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read every piece of feedback, and take your input very seriously.
To see all available qualifiers, see our documentation.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常见的HTTP 缓存首部字段有:
Expires:响应头,代表该资源的过期时间
Cache-Control:请求/响应头,缓存控制字段,精确控制缓存策略
If-Modified-Since:请求头,资源最近修改时间,由浏览器告诉服务器
Last-Modified:响应头,资源最近修改时间,由服务器告诉浏览器
Etag:响应头,资源标识,由服务器告诉浏览器
If-None-Match:请求头,缓存资源标识,由浏览器告诉服务器
其中, 强缓存 :
协商缓存:
浏览器与服务器通信的方式为应答模式,即浏览器发起 HTTP 请求,服务器响应请求。在浏览器第一次发起请求时,会根据响应报文中 HTTP 头的缓存标识,决定是否缓存结果,如果是则将请求结果和缓存标识存入浏览器缓存中,简单的过程如下图:
由上图我们可以知道:
以上两点结论就是浏览器缓存机制的关键,它确保了每个请求的缓存存入与读取,只要我们再理解浏览器缓存的使用规则,那么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本文也将围绕着这点进行详细分析。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里我们根据是否需要向服务器重新发起HTTP请求将缓存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
强缓存表示在缓存期间是否使用缓存(缓存是否有效),需不需要重新发送HTTP请求
控制强缓存的字段分别是 Expires 和 Cache-Control ,其中 Cache-Control 优先级比 Expires 高
Expires
Cache-Control
值为服务器返回该请求结果缓存的到期时间:
Expires: Wed, 22 Oct 2018 08:41:00 GMT
表示资源会在 Wed, 22 Oct 2018 08:41:00 GMT 后过期,需要再次请求。
并且 Expires 受限于客户端时间,如果修改了客户端时间,可能会造成缓存失效。
所以现在 HTTP/1.1中新增了 Cache-Control
Cache-control: max-age=30
该属性值表示资源会在 30 秒后过期,需要再次请求。也就是说在 30 秒内如果再次发起该请求,则会直接使用缓存,强缓存生效。
它与 Expires 相比:
除了 max-age ,它还有以下取值:
max-age
注意下面的 no-cache ,资源依然会被缓存,并且这个缓存要服务器验证后才可以使用
no-cache
从规范的字面意思来说,max-age 到期是 应该(SHOULD) 重新验证,而 no-cache 是 必须(MUST) 重新验证。但实际情况以浏览器实现为准,大部分情况他们俩的行为还是一致的。(如果是 max-age=0, must-revalidate 就和 no-cache 等价了)
自从 HTTP/1.1 开始,Expires 逐渐被 Cache-Control 取代。Cache-Control 是一个相对时间,即使客户端时间发生改变,相对时间也不会随之改变,这样可以保持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时间一致性。而且 Cache-Control 的可配置性比较强大。
Cache-Control 的优先级高于 Expires,为了兼容 HTTP/1.0 和 HTTP/1.1,实际项目中两个字段我们都会设置。
如果缓存过期了:
需要发起请求验证服务器资源是否有更新:
Last-Modified 表示本地文件最后修改日期,If-Modified-Since 会将 Last-Modified 的值发送给服务器,询问服务器在该日期后资源是否有更新,有更新的话就会将新的资源发送回来,否则返回 304 状态码。
Last-Modified
If-Modified-Since
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
为了解决上面的那个问题, HTTP/1.1 加了这组标记
ETag 类似于文件指纹,是文件的一个唯一标识序列,当资源有变化时,Etag就会重新生成,If-None-Match 会将当前 ETag 发送给服务器,询问该资源 ETag 是否变动,有变动的话就将新的资源发送回来。并且 ETag 优先级比 Last-Modified 高
使用 ETag 就可以精确地识别资源的变动情况,就算是秒内的更新,也会让浏览器感知,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缓存
ETag 强弱之分
ETag 机制同时支持强校验和弱校验。它们通过ETag标识符的开头是否存在“W/”来区分,如:
"123456789" -- 一个强ETag验证符 W/"123456789" -- 一个弱ETag验证符
强 ETag 要求资源在字节级别必须完全相符,弱 ETag 在值前有个“W/”标记,只要求资源在语义上没有变化,但内部可能会有部分发生了改变(例如 HTML 里的标签顺序调整,或者多了几个空格)
服务器通过指定 Vary: Accept-Encoding ,告知代理服务器,对于这个资源,需要缓存两个版本:
Vary: Accept-Encoding
压缩
未压缩
这样老式浏览器和新的浏览器, 通过代理, 就分别拿到了未压缩和压缩版本的资源,避免了都拿同一个资源的尴尬。
