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845 lines (539 loc) · 33.7 KB

2.垃圾回收.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845 lines (539 loc) · 33.7 KB

概述

  • 标记垃圾
    • 引用计数法
    • 根可达算法
  • 常用的垃圾回收算法
    • Go 使用三色标记法
  • 混合写屏障
  • GC 优化
    • 减少内存逃逸,变量尽量分配在栈空间
    • 切片/map 结构提前预估和分配足够的内存来降低多余的拷贝、扩容
    • 减少对象分配数量:复用同一个对象;使用 sync.Pool
    • 减少协程数量:多路复用的思路:利用固定数量的协程从任务队列里取任务,而不是每个任务一个协程处理
    • GOGC/GOMEMLIMIT 环境变量减少 GC 频率

1. 垃圾标记算法

今天的编程语言通常会使用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管理内存,C、C++ 以及 Rust 等编程语言使用手动的方式管理内存,工程师需要主动申请或者释放内存。而 Python、Ruby、Java 和 Go 等语言使用自动的内存管理系统。垃圾收集包括标记和回收两步,常用的标记算法有两种:

  1. 引用计数法:Objective-C 使用
  2. 根可达算法:Go、Java 使用

1.1 引用计数法

在对象的结构体里额外内置一个计数器,当对象被引用时引用计数加一,解除引用时减一。当引用计数归零时,自动销毁对象。

Python 为例,其对象结构体为:

typedef struct_object {
    int ob_refcnt;              // 引用计数
    struct_typeobject *ob_type;
} PyObject;

当执行创建对象、赋值、传参等操作时,引用 +1。销毁、赋新的值(旧值引用 -1)、脱离作用域等时机,引用 -1。

优点

引用计数法有其明显的优点,如高效、实现逻辑简单、具备实时性。

  1. 一旦一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归零,内存就直接释放了。不用像其他机制等到特定时机。
  2. 将垃圾回收随机分配到运行的阶段,正常程序的运行比较平稳,不像 Go 每隔一段时间做一次 GC,导致 CPU 占用不稳定。

缺点

  1. 循环引用的场景:如 a.next = b; b.next = a。这是引用计数的致命伤,引用计数对此是无解的,因此必须使用其它的 GC 算法进行补充。

  2. 维护计数麻烦。每个对象需要分配单独的空间来统计引用计数,增加空间占用量不说,需要对引用计数进行维护,在维护的时候很容易会出错。

  3. 释放一个大的对象时,比如字典,需要对引用的所有对象循环嵌套调用,从而可能会花费比较长的时间。

1.2 根可达算法

从根对象往下查找引用,可以查找到的引用标记成可达,直到算法结束之后,没有被标记的对象就是不可达的、未使用的,可以被回收。

根对象

根对象在垃圾回收的术语中又叫做根集合,它是垃圾回收器在标记过程时最先检查的对象,包括:

  1. 全局变量:程序在编译期就能确定的那些存在于程序整个生命周期的变量。
  2. 栈:每个 goroutine 都包含自己的执行栈,里面包含栈上的变量,以及指向堆对象的指针。
  3. 寄存器:寄存器的值可能表示一个指针,参与计算的这些指针可能指向某些赋值器分配的堆内存区块。

2. 基于根可达的垃圾回收算法

  1. 标记 - 清除
    • 标记:从根对象出发,将确定存活的对象进行标记,这样未被标记的就是可以回收的对象
    • 将可以回收的内存加入空闲内存链表
    • STW 时间较长;会产生内存碎片
  2. 标记 - 整理(复制)
    • 将在用的对象复制到一块新对象上,这样他们就在一块连续的内存上了,不会有碎片
    • 复制性能消耗大、浪费空间(总有一半的处于浪费状态)、STW 时间长
  3. 标记 - 压缩
    • 为在用的对象计算前面可用的新地址,移动到新地址上
  4. 增量式
    • 将标记与清扫的过程分批执行,每次执行很小的部分,从而增量的推进垃圾回收,达到近似实时、几乎无停顿的目的
  5. 分代模型
  6. 三色标记法

