他们共事的每一个人,不管是下属、上司、同事还是团队成员,都发出这样的疑问。而且,每次提出此类问题,都会得到这样的回答:"谢谢你来问我。但是,你为什么不早点问我?" **组织已不再建立在强权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不一定意味着他们彼此喜欢对方,而是意味着彼此了解。**因此,人们绝对有必要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负责。这是一种义务。不管一个人是公司的一名成员,还是公司的顾问、供应商或经销商,他都需要对他的所有共事者负起这种责任。所谓共事者,是指在工作上他所依赖的同事以及依赖他的同事。 ★8、我该如何管理后半生? 我们听到了许多有关经理人中年危机的谈论,"厌倦"这个词在其中频频出现。45岁时,多数经理人的职业生涯达到了顶峰,他们也知道这一点。在做了20年完全相同的工作之后,他们已经得心应手。但是他们学不到新东西,也没有什么新贡献,从工作中得不到挑战,因而也谈不上满足感。然而,在他们面前,还有20到25年的职业道路要走。这就是为什么经理人在进行自我管理后,越来越多地开始发展第二职业的原因。 发展第二职业有三种方式: 这常常只需要从一种组织转到另一种组织。例如,一家大公司某事业部的会计师成为一家中型医院的财务总监。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转入完全不同的职业。例如,公司经理在45岁时进入政府内阁;或者中层管理人员在公司工作20年后离职,到法学院进修,成为一个小镇的律师。还有许多人在第一份职业中取得的成功有限,于是改行从事第二职业。这样的人有很多技能,他们也知道该如何工作。而且,他们需要一个社群------因为孩子已长大单飞,剩下一座空屋。他们也需要收入。但最重要的是,他们需要挑战。 为后半生做准备的第二种方式是,发展一个平行的职业。 许多人的第一职业十分成功,他们还会继续从事原有工作,或全职或兼职,甚至只是当顾问。但是,除此之外,他们会开创一项平行的工作,通常是在非营利机构,每周占用10个小时。例如,他们可能接手教会的管理,或者担任当地女童子军顾问委员会主席。他们也可能管理受虐妇女庇护所,担任当地公共图书馆的儿童图书管理员,或在学校董事会任职等。 最后一种方法是社会创业。 社会创业者通常是在第一职业中非常成功的人士。他们都热爱自己的工作,但是这种工作对他们已经不再有挑战性。在许多情况下,他们虽然继续做着原来的工作,但在这份工作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少。他们同时开创了另一项事业,通常是非营利性活动。例如,我的朋友鲍勃-布福德创办了一个非常成功的电视公司,现在他仍然经营着。但与此同时,他还创建了一个与新教教会合作的非营利组织,也做得非常成功。现在他又创建了一个组织,专门指导社会创业者在经营原有业务的同时,如何管理自己另外创办的非营利机构。 **能管理好自己后半生的人总是少数。多数人可能"一干到底",数着年头一年一年过去,直至退休。**但是,正是这些少数人,这些把漫长的工作寿命看做是自己和社会之机会的男男女女,才会成为领袖和模范。 **管理好后半生有一个先决条件:你必须早在你进入后半生之前就开始行动。**当30年前人们首次认识到工作寿命正在迅速延长时,许多观察家(包括我自己)认为,退休人员会越来越多地成为非营利机构的志愿者。可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一个人如果不在40岁之前就开始做志愿者,那他60岁之后也不会去做志愿者。 同样,我认识的所有社会创业者,都是早在他们原有的事业达到顶峰之前就开始从事他们的第二事业。请看一名成功律师的例子。这位律师是一家大公司的法律顾问,他同时在自己所在的州开办了模特培训学校。早在他35岁左右的时候,他就开始志愿为学校提供法律咨询。40岁时被推选为一家学校的董事会成员。50岁时,他积累起了一笔财富,办起了自己的企业------建立并经营模特培训学校。然而此时,他依旧在那家他年轻时参与创建的公司里担任首席法律顾问,而且几乎是全职工作。 发展第二兴趣(而且是趁早发展)还有一个原因:任何人都不能指望在生活或工作中很长时间都不遭遇严重挫折。有一位很能干的工程师在45岁时错过了晋升的机会。另一位也很能干的普通学院的教授在42岁时认识到,即使她完全具备担任教授的资格,她永远也不会在一所有名的大学里获得教授职位。还有一位则是在家庭生活里出现了悲剧:婚姻破裂或者痛失子女。在这样的时刻,第二兴趣------不仅仅是业余爱好------还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例如,这位工程师现在知道他在工作上并不十分成功。但是,在公司以外的活动中,例如负责教会资金的管理,他是成功的。一个人可能家庭破碎,但是他能在第二兴趣的活动中发现还有社区这个大"家庭"。 在一个崇尚成功的社会里,拥有各种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从历史上来看,却没有"成功"一说。