Vary: Accept-Encoding, User-Agent
如上设置,代理服务器将针对是否压缩和浏览器类型两个维度去缓存资源。如此一来,同一个url,就能针对 PC 和 Mobile 返回不同的缓存内容。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常见的HTTP 缓存首部字段有:
Expires:响应头,代表该资源的过期时间
Cache-Control:请求/响应头,缓存控制字段,精确控制缓存策略
If-Modified-Since:请求头,资源最近修改时间,由浏览器告诉服务器
Last-Modified:响应头,资源最近修改时间,由服务器告诉浏览器
Etag:响应头,资源标识,由服务器告诉浏览器
If-None-Match:请求头,缓存资源标识,由浏览器告诉服务器
其中, 强缓存 :
协商缓存:
缓存过程分析
浏览器与服务器通信的方式为应答模式,即浏览器发起 HTTP 请求,服务器响应请求。在浏览器第一次发起请求时,会根据响应报文中 HTTP 头的缓存标识,决定是否缓存结果,如果是则将请求结果和缓存标识存入浏览器缓存中,简单的过程如下图:
由上图我们可以知道:
以上两点结论就是浏览器缓存机制的关键,它确保了每个请求的缓存存入与读取,只要我们再理解浏览器缓存的使用规则,那么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本文也将围绕着这点进行详细分析。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里我们根据是否需要向服务器重新发起HTTP请求将缓存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
强缓存(缓存控制)
强缓存表示在缓存期间是否使用缓存(缓存是否有效),需不需要重新发送HTTP请求
控制强缓存的字段分别是
Expires
和Cache-Control
,其中Cache-Control
优先级比Expires
高Expires(HTTP/1.0)
值为服务器返回该请求结果缓存的到期时间:
表示资源会在 Wed, 22 Oct 2018 08:41:00 GMT 后过期,需要再次请求。
并且 Expires 受限于客户端时间,如果修改了客户端时间,可能会造成缓存失效。
所以现在 HTTP/1.1中新增了
Cache-Control
Cache-Control(HTTP/1.1)
该属性值表示资源会在 30 秒后过期,需要再次请求。也就是说在 30 秒内如果再次发起该请求,则会直接使用缓存,强缓存生效。
它与 Expires 相比:
除了
max-age
,它还有以下取值:注意下面的
no-cache
,资源依然会被缓存,并且这个缓存要服务器验证后才可以使用max-age=0 和 no-cache 等价吗?
从规范的字面意思来说,max-age 到期是 应该(SHOULD) 重新验证,而 no-cache 是 必须(MUST) 重新验证。但实际情况以浏览器实现为准,大部分情况他们俩的行为还是一致的。(如果是 max-age=0, must-revalidate 就和 no-cache 等价了)
总结
自从 HTTP/1.1 开始,Expires 逐渐被 Cache-Control 取代。Cache-Control 是一个相对时间,即使客户端时间发生改变,相对时间也不会随之改变,这样可以保持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时间一致性。而且 Cache-Control 的可配置性比较强大。
Cache-Control 的优先级高于 Expires,为了兼容 HTTP/1.0 和 HTTP/1.1,实际项目中两个字段我们都会设置。
协商缓存(缓存校验)
如果缓存过期了:
需要发起请求验证服务器资源是否有更新:
Last-Modified 和 If-Modified-Since(HTTP/1.0)
Last-Modified
表示本地文件最后修改日期,If-Modified-Since
会将Last-Modified
的值发送给服务器,询问服务器在该日期后资源是否有更新,有更新的话就会将新的资源发送回来,否则返回 304 状态码。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
ETag 和 If-None-Match(HTTP/1.1)
为了解决上面的那个问题, HTTP/1.1 加了这组标记
ETag 类似于文件指纹,是文件的一个唯一标识序列,当资源有变化时,Etag就会重新生成,If-None-Match 会将当前 ETag 发送给服务器,询问该资源 ETag 是否变动,有变动的话就将新的资源发送回来。并且 ETag 优先级比 Last-Modified 高
使用 ETag 就可以精确地识别资源的变动情况,就算是秒内的更新,也会让浏览器感知,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缓存
ETag 强弱之分
ETag 机制同时支持强校验和弱校验。它们通过ETag标识符的开头是否存在“W/”来区分,如:
强 ETag 要求资源在字节级别必须完全相符,弱 ETag 在值前有个“W/”标记,只要求资源在语义上没有变化,但内部可能会有部分发生了改变(例如 HTML 里的标签顺序调整,或者多了几个空格)
Vary 响应
服务器通过指定
Vary: Accept-Encoding
,告知代理服务器,对于这个资源,需要缓存两个版本:压缩
未压缩
这样老式浏览器和新的浏览器, 通过代理, 就分别拿到了未压缩和压缩版本的资源,避免了都拿同一个资源的尴尬。
如上设置,代理服务器将针对是否压缩和浏览器类型两个维度去缓存资源。如此一来,同一个url,就能针对 PC 和 Mobile 返回不同的缓存内容。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