分代模型

将对象根据存活时间的长短进行分类,存活时间小于某个值的为年轻代,存活时间大于某个值的为老年代,永远不会参与回收的对象为永久代。并根据分代假设(如果一个对象存活时间不长则倾向于被回收,如果一个对象已经存活很长时间则倾向于存活更长时间)对对象进行回收。

jdk1.8 之前使用这个算法。将对象分为年轻代和老年代,年轻代使用复制算法,老年代使用标记压缩或者标记清除

jdk1.8 可以用上面的分代模型,也可以使用不分代模型,用 G1、ZGC 等算法。

性能优秀,实现复杂。

三色标记法

三色标记法是传统标记 - 清除算法的一个改进,能够减少原始算法过长的 STW 时间

步骤:

  1. 首先初始状态下所有对象都是 白色
  2. 从根对象开始遍历所有对象,将遍历到的对象从白色集合放到 灰色 集合(灰色为中间临时状态)
  3. 遍历灰色集合中的对象,将灰色对象引用的子对象放到灰色集合里面,自身移动到 黑色 集合
  4. 重复 3 直到灰色集合为空
  5. 在标记开始时会开启写屏障。然后在标记期间发生变化的对象,会被直接标记为 灰色,扔进灰色集合,重复上面操作
  6. 清除阶段:清除所有剩余的 白色 对象

三色标记的问题

  1. 多标(浮动垃圾)
    1. 假设现有 A 黑 -> B 灰 -> C 白 的引用,现正准备将 C 标记为灰
    2. 这时 B 解除了 对 C 的引用,那 C 虽然后面被标记为灰色,但它实际是应该被回收的
    3. 这种情况不碍事,大不了下次 GC 再收集
  2. 漏标(悬挂指针)
    1. 还是 A 黑 -> B 灰 -> C 白,假设程序又新建了个 A -> D 的引用
    2. 因为 A 是黑色的,不会再被扫描,因此检测不到 DD 会被视为白色而被清理,造成空指针异常
    3. Go 使用写屏障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色标记状态的记录

runtime 并没有真正的三个集合来分别装三色对象。如果真的用三个集合来存储,性能肯定是堪忧的。

这里先回顾下 mspan 的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pan 中有一个 freeindex 标记下一次分配对象时应该开始搜索的地址, 分配后 freeindex 会增加, 在 freeindex 之前的元素都是已分配的, 在 freeindex 之后的元素有可能已分配,也有可能未分配。

allocBits 用于标记哪些元素是已分配的 (1),哪些元素是未分配的 (0)。分配空间时,从 freeindex 向后检索,检索 allocBits 为 0 的空间。

因为每次都去访问 allocBits 效率会比较慢, 又用了一个 allocCache 变量缓存 freeindex 之后的 allocBits

gcmarkBits 用于在 GC 时标记哪些对象存活。每次执行垃圾标记时,标记的都是 gcmarkBits 这个变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回到 GC 中的三色表示,Go 内部对象并没有保存颜色的属性, 三色只是对它们的状态的描述。

白色的对象的 gcmarkBits 中对应的 bit0, 灰色的对象的 gcmarkBits 中对应的 bit1,并且对象在标记队列中, 黑色的对象的 gcmarkBits 中对应的 bit1,并且对象已经从标记队列中取出并处理。

扫描完成后,gcmarkBits 里为 0 的就可以清理掉。清理后将 gcmarkBits 赋值给 allocBits 字段。

写屏障

Go 的写屏障和操作系统的内存写屏障是两个概念,不要搞混了。

Go 的编译器在函数执行时插了段代码(类似于栈扩容检测的代码),并用一个变量来标记是否开启了写屏障。函数执行时,先判断一下这个写屏障标记,如果为 true,就执行写屏障相关的逻辑:将新分配的对象直接视为灰色,放入标记队列,解决漏标问题。

写屏障主要有两种:Dijkstra 实现的插入写屏障,和 Yuasa 实现的删除写屏障。

Go 1.8 之前是用的是插入写屏障,执行完标记后需要重新扫描一次栈。 1.8 之后这两种一起使用,不需要多扫一次,称为混合写屏障。

三色不变性

想要在并发或者增量的标记算法中保证正确性,我们需要达成以下两种三色不变性(Tri-color invariant)中的任意一种:

