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存档:十五期班会上的发言稿 #11

Open
UniqueClouds opened this issue Jun 5, 2023 · 0 comments
Open

存档:十五期班会上的发言稿 #11

UniqueClouds opened this issue Jun 5, 2023 · 0 comments

Comments

@UniqueClouds
Copy link
Owner

十五期班会讲稿

文化中国13期学员 陈云奇

大家好,我今天来分享一些抽象的文中生活指南,大部分是我的愚见和偏见,请大家辩证地听取,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帮助。

1. 从分科化回归到人文教育

在现代大学体系下,分科化专业化成为常态,特别在理工科话语权占据主流的浙大,我们从入学以来就受困于要选什么专业,专业的发展路径,未来前景,等等。仿佛专业是一切的解,而我们成为了被专业定义和限制的人,追求和攀比绩点,在单一的向度上前行。
在文中,专业不再是唯一的向度。从面试开始,我们就在尝试让大家剥离开学科专业,看看除此之外你本身还有什么。文中很自然是个跨学科、跨专业的交流的地方,是回归对人本身的关心和发现的地方。
在此,我要提出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进入文中的各位想必都是有想法有个性,觉得自己有那么点与众不同的人。每个人都想必听过一句话或类似的话:“成为你自己。”
然而,成为你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在叮嘱我们“不要成为别人”吗?因为与人雷同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吗?或者,这句格言是在呼唤我们特立独行,依照自己独特的想法来生活吗?可是“自己独特的想法”又从何而来呢?我们如何获得自己的独特性?特别是在文中,当你遇到那么多优秀的师长与同侪时,你该如何保持清醒,不迷失自卑,明晰自己的定位?
这可能会是你在文中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

2. 公共性

进入文中,一部分可能已经或者在将来产生私人性质的朋友关系,但也许有一部分不会;有可能交到一批知己好友,但也可能不会。可能会是志同道合的,也可能会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这都是在文中的常态,我们曾绘制过文中某期的政治光谱图。「公」与「私」的纠缠是在文中脱离不开的一件事,个人性与公共性是不排斥的,但也许私人性就不再是可公开讨论的了。
无论如何,我觉得在文中的场域中应该有这样的自觉: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具有一定的公共性的。
组织活动也好,建的各种兴趣打卡群也好,不应该仅仅是私下小圈子的行为,还应是具备开放性的,是可以让其他人加入参与的。我们是自由而平等的一群人在公平的条件下进行合作,基于公认的共识,为了一些共同的目标而互动。
共识如何形成?我不会幻想一进入文中这些共识就默认存在了,它需要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与碰撞,从文本、时事、生活中的融汇中,在此之上促进大家形成交叠的共识,扩充彼此的视角(vision),才得以形成杜维明先生所说的“信赖社群”。
我也不奢求某一套价值成为覆盖所有人的价值,文中从来不是单中心制,也不希望仅有一个人或者一种人占据中心,我们每期都会有不同的圈层,形成不同的漩涡——一个多中心的文中。作为一名文中人来说,绝对不能局限在一个漩涡中,你应该成为诸多集合的交集。
当然,文中通过它的课程设置,也许提供了一套弱预设的整全性价值,但是在价值多元成为现实的当下,你有权利去选择和思考属于你自己的那套整全性价值。
基于文本(或者说语境)的对话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无法单单依靠自己来构成自我,形成有意义的独特性标准。自我的理想是在对话关系中塑造的,在文中,也许我们都会经历持续不断的批判性的自省,才得以真正察知自我的追求。如果你在文中生活得太过舒服,那么你可能要警惕一些了,你可能还只是浮于表面地在文中;如果你在文中生活得太不舒服,那也许你需要适当疏离一段时间整理好自己的生活和思绪
在这里,我有几点建议。

  1. 尝试打开自己的心房,多与他人交流相处,敢于提问,再学会提问;
  2. 打破自我的壁垒和局限,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
  3. 多读书(各种方向的书)沉淀和深化自我的思考。

