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杂碎记 #6

Open
UniqueClouds opened this issue Sep 24, 2022 · 4 comments
Open

杂碎记 #6

UniqueClouds opened this issue Sep 24, 2022 · 4 comments
Labels

Comments

@UniqueClouds
Copy link
Owner

最近翻木遥博客,受益匪浅。
把一些杂碎的想法收集到这个issue上面吧

@UniqueClouds
Copy link
Owner Author

我只能赞许那些一边哭泣一边追求着的人
Sunday, December 31st, 2017 9:30pm

我们每天都在被信息洪流所冲刷着。但几乎所有这些头条、十万加、长微博,所讨论的问题都具有同样的特征:关于观念而非数据,定性而非定量,故事性凌驾于技术性之上。我称这类问题为「出租车问题」,因为它们基本上就是你在北京出租车上会跟司机聊到的那些问题。你们可以滔滔不绝地聊上很久,旁征博引,多层次多角度深入交换意见,仿佛给彼此上了非常生动的一课,但下车后并没有得到任何长进。

@UniqueClouds
Copy link
Owner Author

刚才看到另一位推友说到唐德刚的历史三峡,我今天看新闻时也想到了这个。

永远无法走完的三峡。

我甚至想起胡锡进,他在十年前高风亮节的时候说新的进步正在稳固成型。不管是天真盲目还是愚蠢,不管他今天圆得过来圆不过来,他那一刻的欣慰和乐观是真心的。

但最终还是又一道弯,看不到头的三峡。

— 木遥 (@farmostwood) October 22, 2022
<script async src="https://platform.twitter.com/widgets.js" charset="utf-8"></script>

@UniqueClouds
Copy link
Owner Author

朋友又跟我提起了这篇文章
我决定以后每年秋天都重新发一遍

==========================

前几天无意中发现,跟最好的朋友认识整整七年了。

七年听起来不长,其实很长。好的友谊总是这样,在刹那里给你永恒的错觉,仿佛了解彼此一生一切隐秘,但其实不过是电光石火之间的交汇。倾盖如故。

友谊是无法期待的。它需要不同寻常的信任,也需要命运配合,让两人的境遇、观念、对自己的理解、对彼此的认知、对距离的默契感,都没有随着时间的漂流走上岔路。七年是物换星移的尺度,世界慷慨翻覆,人还在不远的地方,仿佛初识,是奇迹了。

你身边永远有人来了又走,而你绝少听到一段关系终结的声响。这和恋爱不同。恋爱的结束如同树枝在风雪里崩折,而友谊的退场更像是花瓣沉入水底,你甚至注意不到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恋爱是赤手搏龙象,很难,但你知道它难。你知道那是如露如电的浮图倒影,有太多因素无法为自己左右,而对方跟你一样挑剔、审慎、狐疑、在安全感和黑色的欲望之间进退两难。你知道一切都有可能——也真的会——顷刻崩塌。

但友谊,至少在理论上,是不排他的,是无私的,是默认仿佛可以持续很久的。于是它的消逝就更本质,更无可奈何,更让你触碰到生活沉默厚实的牢墙和迷雾。

一切能穿透它而留下来的东西都是珍贵的,像灯一样。

你只能非常非常感激。

@UniqueClouds
Copy link
Owner Author

周日 Latour 去世了。

对每个接触过 Latour 的著作的人来说,第一次阅读他都是一次洗礼。不管你是不是服膺他的理论——我在一开始非常不服气,后来也始终带着疑虑——你都不能不承认他在根本上动摇了你以为你已经作为不言自明的真理所接受下来的那些关于科学研究的观念。

简单地说,Latour 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提醒人们:科学研究是一种人类实践。并且,像一切别的人类实践一样,它可以被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视角来审视。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但关于科学研究的实践本身的研究则可以也应当成为社会学田野调查的对象。