  • 强三色不变性:黑色对象不会指向白色对象
  • 弱三色不变性:黑色对象可以指向白色对象,但必须包含一条经过灰色对象到该白色对象的路径

插入写屏障满足强三色不变性,删除写屏障满足弱三色不变性。

插入写屏障

如果两个对象之间新建立引用,那么引用指向的对象就会被标记为灰色。

比如:用户程序修改 A 对象的指针,将原本指向 B 对象的指针指向 C 对象,这时触发写屏障将 C 对象标记成灰色。

Dijkstra 的插入写屏障是一种相对保守的屏障技术,它会将有存活可能的对象都标记成灰色以满足强三色不变性。

它也有明显的缺点。因为栈上的对象在垃圾收集中也会被认为是根对象,所以为了保证内存的安全,必须 为栈上的对象增加写屏障(goroutine多时开销很大)或者 在标记阶段进入 STW,重新对栈上的对象进行扫描。Go 1.8 前采用的是后者;1.8 及之后采用混合写屏障 + 将新建对象直接标记为黑色的做法,只对堆上的对象开启插入写屏障,就不需要重新扫描栈和暂停程序了。

// 将 slot 指向 ptr
func writePointer(slot, ptr) {
    shade(ptr)  // 若 ptr 为白色,先将 ptr 染为灰色
    *slot = ptr // 将 slot 指向 ptr
}

// 如A为灰色,用户增加了 A.Next = B 的引用,则实际调用为
writePointer(A.Next, B) // 将 B 直接染为灰色

删除写屏障

用户程序删除了 B -> C 的引用,这时触发写屏障将 C 对象标记成灰色。(因为之后可能还有 黑色A->C 的引用,此时保留C,就不需要为A开启插入写屏障)

一旦该写屏障开始工作,它会保证开启写屏障那一时刻堆上所有对象的可达,所以也被称作快照垃圾收集(Snapshot GC)

// slot 为当前引用,ptr 为新增的引用
func writePointer(slot, ptr) {
    shade(slot)  // 将 slot 原本指向的对象标记为灰色
    *slot = ptr  // 更新 slot 为新的 ptr
}

// 如 A 为灰色,用户删除了 A.Next = B 的引用,改成了 A.Next = C,则实际调用为
writePointer(A.Next, C) // 这里会将原本的 A.Next 即 B 染为灰色

上述代码会在老对象的引用被删除时,将白色的老对象涂成灰色,这样删除写屏障就可以保证弱三色不变性,老对象引用的下游对象一定可以被灰色对象引用。

img

Golang GC 发展

版本 GC STW
1.1 STW,单线程处理 > 100ms
1.3 Mark STW,并行清扫 > 100ms
1.5 三色标记法,并发标记清除 < 10ms
1.8 混合写屏障 < 0.5ms

GC时机

GC 在满足一定条件之后就会被触发,触发的条件有 3 种:

  1. gcTriggerHeap: 当前分配的内存达到一定值就触发 GC

  2. gcTriggerTime: 当一定时间没有执行过 GC 就触发 GC

  3. gcTriggerCycle: 要求启动新一轮的 GC, 已启动则跳过

这三种条件分别对应三处时机:

  1. 申请内存调用 runtime.mallocgc 时,会判断是否需要触发 GC

    • 判断条件是一个触发系数 triggerRatio。这个触发系数的计算叫做 pacer 算法,总体和 CPU使用率、内存占用增长率、上个触发系数有关。这个系数决定了触发 GC 的堆大小的阈值

    • 下一次触发 GC 的堆内存 size 的公式如下:

      // Go 1.18版本之前
      目标堆大小 = (1+GOGC/100) * live heap // live heap为上一次GC标记后的堆上的live object的总size
      // 例如 GOGC=100,表示内存使用变为上次的2倍时触发GC
      
      // Go 1.18版本及之后
      目标堆大小 = live heap + (live heap + GC roots) * GOGC / 100
      
  2. 后台监控协程 sysmon, 会计算和上次 GC 间隔时间,超过 2 分钟就执行一次 forcegchelper

  3. 手动在代码里写 runtime.GC

通过这些方式的组合,go runtime 达到了两个目的:1. 内存使用量控制在一个较稳定的范围;2. GC 触发不会太过频繁

这里看下第一种方式的代码:

// runtime/malloc.go
// 这个函数名一看还以为是做 GC 的,实际做的是 malloc + GC 两件事情,大部分代码都是处理空间分配
func mallocgc(size uintptr, typ *_type, needzero bool) unsafe.Pointer {
    