绝大多数人只期望坚守"适当的位置"。唯一的流动性是向下的流动性。然而,在知识社会里,我们期望每一个人都能取得成功。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对许多人来说,能避免失败就行。可是有成功的地方,就会有失败。因此,有一个能够让人们做出贡献、发挥影响力或成为"大人物"的领域,这不仅对个人十分重要,对个人的家庭也同样重要。这意味着人们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有机会成为领袖、受到尊重、取得成功的第二领域------可能是第二份职业,也可能是平行的职业或社会创业。 自我管理中面临的挑战看上去比较明显,甚至非常基本,其答案可能不言自明,甚至近乎幼稚。但是,自我管理需要个人,尤其是知识工作者,做出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实际上,自我管理需要每一个知识工作者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要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更进一步来看,这样的转变------从一切听从别人吩咐的体力劳动者到不得不自我管理的知识工作者------也使得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历史上每一个社会,甚至是个人主义倾向最强的社会,都认为(即使只是下意识地认为)两件事情是理所当然的:
|
聊聊【折腾】的重要性文章目录 ★引子 ★引子 ★名词定义:何为"折腾" 举例: ★"折腾"与"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博客的读者们应该都明白这玩意儿的重要性吧?俺随便说几点: ◇两者的关系\ 前面俺强调了:折腾的前提是------在你【不熟悉】的领域。 ★"折腾"与"解决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说到这个,俺又要趁机来恶毒攻击一下咱们天朝的教育体制了 :) 有很多学校中的优秀生,他们很擅长于考试,但是在工作中的表现却令人难以恭维。因为他们擅长的【收敛式思维】,在工作中通常用不上。 ◇两者的关系\ "折腾"与"解题能力"有哪些关系捏? ★"折腾"与"知识面/知识结构"◇知识面的重要性\ 如今这个信息时代,【复合型人才】更有竞争优势。所谓的"复合型",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知识面比较广"。这类人往往兼具多个不同领域的技能。 ◇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才是合理的(有优势的)\ 前面提到了"知识面的广度"。但仅仅有广度是【不够】滴。良好的知识结构,应该兼具【广度】与【深度】。 ◇两者的关系\ 那么,"折腾"与"知识面/知识结构"有啥关系捏? ★"折腾"与"动手实践能力"◇两种不同的领域\ 所有的领域可以分为两类------"记忆型"与"实践型"。 对于"实践型"的领域,不管你看了多少相关的书籍,记住了多少相关的知识,最后都要经过实践,才能最终掌握该领域。套用一句古话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两者的关系\ 俺个人认为:凡是需要折腾的领域,都是实践型的领域。 ★"折腾"与"心理舒适区"◇啥是"心理舒适区"?\两年前(2015)写过一篇《什么是【真正的】兴趣爱好?以及它有啥好处?》,其中正好聊过"心理舒适区"这个概念。下面这段直接引自那篇博文的相关段落。 首先来解释一下,何为"心理舒适区"。这玩意儿,洋文称之为"Comfort Zone",用来描述一种"心理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你会感觉到放松,没有压力和焦虑。
◇"心理舒适区"的【根源】\ 本文写完两年之后(2019),俺又写了如下这篇。从"心理学 & 脑神经科学"的角度聊了"心理舒适区"的【部分】成因。 ◇"走出心理舒适区"的重要性\ 几乎所有的个人能力,如果要想得到提升,都需要跳出"心理舒适区"。 ◇为啥大部分人都【无法】走出心理舒适区?\ 首先,人都是惰性的。 ◇两者的关系\ 前面说过:折腾的往往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所以折腾的过程往往会碰到一些障碍和困难。 ★聊聊那些"不折腾"的理由或借口 ◇抱怨"无用功"\ 很多人觉得:如果折腾某个东西,最后没有搞出来(失败了),那就白白浪费了时间,成为"无用功"。 ◇抱怨"时间不够"\ 这可能是最常见的一种抱怨(借口)------说自己工作太忙,没有空闲的时间去折腾其它东西。 对于在校的学生 对于工作中的上班族 ◇抱怨"精力不够"\ 另一种常见的抱怨是:上班已经很累,下班回家哪还有精力去折腾其它东西。 ◇抱怨"技能不够"\ 有这种抱怨的人,要么是找借口,要么是太缺乏自信。 ◇小结\ 上述所有这些,如果是【理由】的话,那都是不成立的;如果是【借口】的话,那都可以归咎于------不愿意离开心理舒适区。 ★俺写本文的动机 |
