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43 lines (68 loc) · 3.56 KB

点赞收藏关注.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43 lines (68 loc) · 3.56 KB

[TOC]

1. 需求分析

1.1 业务能力

  • 以 “稿件” 为例,点赞服务需要提供
  • 对某个稿件点赞/取消赞
  • 点赞状态查询:查询是否对 单个/一批稿件 点过赞
  • 查询某个稿件的点赞数
  • 查询某个稿件的点赞人列表
  • 查询某个用户的点赞列表
  • 查询用户收到的总点赞数

1.2 容灾能力

存储不可用

  • 例如当DB不可用时,需要依托缓存尽可能提供服务。
  • 同理当缓存不可用时,DB也需要保证自己不宕机的情况下尽可能提供服务。

消息队列不可用

  • 通过RPC调用的方式自动降级

机房灾难

  • 切换机房

1.3 流量压力

全局流量压力:

  1. 批量聚合写;比如聚合10s内的点赞数,一次性写入
  2. 异步化处理,保证速率

单点流量(热点)压力:

  1. 本地缓存

2. 架构

2.1 总览

图片

整个点赞服务的系统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1. 流量路由层(决定流量应该去往哪个机房)
  2. 业务网关层(统一鉴权、反黑灰产等统一流量筛选)
  3. 点赞服务(thumbup-service),提供统一的RPC接口
  4. 点赞异步任务(thumbup-job)
  5. 数据层(db、kv、redis)

2.2 表设计

最重要的点赞记录表:

存储 用户 uid、被点赞的实体ID(messageID)、点赞来源、时间 等信息

并且在 uid、messageID 两个维度上建立索引,这样既可以查用户点赞了哪些稿件,也可以查稿件有哪些点赞用户

2.3 三级数据存储

DB + Redis + 本地缓存

第一层存储:DB层 - (TiDB)

见 2.2 表设计

第二层存储 Redis

缓存层Cache:点赞作为一个高流量的服务,缓存的设立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点赞系统主要使用的是 CacheAside 模式。这一层缓存主要基于Redis缓存:以点赞数和用户点赞列表为例:

1.点赞数

用业务ID和该业务下的实体ID作为缓存的Key,并将点赞数与点踩数拼接起来存储以及更新

key = count:patten:{business_id}:{message_id}
value = {likes},{disLikes}

2.用户点赞列表

用mid与业务ID作为key,value则是一个ZSet,member为被点赞的实体ID,score为点赞的时间。

当该业务下某用户有新的点赞操作的时候,被点赞的实体则会通过 zadd的方式把最新的点赞记录加入到该ZSet里面来

为了维持用户点赞列表的长度(不至于无限扩张),需要在每一次加入新的点赞记录的时候,按照固定长度裁剪用户的点赞记录缓存。比如缓存中只记录第一页数据,超过该长度的数据请求需要回源DB查询

key = user:likes:patten:{mid}:{business_id}
member(messageID)
score(likeTimestamp)

3.为稿件点赞的用户

这个也是存最近的一页用户就可以

第三层存储 本地缓存

本地缓存的建立,目的是为了应对缓存热点问题。

利用最小堆算法,在可配置的时间窗口范围内,统计出访问最频繁的缓存Key,并将热Key(Value)按照业务可接受的TTL存储在本地内存中。

2.4 灾备

一主多从、同城多活。主故障时提升从为主

降级:在所有兜底、降级能力都已失效的前提下也不会直接返回错误给用户,而是会以空值或者假特效的方式与用户交互。后续等服务恢复时,再将故障期间的数据写回存储

参考

芦文超 - 【点个赞吧】 - B站千亿级点赞系统服务架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