    // 为了防止heap增速太快,在执行GC的过程中如果有用户程序运行的G分配了内存,那么这个G会被要求辅助GC做一部分工作,分配多少内存就需要完成多少标记任务。整个辅助标记模型是一个债务系统,标记扫描程序是还债方,内存分配程序是借债方。通过这个债务系统,既能够让G在正常运行时不会被垃圾回收造成太大的压力,又能保证在达到堆大小目标时完成对象标记。
    var assistG *g                           // 进行辅助GC
    if gcBlackenEnabled != 0 {
        assistG = getg()                     // 获取当前G
        assistG.gcAssistBytes -= int64(size) // 把当前分配对象的size从辅助GC配额里扣除

        if assistG.gcAssistBytes < 0 {       // 如果扣完成负的了,则要进行辅助GC
            gcAssistAlloc(assistG)
        }
    }

    // 空间分配相关
	// 申请小对象、微对象可能触发 GC
    if size <= maxSmallSize { // maxSmallSize = 32KB
        if noscan && size < maxTinySize {
             v, _, shouldhelpgc = c.nextFree(tinySpanClass)
        } else {
             v, span, shouldhelpgc = c.nextFree(spc)
        }
    } else { // 32KB 以上 大对象直接设为 true
        shouldhelpgc = true
    }

    // 如果处于 GC 期间,直接将使用的 span 标记为黑色
    if gcphase != _GCoff {
        gcmarknewobject(span, uintptr(x), size, scanSize)
    }

    // 再次进行 GC 检查
    if assistG != nil {
        assistG.gcAssistBytes -= int64(size - dataSize)
    }
	
    if shouldhelpgc {
		// 判断是否达到触发比例
        if t := (gcTrigger{kind: gcTriggerHeap}); t.test() {
            gcStart(t) // 开始执行 GC
        }
    }

    return x
}

回收步骤

  1. 标记准备(做一些初始化的工作,期间开启 STW、写屏障)
  2. 并发标记
  3. 标记结束(恢复用户协程、结束写屏障)
  4. 清除:触发内存回收

第一阶段:标记准备 gcStart()

这个阶段主要是做一些初始化的工作

  1. 为每个 P 创建一个 G 用于后面的并发标记(gcBgMarkWorker, 用于第二阶段工作)
  2. stop the worldstopTheWorldWithSema
  3. 初始化一些 GC 执行参数,用以控制 GC 标记占用的 CPU 比例。
    • 这个比例由全局常量 gcBackgroundUtilization = 0.25 指定,即不超过 25%
  4. GC 阶段修改为 _GCmark 状态,启动写屏障
  5. 找到所有根节点并计算数量(栈、全局变量等)
  6. 标记染色所有 tiny 对象
  7. 结束 STW,进入第二阶段
func gcStart(trigger gcTrigger) {
    // 确保上一轮清理干净
    for trigger.test() && sweepone() != ^uintptr(0) {
        sweep.nbgsweep++
	}

    // 创建后台标记工作的 goroutines
    // 这些 goroutines 不会马上启动,会阻塞直到进入 mark 阶段才会启动
    gcBgMarkStartWorkers()

    // 重置标记相关的状态
    systemstack(gcResetMarkState)

    // STW, 停止所有运行中的G, 并禁止它们运行
    systemstack(stopTheWorldWithSema)
    
    // 设置全局变量中的GC状态为_GCmark
    // 然后启用写屏障
    setGCPhase(_GCmark)

    // 根节点扫描准备:计算根节点数量
    gcMarkRootPrepare()
    
    // tiny对象是直接在这个阶段标记染色的,里面调用 greyobject() 方法
    gcMarkTinyAllocs()

    // 启用辅助GC
    atomic.Store(&gcBlackenEnabled, 1)

    // START THE WORLD
    systemstack(func() {
        now = startTheWorldWithSema(trace.enabled)
        // 记录停止了多久, 和标记阶段开始的时间
        work.pauseNS += now - work.pauseStart
        work.tMark = now
    })
}

这里顺便看一下 STW 部分的代码,和前面的抢占章节相关。里面会调用 preemptall() -> preemptone() 函数。preemptone() 会发送 _SIGURG 抢占信号

func stopTheWorldWithSema() {
    preemptall()
}

func preemptall() bool {
   for _, _p_ := range allp {
       if preemptone(_p_) {
       }
   }
}

第二阶段:并发标记 gcBgMarkWorker()