如何【系统性学习】——从“媒介形态”聊到“DIKW 模型”文章目录 ★何为"系统性学习"? 距离上一篇博文超过2周,可能某些读者会有点担心俺是不是出事了。 在6年前(2013),俺写过一篇《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今天这篇是对当年那篇的补充。 ★何为"系统性学习"?在本文的开篇,首先要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系统性学习"。 ◇举例:软件开发\ 俺曾经是一只"程序猿",首先拿自己的老本行来举例。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 ◇"系统性学习"的两个特点------【广度】与【深度】\ "系统性学习"与其它学习方式的差别,就体现在这两个特点。只有同时具备了【广度】与【深度】,才有资格说你【系统性】掌握了这个领域。 ◇最终目标------真正的理解与运用\"广度"与"深度"只是"系统性学习"的表观特征。"系统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真正的理解】。只有当你理解了某个领域,你才有可能去运用它。 ★【媒介形态】的选择◇"媒介形态"及其【重要性】\ 当你要进行"学习",必定要依赖某种【媒介】。比如"书籍"、"电视"、"报刊杂志"、"不同形式的网站",这些都属于【媒介】。 这个观点,俺已经在博文中聊过不止一次了。最详细的一次讨论是如下这篇博文,其中有一个章节叫做:★如何提升思维能力------【媒介】的重要性,专门谈这个话题。 由于媒介的【形态】会直接影响你的认知,所以,在"系统化学习"的时候,你一定要选取【合适的】媒介。 ◇对于"系统化学习",书籍是【最好的】媒介形态\为了说明书籍的【优势】,俺拿几种不同类型的网站(网络媒介)来对比 百科类网站 问答类网站 社交类网站(SNS) 论坛类网站 视频类网站 ◇小结\ 基于上述的讨论------对于"系统化学习",【书籍】是最好的媒介形态(没有之一)。 ★三种类型的读物:通俗性、入门性、专题性 ◇通俗性读物\ 顾名思义,这类读物是针对【外行】。 由于上述特点,"通俗性读物"【难以】具备深度。大部分的这类读物,既无"广度"也无"深度";少数写得好的通俗性读物,可以做到一定的"广度"。 举例: ◇入门性读物\ 一般而言,"初级教材"属于这类。 "通俗性读物"与"入门性读物"的另一个差别在于"广度"(系统性)。 ◇专题性读物\ "入门性读物"在"广度"方面是 OK 滴;但在"深度"方面,通常【不会】太深。 ◇小结\为了直观,用一个表格汇总一下: | 类型 | 广度 | 深度 | 门槛 | ★如何选择书籍?◇基于【二八原理】的考虑\ 在俺开博的第一年,写过一个系列叫做《无处不在的二八原理》。【二八原理】这个玩意儿真的非常具有普遍性,反映到书籍上也是如此。 ◇基于【多样化】的考虑\ 某些领域存在不同的"流派/学派"。 顺便吐槽一下: ◇基于【写作风格】的考虑\ 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写作风格。 举例------计算机算法: 这三本书都很经典,而且都是系统地介绍算法;但在"写作风格"及"内容组织"等方面,依然有很大差别。有的人看其中一本觉得很吃力,但看另一本就茅塞顿开。 ★【费曼学习法】的应用◇啥是"费曼学习法"?\ 这个学习法出自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洋名叫做"Richard Feynman")。 ◇运用及反馈\在【理想情况】下,如果你已经对某个领域某个分支达到【完全掌握】的程度,那么你就可以比较轻松地写出该领域某个分支的【通俗性读物】,并且确实能让【外行人】看懂。 反之,如果你的掌握程度还不够,可能会出现如下几种状况: 状况2 状况3 出现上述这些状况之后,你需要采用相应的反馈措施: 状况1的反馈 状况2的反馈 状况3的反馈 ◇俺本人的例子\ 看到这里,某些读者已经猜到------俺一直在践行这种"费曼学习法"。某些更聪明的读者,在俺还没写今天这篇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这点。 作为一个喜欢写【原创】的博主,这种学习法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双赢】------俺利用该学习法提升了个人能力,而众多的读者也能受益。何乐而不为 :) ◇"费曼学习法"的额外好处------【换位思考】\ 俺发觉:大部分聊"费曼学习法"的文章都【没有】提及这个好处。 ★入门之后,如何在【不同分支】安排你的时间与精力? ◇基础性\ 某个领域的不同分支,可能会存在相互的【依赖关系】。 越是基础性的分支,你就越应该【重视】,以确保对它具有足够的掌握程度(理解程度)。 ◇实用性\ 这个比较好理解。 另外,【兴趣】也可以视作某种特殊的"实用"。 ◇基础性【重于】实用性\ 如今的社会风气太过于【急功近利】。导致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学习的时候,只看"实用性",而忽略了"基础性"。 注重【基础性】的另一个好处在于------越是基础的东西,越有可能【跨领域】。关于这点,俺在后面的两个章节会细谈。 ★DIKW 模型(Data Information Knowledge Wisdom)◇概述\ 这个模型,首先是作为【知识管理】的理论被提出来滴。后来经历了一些演变,衍生出一些略有不同的解读。本章节的讨论,更侧重于俺本人的解读。 ◇Data(数据)与 Information(信息)的区别\ 为了说明这两者的差别,俺以"气象站"举例。 ◇Information(信息)与 Knowledge(知识)的区别\ 如果你汇总了某个城市连续多年的"每日气温",那么你就可以大致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城市的气温是炎热还是寒冷,是否适宜居住。这个结论就可以算是 knowledge 啦。 生命周期的长短 碎片化的程度 在本文开头谈【媒介形态】的时候,俺把 SNS(社交网络)说得很烂。根源在于------SNS 上的内容,绝大部分只是 information(短命且碎片)。很多人终日泡在 SNS 上,除了白白浪费时间,其实没啥收获。 ◇Knowledge(知识)与 Wisdom(智慧)的区别\对于"DIKW 模型"前三者的差别,俺单纯拿"气象站"就能说得很清楚,但要说清楚 knowledge 与 wisdom 的差别,就需要多费点口水啦。 WHAT、HOW、WHY 三部曲 讨论 knowledge 与 wisdom 的差异,需要引出俺经常唠叨的【WHAT、HOW、WHY 三部曲】。 给 你 一 柱 香 的 时 间 , 看 完 WHAT HOW WHY 三 部 曲 。 某些关于 DIKW 的理论认为:information 对应"WHAT 型问题";knowledge 对应"HOW 型问题";wisdom 对应"WHY 型问题"。英文维基百科关于 DIKW 的页面上(链接在"这里"),有一张图就是这么对应滴。 费了一番口水,终于聊到 wisdom 了。wisdom 对应于"WHY 型问题"。 说到这里,顺便分享一个经验: 单一领域 VS 跨领域 关于 knowledge 与 wisdom 的差异,还有一个就是"领域相关性"。 ★【跨领域】的智慧(Wisdom) ◇举例:间接路线战略\ 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李德-哈特写了一本《战略论------间接路线》。这位老兄被誉为"军事理论教皇",其影响力堪比卡尔-冯-克劳塞维茨。而此书又是他的【代表作】。所以,这本书显然符合俺前面章节提到了【二八原理】。 从表面上看,这个玩意儿属于"军事领域"。但实际上能运用到很多其它领域。比如前几个月,俺在博客评论区与读者聊到"中美贸易战",就谈到了贸易战背后的"间接路线战略"。 ◇举例:无处不在的【熵】\ 【熵】这个玩意儿,洋文叫做"entropy"。他是一个很典型的【跨领域】的例子。 热力学的熵 信息论的熵 密码学的熵------关于密钥生成 管理学的熵------大企业的僵化 政治学的熵------官僚体制的僵化 历史学的熵------治乱循环 宇宙学的熵------热寂 |
时间与人生——跨入本世纪20年代的随想文章目录 ★噪声 VS 信号 再过几天,就到2020年了。曾几何时,大伙儿还在迎接千禧年;如今一转眼,21世纪都已经过了五分之一。 ★噪声 VS 信号 最近几年,俺在博文中多次提及【信噪比】。之前的讨论都是以"媒介形态"作为切入点;今天换个角度,以【时间】作为切入点。 那么,这个例子与"人生"有啥关系捏? 当然,还会有【相反】例子------有些事情,刚开始你觉得不是那么重要。但在10年20年之后,你发现当时不起眼的事情极大地改变了你的人生。 ★短寿命 VS 长寿命 ◇"生命周期"的分布,高度【不】平均\ 在刚开博的头一年(2009),俺曾经写过一个系列叫做《无处不在的二八原理》。"二八原理"为啥无处不在捏?因为大部分领域都是【不平均】分布滴。"生命周期的分布"也是如此。 ◇基于时间的检验\ 刚才说到书籍。有些读者寄希望于"畅销书排行版"------他们想靠这个玩意儿,来找出那些【持久性】的著作。但这个方法也【不一定】靠谱。不信的话,你可以去翻看10到20年之前的"畅销书排行版"。里面的很多作品,如今已经完全被遗忘了。 ◇俺的经验\ 书籍 视频(电影 & 电视剧 & 短视频) IT 技术(软件、编程语言、库、协议......) ★低价值 VS 高价值◇DIKW 模型\ 很多人会有一个【误解】------以为"长寿命"的事物也代表了"高价值"。其实不然!