另外,还请大家意识到一点,身处国内的我们正处在信息洼地,如若不主动去获取信息,我们的信息获取是相当相当闭塞的,所以一定要多利用各种工具,及时跟进各方面的信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3. 行动

做某些事意味着对事物的既存秩序产生一种影响。不论这个影响有多小,它却产生一有用的差异。每个人可经由“做某些事”,经由积极涉入世界的事物之中,而对此世界施展一些影响。当这类行动累积充分,世界的方向就注定要改变。
文中绝不止步于玄谈,绝不是一个任人傲娇封闭的象牙塔,我们所学习的古奥的语言、崇高的经典与优雅的艺术不是拿来当做高级的娱乐消遣行为的——否则文中不过是高级版的抖音罢了。请警惕在文中自觉或不自觉的新消费主义。请记住,无论我们的想法如何,在文中,学习的本质是生命的修行,需要我们勇于自省、敢于放弃、猛于行动。我们需要的是实践性的思想,是能够将在文中所学所得应用到实践上的自信与胆气。
因有价值的向往,方有追求实践的热情。在文中,你们的才能是彼此的共同财产,依托于这些才能和文中给予的资源,你们将有很大的实践与行动的空间,大的如招生、年会、访学、非洲季,小的如文中说、篁竹饴谈、经典会读、邪典会读,除此之外,你所关心的议题,女性、技术、环保、县中、非洲、NGO、宗教,等等,你也能借助文中的场域伸展你的触手。
也切记,行动的目的是为己,不是为了满足或者应付上面的任务,如果觉得没必要做,请直言,很多事情其实也是可以不做的。

4. 通向矛盾与怀疑之路——宽容

理想主义者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脚踏实地者必须要面对现实中的重重问题。而文中不同人的特质不同,有人果敢、决断,有人敏感、审慎,不同性格的人在一起相处做事常常会有摩擦生成。
这种摩擦可能影响某场活动的举办,可能影响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可能影响一个人对于文中的态度,可能影响一个人的自我判断。这都是在文中发生过的事情。毕竟在我们这个年级,没有人能像周老师那么如此包容和宽容。
但是,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社会是生来就比较宽容的,宽容一定是通过学习而来。
疏远、指责、批评,私下吐槽和抱怨,这些都是容易的事情,如何能做到包容,尊重,做到既坚持信念又自我怀疑的精神,这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我们期待着身边都是这样的人:平等尊重他人,善于理性对话,在公共事务中能超越私己的利益与偏见、积极参与公共协商,必要的时候还能为公益而牺牲和奉献……但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样优秀的人又如何易得,我们无法要求别人,而只能从自己出发,让自己尽量做到这点。
除此之外,面对嘉宾、老师,乃至不同的文中校友,你的期望也可能会落空,会发现他们和你的预期如此不同,矛盾和怀疑是很容易自然而然地生成的。
但请不要抱着文中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理想之地,它不是让你脱离现实,而是让你在有兜底的前提下更真实地体会社会与现实的。

4. 不要想,而要看

文化中国是很难抽象的,文中不是目的,亦非结果,文中是个过程,你们的文中当从你们自己开始去建构。
我想很坦诚地说一句,文中在某些方面注定会让你们失望。它自身也在经历转型,因此更需要你们的参与和建构。
从招生开始,各类活动,约谈,结业典礼以及刚刚我们的分享,都提供了不同的对于文中的认识给你们。对你们来说,这都是间接性的信息,都是预设。那么,你自己的文中呢?你们就那么简单地听从了我们给你的预设了吗?
我想告诫大家,请从此刻开始,请你们在听了那么多预设后摆脱这些种种预设,不要再多想,不要过多地拿现实中的与想象中的对照,文中是个流动的存在,请你亲自进来,去直接地看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去行动,去对话,请你形成自己对文中的认知。
所以,请先不要过多地下价值判断和好坏比较,文中的各类活动,还请先积极地参与进来。
谢谢大家,感谢大家愿意听我这番啰嗦,希望能给你带来一点帮助。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1 particip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