并发标记:在垃圾收集启动期间,会启动 GOMAXPROCS 个 worker 用于并发标记。但这些协程启动后并不立即执行,而是进入休眠。调度器通过一些策略决定唤醒几个:

func gcBgMarkStartWorkers() {
    for gcBgMarkWorkerCount < gomaxprocs {
        go gcBgMarkWorker()
    }
}

func gcBgMarkWorker() {
    for {
        gopark(...)  // worker 新建后休眠,等待唤醒
    }   
    
    // 根据后台标记任务的模式执行对应的工作策略
    switch _p_.gcMarkWorkerMode {
        case gcMarkWorkerDedicatedMode:  // 专门执行标记,不会被抢占
            gcDrain(...)                 // 唤醒后执行 gcDrain 标记
        case gcMarkWorkerFractionalMode: // 该模式下P会适量的执行标记,直到被抢占
        case gcMarkWorkerIdleMode:       // 该模式下P只会在空闲时执行标记
    }
    
    gcMarkDone() // 标记完成
}

在调度函数 schedule() 里,会检查 gcBlackenEnabled,如果启用,则通过 gcController.findRunnableGCWorker() 唤醒 worker。

func schedule() {
    if gp == nil && gcBlackenEnabled != 0 {
	    gp = gcController.findRunnableGCWorker(_g_.m.p.ptr())
	}
}

在GC标记阶段会将 25% 的CPU用于垃圾回收,也就是说只有 25% P 中的 worker 会运行,其他 P 中的 worker 不会运行。考虑到 25% P 的数量不一定是一个整数,小数部分会用 P 的部分时间进行标记,该 P 上运行的 worker 协程是可以被抢占的。促成了GC worker 协程有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分别是:

  1. gcMarkWorkerDedicatedMode:标为该模式的P专门标记对象,不会被调度器抢占,直到标记阶段结束。
  2. gcMarkWorkerFractionalMode:标为该模式的P只占用一个CPU的部分资源,可以被抢占。当25%P的数有小数时,会存在该模式,帮助GC时标记工作CPU使用率到达整体的25%的目标。
  3. gcMarkWorkerIdleMode:P为空闲模式,即P没有运行任何协程,它也会进行对象标记,直到被抢占。因为闲着也是闲着,可以用来帮助干点GC的事情。

gcDrain

这些 worker 在被唤醒后,执行的是 gcDrain() 函数,这个函数是用于扫描和标记堆内存中对象的核心方法,主要做两件事:

  1. 标记根对象,将根对象引用的对象加入到 gcw 队列(根对象扫描)
  2. gcw 中取出对象,对该对象进行扫描,将其引用的对象加入到 gcw 中(染色)

实际上是个 BFS 广度优先搜索

func gcDrain(gcw *gcWork, flags gcDrainFlags) {
    for !(preemptible && gp.preempt) {
        markroot(gcw, job)    // 标记根对象到队列里。里面依次扫描全局变量、G 的栈等
    }
    for !(preemptible && gp.preempt) {
        b := gcw.tryGetFast() // 从队列里取出根对象
        scanobject(b, gcw)    // 扫描对象b,找出对象b哪些字段是指针类型,并将这些指针类型指向的对象加入到待扫描队列
    }
}
markroot()

依次从内存的全局变量区、各个G的栈等位置标记根对象,将根对象放入 gcw 队列

func markroot(gcw *gcWork, i uint32) {
    switch {
    ...

	  // 扫描全局变量的 data 段(已经初始化、可以读写的)
	  case baseData <= i && i < baseBSS:
        for _, datap := range activeModules() {
            markrootBlock(datap.data, datap.edata-datap.data, datap.gcdatamask.bytedata, gcw, int(i-baseData))
        }
        
    // 全局变量的BSS段(未初始化、只读的)
    case baseBSS <= i && i < baseSpans:
        for _, datap := range activeModules() {
            markrootBlock(datap.bss, datap.ebss-datap.bss, datap.gcbssmask.bytedata, gcw, int(i-baseBSS))
        }

    // i为0,扫描析构器队列
    case i == fixedRootFinalizers:
        for fb := allfin; fb != nil; fb = fb.alllink {
            cnt := uintptr(atomic.Load(&fb.cnt))
            scanblock(uintptr(unsafe.Pointer(&fb.fin[0])), cnt*unsafe.Sizeof(fb.fin[0]), &finptrmask[0], gcw, nil)
        }