◇如何区分 DIKW?\ 上述只是拿"娱乐新闻"举例。 ★娱乐至死 VS 独善其身◇心理舒适区\ 上一个章节提到"娱乐新闻",再顺便谈谈"娱乐至死"。 ◇自控力(意志力)\ 要想跳出(脱离)"心理舒适区",你需要动用【自控力】(也称"意志力")。"自控力"这个玩意儿就像是肌肉------能够通过锻炼进行强化,也会因为长久不用而弱化。而且这个玩意儿还是【稀缺资源】,很容易被其它因素消耗掉;并且一旦耗尽,【无法】立即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才慢慢恢复)。 引申阅读: ◇"消遣性内容"的【毒性】\ 很多人【低估】了"消遣性内容"的【危害性/危险性】。他们误以为------这些东西仅仅是浪费时间。 ◇换个角度思考\ "娱乐至死的时代"当然让人感到悲哀。但如果你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或许就【没】这么悲哀了------ ★多 VS 少◇软件开发的例子\ 既然俺的网名叫"编程随想",再以"软件开发"来举例。 很多程序员(尤其是入行不久的新手)容易陷入一个【误区】------以为懂的编程语言越多,能力就越强。 如何理解他这句话捏? ◇【舍本逐末】的现象\ 有个成语叫做【舍本逐末】。那些只注重"编程语言"而忽视了"编程范式"的程序猿/程序媛,就是典型的【舍本逐末】。 ★快 VS 慢◇"舍本逐末"的原因\ 为啥很多人会犯【舍本逐末】的错误捏?原因有很多,至少包括如下: 关于"原因1",俺已经专门写过一篇《如何【系统性学习】》。所以下面只谈"原因2"。 ◇欲速则不达\ 所谓的"求快",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急功近利】。不得不说,如今的很多年轻人都有这个毛病。 ◇慢即是快\ 作为对比,那些愿意花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搞定【基本功】,打好【基础】的人,刚开始好像很慢,但后续的加速度会越来越快。这个过程有点类似"指数函数"。这类函数在刚开始的时候,斜率很小(甚至很接近于【零】),而且初期的增长趋势很类似"线性函数";但在某个【转折点】之后,其斜率会急剧上升,并大幅度超越"线性函数"。 ★边际递减 VS 边际递增 ◇边际递减(斜率变小)\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其代表作《约翰-克里斯朵夫》中有句名言,俺印象深刻,并加入到博客副标题的动态格言中。这句话是:
注: ◇边际递增(斜率变大)\ 前一个小节说的是------绝大部分人的变化属于"边际递【减】"。 某些不那么聪明的读者,可能会觉得纳闷------能够保持"能力曲线"的斜率已经不错了,为啥有些人还能做到"斜率递【增】"? ◇"中年职场危机"的根源\ (在上一篇博文的评论区,正好与某热心读者聊到【中年职场危机】。顺便把前几天的讨论摘录出来) ◇关于"工作年限"的【误区】\ **很多人常犯的一个【错误】是------以【线性】的方式思考问题。**容易犯这个错误的人,也就容易把"工作年限"混淆为"综合能力"。 在"综合能力"里面,那些【真正重要】的成分,通常是【跨行业/跨领域】滴!而且不受年龄限制(可以受用终身)。 ★越来越差 VS 越来越好◇互联网的马太效应\ 在上一个章节,俺提到互联网对两类人导致完全相反的影响。某些聪明的读者应该已经猜到------俺要开始聊【马太效应】了。 ◇【科技】的马太效应\ 难道只有互联网才导致"马太效应"吗?当然不是! ◇科技对【闲暇时间】的影响\ 在工业革命【之后】,从业人员(包括"蓝领 & 白领")的"平均劳动时间"处于【递减】状态。再次提醒:考察"平均劳动时间"的变化,必须选取【足够大】的时间颗粒度,这有助于帮你滤掉噪声(参见本文开头的介绍)。