Latour 最著名的早期工作之一是他在美国著名的 Salk 研究所的研究。Salk 研究所是美国生物医学研究重镇,里面的研究人员高居科研殿堂的顶峰,宛如古罗马身着白袍的元老。而 Latour 对这里的科研活动的描述则完全是一部民族志,把科学工作者在视角中降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丛林里的土著的地位。他一遍遍地问:在什么意义上,「科学研究」——或者它具体而微的版本:移液、培养、记录、整理数据、发表选择性的报告、说服同行、申请基金、获取声誉——是「科学」的?它和别的人类活动甚至别的灵长类动物的活动的区别在哪里?一个西方的人类学家在非洲可以津津乐道地研究丛林中的巫术,但当他们回到纽约后,却只会研究地铁隧道墙上的涂鸦。拉图尔精辟地问:你为什么不去研究地铁的调度室?是不是仅仅因为它在技术上更高级,就获得了审视上的某种豁免?

最终,他做出了著名的断言:实验室里的科学研究,和别的所有人类文化现象一样,只不过是一个社会建构的产物。

你很容易想到科学界对此的愤怒和不屑。在一场著名的论战里,同时是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 Alan Sokal 阴阳怪气地说:如果 Latour 觉得物理学只是一种「社会习俗」,他咋不从21层楼的窗户上跳出去试试呢?

事实上 Latour 并不是一个反科学主义者。恰恰相反,他后半生始终在不懈地回答如何让社会更好地接纳科学理论的问题。他不断试图解释:你只有把科学研究祛魅,把科学实践还原到人类朴素的知识建构体系之中,把科学家的工作方式透明化,你才能更有力地说服大众。——问题在于,这是两面不讨好的事。大部分科学家并不关心如此 meta 的问题,他们有自己研究中的日常困难需要全力以赴去对付。而那些真正相信地球是平的或者从21层的窗户上跳下去也没事的人也不会觉得阅读 Latour 对自己有任何帮助。你告诉他们科学是神圣完美的,他们固然不会信服,你告诉他们科学研究的背后充满着争议、妥协和政治,他们只会更加觉得自己是对的。

但 Latour 的工作,或者说他开辟的道路,仍然是有意义的,而且在今天尤其如此。

我不止一次在读到 Latour 的时候想,针对科学研究的民族志调查不是太过分了,而是太匮乏了。科学共同体诚然是小众的象牙塔,但内部纷繁复杂壁垒森严,生化环材和数学物理之间的隔绝犹如天堑,更不用说一日千里的现代计算领域。一旦你接受了「科学研究本身是一种人类社会活动」这个认知,你就会立刻意识到,所有这些万花筒一般的科学实践是多大的一个宝藏。数学里范畴论和构造主义的兴起,物理学中最小作用量原理的诞生,人工智能领域里符号计算学派和神经网络学派的争斗,它们都不是简单的仿佛吹去尘土露出珍珠一般的「新的科学发现」,它们是最好的例子,说明科学进程中人的视角,或者用 Latour 的话说,作为信仰、口头传统和文化的实践的重要性。

遗憾在于,这里面有些故事在学术界以外被讲述过,大部分并没有。一个人类学家可以饶有兴味地观察灵长类如何生火,但理解为什么哈密尔顿作用量如此重要并不是一个社会学家可以轻而易举完成的任务。

三十年前,Latour 断言说:我们从来都不是现代的。他的意思是说:人们自以为进入现代,其标志是人们把社会与自然分开,就像把文科和理科分开一样。但两者从未真正分离过。

三十年后,一方面,社会议题和技术问题的彼此交织更深刻了,在两者之间的任何人为划分都显得更加徒劳。另一方面,这两个世界之间的知识壁垒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人人都知道芯片在社会层面有多重要(并且人人都忍不住就此发言),但即使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群体中也没有多少人真的理解芯片究竟如何工作,芯片工业又如何运转,它远远超出了人类日常理性的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的公共讨论就算不是虚伪的,也通常是浮光掠影隔靴搔痒。别的正在每个层面上深刻影响世界的领域——气候变化、疫苗、人工智能、自媒体和基于隐私的数据挖掘——也是如此。

Latour 生前写的最后一本书的主题是关于疫情中的 lockdown。仿佛是命运有意的安排,让他在临终前看到了关乎他一生学术视野的如此切题的一个案例。

他逝世了,但他提出的问题恰逢其时。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Labels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1 particip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