    // i为1,释放已终止的G的栈
    case i == fixedRootFreeGStacks:
        systemstack(markrootFreeGStacks)

    // 扫描根span对象,每次会标记处理一个span对象
    case baseSpans <= i && i < baseStacks:
        markrootSpans(gcw, int(i-baseSpans)) 
        
    // 扫描各个G的栈    
    default:
        gp = allgs[i-baseStacks]
        scanstack(gp, gcw)
}
    
// scanblock 扫描从 [b0 ~ b0+n0) 地址范围内的指针对象
// 每次先判断一个较大的范围内是否不为0(有指针),如果有指针的话再以 8byte(64位系统下一个指针大小) 步进扫描
func scanblock(b0, n0 uintptr, ptrmask *uint8, gcw *gcWork, stk *stackScanState) {
    b := b0
    n := n0

    for i := uintptr(0); i < n; {
        bits := uint32(*addb(ptrmask, i/(sys.PtrSize*8))) // 用这个 mask 先做大范围判断
        if bits == 0 {
            i += sys.PtrSize * 8
            continue
        }
        p := *(*uintptr)(unsafe.Pointer(b + i))
        for j := 0; j < 8 && i < n; j++ { // 逐个字节检查
            p := *(*uintptr)(unsafe.Pointer(b + i))
            if p != 0 {
                if obj, span, objIndex := findObject(p, b, i); obj != 0 {
                    greyobject(obj, b, i, span, gcw, objIndex) // 染色
                }
            }
        }
    }
}
 
// greyobject 染色
// 代码里并没有颜色这个字段,只是将 span 中第 objIndex 个对象加入到队列 gcw。放入队列的就视为灰色
func greyobject(obj, base, off uintptr, span *mspan, gcw *gcWork, objIndex uintptr) {
    mbits := span.markBitsForIndex(objIndex)
    mbits.setMarked() // 将对象obj所在的span中的gcmarkBits对应的bit位设置为1
    
    // 放入 gcw 队列
    if !gcw.putFast(obj) { // 有两级队列,先放入 P 的本地队列
        gcw.put(obj)       // 不行再放入全局队列
    }
}
scanobject()

scanobject() 的核心功能就是扫描对象b,找出对象b哪些字段是指针类型,并将这些指针类型指向的对象加入到待扫描队列中。代码逻辑和上面的 scanblock() 差不多,就不贴了

工作池

每个 P 上都有一个 gcw 对象,作为灰色对象标记队列。

然而这会遇到与调度器一样的问题:不同 P 的资源不平均,导致部分 P 无事可做。调度器引入了工作窃取来解决这个问题,垃圾收集器也使用了差不多的机制平衡不同处理器上的待处理任务:P 里的标记队列分成两个交替使用,且可和全局队列交换。

// runtime/mgcwork.go
type struct p {
    gcw gcWork
}

type gcWork struct {
    wbuf1, wbuf2 *workbuf // 主缓冲区和备缓冲区,交替使用
}

type workbuf struct {
    workbufhdr
    obj [(_WorkbufSize - unsafe.Sizeof(workbufhdr{})) / sys.PtrSize]uintptr
}

PgcWork 是一个典型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型,gcWork 队列里面保存的就是灰色对象的地址。写屏障、根节点发现、栈扫描、对象扫描、 都是生产者,向 gcwork 里生产数据,队列满后转移到全局队列里。

这里 gcWork 使用了两个 workbuf ,为的是提高效率。这样在一个被 get 期间,另一个能并发的与全局队列做交换(put)。

put 操作的时候会优先 putwbuf1,如果 wbuf1 满了,就将 wbuf1wbuf2 交换。如果交换之后 wbuf1 还是满的,就将 wbuf1 push 到全局的 work.full list, 并从全局 work.empty list 里面取出一个空的 wbuf。最后执行 put 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三阶段:标记结束 gcMarkDone()

在所有后台标记任务都把标记队列消费完毕时,会执行 gcMarkDone() 函数准备进入完成标记终止阶段 (mark termination)。

在代码中通过 work.nwaitwork.nproc 是否相等来判断标记的G是否已标记完。这个阶段主要是检查标记是否结束、关闭写屏障、恢复用户协程

  1. STW
  2. 恢复之前因为辅助 GC 而暂停的 G
  3. 关闭写屏障
  4. 唤醒后台清扫任务, 将在 STW 结束后开始运行
  5. 结束 STW
func gcMarkDone() {
    // STW 
    systemstack(stopTheWorldWithSema)
    