虽然他说的是"国家层面";但他所说的最后一条,放到【个人层面】依然适用。 既然聊到"闲暇时间",俺再次吐槽一下【996工作制】------ ◇科技对【行业】的影响\ 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中的【行业结构】,可能在【几百年】的时间范围内都保持稳定;工业革命之后,行业的变动开始频繁,可能每隔几十年就会有变动;等到互联网普及之后,几乎【每年】都能看到某些行业被互联网颠覆。
考虑到某些读者可能会误解这句话,俺提醒一下:并【不是】说,某个行业被互联网颠覆过之后,就不再被颠覆;实际情况是,某些行业会被颠覆好几轮。 (如前所述)不光是互联网,任何一项科技成果,只要达到一定的【普及性 & 影响力】,就会带来行业的变化(出现新的行业、有的行业消失、有的重新洗牌)。 ★结尾寄语 |
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文章目录
★引子
★领域
★【跨领域】的知识分布
★领域【内部】的知识体系
★知识点
★结尾
★引子
最近几年,陆续有读者来信跟俺交流"知识管理"这个话题。也有读者在博客留言,建议俺专门为此话题写一个系列。不过捏,因为手头还有 N 多系列没有收尾,再开新的系列要激起公愤了 :) 所以,今天只单独写一篇,谈谈俺对知识结构的看法。
其实捏,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想用一篇博文完全说清楚,不太现实。俺只从三个层面入手,说说个人的看法,仅供列位看官参考。
★领域
(本来想用"学科"这个词,后来觉得"学科"的范畴还是偏小,就改用"领域")
按照传统的习惯,通常会把知识归类到不同的领域(比如:文学、数学、计算机、烹调、等等)。
◇领域之间的【包含】关系
有些领域是另一个领域的一部分。
比如说,俺博客经常聊的"信息安全",其实是"IT"这个领域的一个分支领域。
上面这类关系比较好理解,套用数学中集合论的说法,就是"某个领域是另一个领域的子集"。
还有一种稍微复杂一点的包含关系------某个领域同时被其它多个领域所包含。对这种关系,可以大致理解为"多个集合的交集"。
比如"量子信息学",可以大致看成是信息学和量子力学的交集。
◇领域之间的【依赖】关系
有些领域需要另一个领域的知识进行辅助。
比如,很多学科都用到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这就是领域之间"依赖关系"的例子。
如果某个领域被很多其它的领域所依赖,那么这种领域常称之为【基础性领域】。比如在自然科学中,数学往往是基础性领域。
★【跨领域】的知识分布
◇广度 VS 深度\
所谓的"广度",就是指你的知识结构中,包含了多少领域。
所谓的"深度",就是你对具体的每一个领域是否具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深度的重要性\
深度的重要性,大伙儿应该都明白。所以俺只简单说一下。
如果某人的知识结构只有广度而没有深度,就会导致------其个人能力没有突出的亮点------这种人往往没有太强的竞争力。
◇广度的重要性\
和深度相反,广度的重要性,很多人都【没】意识到。俺多费点口水聊一下。
如今是信息时代,不同领域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密切。这时候,广度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就拿"写博客"来说吧。
如果你想把博客的界面和排版搞得好一点,你还需要懂一点"HTML、CSS、JS"的知识;
如果你想提高博客在搜索引擎的排名,你还需要懂一点"SEO(搜索引擎优化)"的知识;
如果你像俺一样,想写敏感的政治博文又不想被和谐掉,你还需要要懂一点"翻墙"的知识(以便把博客架设到墙外);
如果你想使用 WordPress 这个功能最强大的博客平台,你还需要懂一点"PHP编程"的知识;
......