    // 禁止辅助GC和后台标记任务的运行
    atomic.Store(&gcBlackenEnabled, 0)

    // 唤醒所有因为辅助标记而休眠的G
    gcWakeAllAssists()

    // 计算下一次触发gc需要的heap大小
    nextTriggerRatio := gcController.endCycle()

    // 进入完成标记阶段,
    gcMarkTermination(nextTriggerRatio)
}

func gcMarkTermination(nextTriggerRatio float64) {
    setGCPhase(_GCmarktermination)

    // 唤醒后台清扫任务, 将在STW结束后开始运行
    systemstack(func() {
        setGCPhase(_GCoff)
        gcSweep(work.mode)
    })
    
    // 更新下一次触发gc需要的heap大小(gc_trigger)
    gcSetTriggerRatio(nextTriggerRatio)

    // 结束 STW
    systemstack(func() { startTheWorldWithSema(true) })

    // 遍历 P,开始清扫
    systemstack(func() {
        forEachP(func(_p_ *p) {
            _p_.mcache.prepareForSweep()
        })
    })
}

第四阶段:回收清理

到这一阶段,所有内存要么是黑色的要么是白色的,清除所有白色的即可。

清扫也并不是直接归还内存,而是将这些内存标记为可用(表示空间的 bit 位设为0),下次分配空间时可以分配给别的对象。只有当整块 mspan 都空闲时,才归还给上一级。

后台清扫任务的函数是bgsweep,对于并行式清扫,在 GC 初始化的时候就会启动 bgsweep(),然后在后台一直循环,等待唤醒。

底层会调用 mspan.sweep,修改 spanbitmap,并执行将空间归还给 mcachemheap 等逻辑。

func (s *mspan) sweep(preserve bool) bool {
    nalloc := uint16(s.countAlloc())         // 统计已分配的数量,用于判断是否要归还空间
    if spc.sizeclass() == 0 && nalloc == 0 { // 分配的数量为 0 了,可以归还给 heap
        s.needzero = 1
        freeToHeap = true
    }
    nfreed := s.allocCount - nalloc          // 统计空闲的数量
    
    s.freeindex = 0                          // 重置 freeindex 下标
    s.allocBits = s.gcmarkBits               // 将 gcmarkBits 的值赋给 allocBits
    s.gcmarkBits = newMarkBits(s.nelems)     // 重置 gcmarkBits
    s.refillAllocCache(0)                    // 重置 allocCache 缓存
    
    if nfreed > 0 && spc.sizeclass() != 0 {
        c.local_nsmallfree[spc.sizeclass()] += uintptr(nfreed)
        res = mheap_.central[spc].mcentral.freeSpan(s, preserve, wasempty) // 归还给 mcentral
    } else if freeToHeap {
        mheap_.freeSpan(s, true)                                           // 归还给 mheap
        c.local_nlargefree++
        c.local_largefree += size
    }

}

总结

img

其他

为什么 Go 不采用标记整理?

整理的优势是解决内存碎片问题以及 "允许" 使用顺序内存分配器。但 Go 运行时的分配算法基于 tcmalloc,使用了分多级的空闲链表分配器而没有使用顺序分配器,基本上没有碎片问题。并且顺序内存分配器在多线程的场景下并不适用。对对象进行整理不会带来实质性的性能提升。

为什么 Go 不采用分代算法?

分代是假设多数对象在新生代的基础上的。 Go Team 由于实现了逃逸分析,绝大部分新生代直接分配在栈上,随 goroutine 结束直接回收,不需要 GC 参与,因此分代没那么大收益。另外分代也是有代价的,比如跨代引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设立 rset 集合。 go nuts有个邮件说明了问题,简单说团队认为分代的收益没那么大,依据是他们的一些测试。

栈的空间是怎么回收的?

垃圾回收都是针对堆的,栈指针在方法调用结束后会自然重置至栈底,释放栈帧,原栈内的对象就不可达了,因此无需 GC 干预

至于栈空间,goroutine 结束时,会被放回 P 或全局的 G 缓存池,栈空间跟随 G。如果栈超过 2KB,则直接归还给 mcache

如果内存分配速度超过了标记清除的速度怎么办?

在标记开始的时候,收集器会默认抢占 25% 的 CPU 性能,剩下的75%会分配给程序执行。

但是一旦收集器认为来不及进行标记任务了,就会在 malloc 函数里要求这个协程也协助进行 GC,这部分被抢占的协程有个名字叫 Mark Assist

除此以外 GC 还有一个额外的优化,一旦某次 GC 中用到了 Mark Assist,下次 GC 就会提前开始,目的是尽量减少 Mark Assist 的使用,从而避免影响正常的程序执行。

为什么有了垃圾回收还会发生内存泄露?
  1. goroutine 结束后会放回空闲池,占用内存
  2. map 删除 key 后不会释放内存
  3. 没有关闭 Close() 资源,如文件、网络连接、requestBody
  4. 向 channel 发送数据但没有接收,浪费缓冲区空间
  5. 循环引用:两个对象互相引用,且这两个对象的生命周期没有结束
  6. 变量逃逸、没必要的全局变量:
var cache = map[interface{}]interface{}{}

func keepalloc() {
    for i := 0; i < 10000; i++ {
        m = make([]byte, 1<<10)
        cache[i] = m
    }
}
GC调优有哪些思路?
  1. 减少堆上对象数量
    • 减少分配并复用内存,例如复用同一个对象而不是每次新建;使用 sync.Pool 来复用需要频繁创建临时对象
    • 提前预估和分配足够的内存来降低多余的拷贝、扩容
  2. 减少GC频率
    • 调大 GOGC 环境变量的值(Go1.19之前)。默认值是 100,也就是下次 GC 触发的堆的大小是这次 GC 之后的堆的一倍。调大 GOGC 值,降低 GC 的运行频率
    • 压舱石:初始化一个超大的对象用于内存占位,使得堆大小难以达到 GC 所需的堆大小阈值
    • Go1.19 可通过 GOMEMLIMIT 变量设定触发 GC 的阈值大小
  3. 手动管理:Go1.20 可通过 arena 实验特性手动分配和管理内存,绕过 GC

计算下一次触发GC的堆内存size的公式如下:

// Go 1.18版本之前
目标堆大小 = (1+GOGC/100) * live heap // live heap为上一次GC标记后的堆上的live object的总size

// Go 1.18版本及之后
目标堆大小 = live heap + (live heap + GC roots) * GOGC / 100

以 Go 1.18 之前的版本为例,当GOGC=100(默认值)时,如果某一次GC后的live heap为10M,那么下一次GC开启的目标堆heap size为20M,即在两次GC之间,应用程序可以分配10M的新堆对象。

可以说 GOGC 控制着GC的运行频率。当GOGC值设置的较小时,GC运行的就频繁一些,参与GC工作的cpu的比重就多一些;当GOGC的值设置的较大时,GC运行的就不那么频繁,相应的参与GC工作的cpu的比重就小一些,但要承担内存分配接近资源上限的风险。

上面这个触发阈值的叫做 pacer 算法,它有个问题,比如已用内存 400M,机器最大内存 500M,那么到 800M 才会触发 GC,此时已经 OOM 了。

Go 1.19 在 runtime/debug 包中添加了一个名为 setMemoryLimit 的函数以及 GOMEMLIMIT 环境变量,可以指定到达多少内存后触发GC,避免上述问题。

Go 1.20 可以通过 arena 包手动分配和回收内存,不走 GC。

参考

逃出黑洞的光线 - 那位大神讲解一下golang gc机制

luoziyun - Go语言GC实现原理及源码分析

lizhihua - golang gc 简明过程(基于go 1.14)

惜暮 - golang垃圾回收浅析

dillanzhou - golang gc实现分析(go1.14.4)

欧长坤 - Go GC 20 问

KevinYan11 - 白话Go的垃圾回收原理

恰饭民工 - Golang垃圾回收简明教程3--插入删除写屏障机制

draveness - 7.2 垃圾收集器

数据小冰 - 2万字深入分析GC源码和实现原理

tonybai - 万字长文告诉你Go 1.19中值得关注的几个变化

薯条的编程修养 - Golang GC 从原理到优化

luozhiyun - 聊聊两个Go即将过时的GC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