(这个清单还可以继续列下去)
你看,即使是"写博客"这么简单的一桩小事,牵涉的领域也不少。所以,想要在某个领域做到足够深入,必然要了解很多相关的【辅助性领域】的知识。
顺便再聊聊文理科之间的相互鄙视。
据俺所知,很多文科出身的人看不起理工科;反之,很多理工科出身的人看不起文科。为啥会导致这种原因?很多时候是因为不了解。不了解导致偏见,偏见导致鄙视,鄙视之后就更加不去了解。如此往复,变成恶性循环。
其实捏,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这三块,有很多相通之处,也有很多互相借鉴之处。
◇深度和广度的【平衡】\
虽然深度和广度都很重要,但每个人的时间、精力、天赋都是【非常有限】滴!因此,你不可能在所需要的【每一个】领域都做到足够深入。那么如何平衡这两者捏?俺的观点是:借鉴正态分布(这玩意儿也叫"高斯分布",维基百科的解释在"这里")。
(这幅图中,横坐标表示不同的领域,纵坐标表示你在该领域的深度)
尖峰的顶点周围(红色部分)对应的就是你的主攻领域。你需要在这个领域做到足够的深入(越深入越好)。和主攻方向的关系比较密切的领域(黄色部分),你需要比较深入,但深入的程度不需要跟主攻方向一样。和主攻方向关系比较疏远的领域(绿色部分),只需浅尝即止。
◇主攻方向的选择
如果你运气比较好,自己的工作正好就是自己的兴趣所在,那毫无疑问,这就是你的主攻方向。万一你的兴趣和工作不一致,咋办?俺的建议是,以自己的兴趣作为主攻方向。然后把工作仅仅当作是谋生手段。(类似的观点,保罗-格雷汉姆在其代表作《黑客与画家》一书中有提及)
俺刚开博的时候曾经写了《如何成为优秀开发人员》系列。第一篇就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今天还得旧话重提,再说说兴趣的重要性。
当你对某个领域有【真正的】兴趣,你自然就会有:足够的热情,足够的动力,足够的耐心,足够的持久性。有了这几点,自然就能在该领域达到足够的深度。抛开功利因素不谈,如果你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达到足够的深度,这本身就能带来非常多的快乐(而且这种快乐往往是金钱无法换来的)。
后续更新:
写完本文之后又过了两年(2015),俺发了一篇《什么是【真正的】兴趣爱好?以及它有啥好处?》,专门谈【兴趣】这个主题。
★领域【内部】的知识体系
◇分支领域\
前面说了,领域之间可能会有包含关系。而且,大部分领域都有不止一个分支领域。
比如"密码学"和"社会工程学"都是"信息安全"的分支领域。
◇主题\
(主题这个词不是很贴切,暂时没想到更好的词儿,先凑合用着)
除了包含若干分支领域,每个领域都会包含很多"主题"。以"信息安全"这个领域为例,"如何防止黑客入侵"就是一个主题。
◇知识树\
假如把"领域"想象成一棵树,那么"分支领域"就如同树枝(树枝上还可以再有树枝),而"主题"如同树叶。俺把这称为该领域的"知识树"。如果某个领域是你的主攻方向,那么,你必须能在头脑中清晰地勾勒出该领域的知识树。做到这一点,你对该领域才算有"广度"上的认识。
举一个反面教材:
招聘的时候经常碰到某些程序员,只知道 OOP(面向对象编程),从来没有听说过其它的编程范式(要知道,编程范式不下10种)。然后捏,他/她以为把 OOP 掌握透彻就足够了。有的人看了几本 OOP 的理论书籍,就自以为是编程高手。这就是典型的井底之蛙心态------只看到井口上方的一小片天空。造成这种认知误区的根源在于------对自己从事的领域缺乏【系统性】了解。
关于勾勒知识树,再顺便提一下: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领域勾勒知识树,得到的形态可能会不同。
比如说对"文学"这个领域:有的人先按照"国别"细分,再按照"体裁"细分;有的人反过来,先按照"体裁"细分,再根据"国别"细分。你很难说,哪一种是对的。也很难说哪一种更好。
俺的观点是:(构造知识树的时候)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主题的类型\
"主题"通常是以"疑问句"的形式出现的。俺总结了一下,大部分主题通常可以归为三类:【WHAT、HOW、WHY】。
以密码学为例:
"RSA 加密算法有什么优缺点?"------这是【WHAT 型】的主题
"RSA 加密算法内部是怎么实现的?"------这是【HOW 型】的主题
"RSA 加密算法为啥要设计成这样?"------这是【WHY 型】的主题
一说到这三个分类,某些老读者应该会联想到俺多年前写的两篇博文《学习技术的三部曲:WHAT、HOW、WHY》和《用提问促进思维------再谈 WHAT HOW WHY 三部曲》。看过这两篇博文,你会意识到如下两点:
1. "WHAT 型的问题"通常是比较肤浅的、表象的;而"WHY 型的问题" 通常是比较深刻的 、本质的。
2. 大部分"WHAT 型的问题"通常有标准答案;而相当多的"WHY 型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滴;至于"HOW 型的问题",介于两者之间。
所以,如果你想在某个领域做到比较深入,你一定要多探寻【WHY 型的问题】。对这类问题的思考,要避免直接照搬别人现成的答案,要通过【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这类问题思考多了,无形中就对该领域有更广泛的了解以及更深刻的理解。
★知识点
想解决某个主题,一般要运用许多"知识点"。所以再来聊聊"知识点"这个话题
◇什么是"知识点"?
所谓的"知识点",通常表示某个【有价值】的信息。为啥俺特地强调"有价值"这个定语捏?因为世间的信息有千千万万,绝大部分都【没啥】价值,不能算是"知识点"。
关于"知识"和"信息"的关系,有一个【DIKW 模型】(Data Information Knowledge Wisdom),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如下博文:
《如何【系统性学习】------从"媒介形态"聊到"DIKW 模型"》
◇知识点的类型
知识点有很多种类型,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概念性】的知识点------用来表示某种"定义"
【指导性】的知识点------用来表示某种"方法"
【陈述性】的知识点------用来表示某种"事实"
......
第一类显然是很重要的。
不论是哪个领域,基本的概念和定义总是很关键的(犹如建筑的地基)。如果你对这些东西的理解有误或有偏差,就如同是"浮沙之上筑高台"。
第二类也很重要。
俺非常喜欢一句老话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话说的就是方法论的重要性。
至于第三类,其实远远【不如】头两类重要。
为了给大伙儿加深印象,说个爱因斯坦的掌故。话说他刚刚移民到美国的时候,已经是全球性的名人,经常受到记者的围堵。有一次,某记者问他,音速的大小是多少?老爱回答说"不知道"。记者表示很诧异。然后老爱说了一段话,其中两句是:
后面这一句话说得尤其好(已经加入到俺博客副标题的动态格言中)。
说到这里,俺顺便再抹黑一下天朝的教育。
咱们党国的教育,本质上就是洗脑教育。洗脑教育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灌输】。知道啥是灌输不?简而言之就是:迫使你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一堆"事实"。在灌输的过程中,学生唯一要做的就是动用"记忆力",把老师所说的"事实"背下来。被长期灌输的学生,除了记忆力比较好,其它思维能力(比如: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联想、创造......)很少得到训练。
说难听点,这种搞法让天朝的学校成为"批量制造脑残的流水线"。有些天真的同学会问:难道国家领导人不知道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吗?其实捏,朝廷对于教育的弊端是乐观其成滴。在一个专制独裁的国家,愚民教育是惯用的伎俩。愚民的比例越高,独裁统治越稳定。因为愚民们只知道被动接收各种信息,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愚民们不会质疑朝廷的忽悠,自然也不可能反抗。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以为"洗脑"的关键是"欺骗"。其实不然。洗脑的关键是"扼杀思维能力"。只要把某个人的思维能力扼杀,之后爱怎么忽悠就怎么忽悠,把你玩得团团转。这才是洗脑的最高境界啊!所以,俺经常在博客中普及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就是希望能够部分抵消洗脑教育的副作用。
(说到"扼杀思维能力",可以参见另一篇博文:《比"欺骗"更有效的洗脑手法------基于"双重思想"的思维控制》)
◇如何应对"知识爆炸"?
说完洗脑,再说说如何应对"知识爆炸"。这个词汇很多人都听说过。如今是信息时代,每个学科的知识总量都以非常快的速度膨胀。这对人的脑力是巨大的挑战。即便是在你主攻的一个非常细的细分领域,你也不可能记住所有的知识点。咋办捏?
刚才列举了三类常见的知识点:描述概念、描述方法、描述事实。头两类的比例很低,但通常都很重要。所以这两类你需要记忆。第三类的比例很大(很可能占总量的 99% 以上),这时候你需要做一些取舍------只记住核心的知识点,舍弃边缘的知识点。
肯定有同学会问:如何区分哪些是核心的,哪些是边缘的?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以后抽空单独写一篇介绍。
还有的同学会问:不记住边缘的知识点,万一今后要用,咋办捏?
其实很简单。如今的搜索引擎技术很发达,维基百科也很成熟,还有很多专业的文献检索工具。只要你善于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等到【需要的时候】再临时去查,不难搞定。关于这方面的技巧,可以参考俺之前的系列博文《如何挖掘网络资源》。
★结尾
---
今天杂七杂八说了一堆,希望能把俺的经验表达清楚。
最后提醒一下列位看官,"知识结构"仅仅是个人能力的一小部分。对提升个人能力而言,完善知识结构只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知识是需要运用的,不善于运用,再多的知识也如同垃圾。
后续更新:
在写完这篇博文之后6年(2019),俺又写了一篇《如何【系统性学习】------从"媒介形态"聊到"DIKW 模型"》,作为本文的补充。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