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fix(/mittrchina/breaking): TypeError: Cannot read properties of null (reading 'content') #17855

Merged
merged 4 commits into from
Dec 11, 2024

Conversation

defp
Copy link
Contributor

@defp defp commented Dec 10, 2024

Involved Issue / 该 PR 相关 Issue

Example for the Proposed Route(s) / 路由地址示例

/mittrchina/breaking

New RSS Route Checklist / 新 RSS 路由检查表

  • New Route / 新的路由
  • Anti-bot or rate limit / 反爬/频率限制
    • If yes, do your code reflect this sign? / 如果有, 是否有对应的措施?
  • Date and time / 日期和时间
    • Parsed / 可以解析
    • Correct time zone / 时区正确
  • New package added / 添加了新的包
  • Puppeteer

Note / 说明

@github-actions github-actions bot added Route Auto: Route Test Complete Auto route test has finished on given PR labels Dec 10, 2024
Copy link
Contributor

Successfully generated as following:

http://localhost:1200/mittrchina/breaking - Success ✔️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ss xmlns:atom="http://www.w3.org/2005/Atom" version="2.0">
  <channel>
    <title>MIT 科技评论 - 快讯</title>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breaking</link>
    <atom:link href="http://localhost:1200/mittrchina/breaking" rel="self" type="application/rss+xml"></atom:link>
    <description>MIT 科技评论 - 快讯 - Powered by RSSHub</description>
    <generator>RSSHub</generator>
    <webMaster>[email protected] (RSSHub)</webMaster>
    <language>en</language>
    <lastBuildDate>Tue, 10 Dec 2024 11:02:36 GMT</lastBuildDate>
    <ttl>5</ttl>
    <item>
      <title>科学家开发新型半导体激光器</title>
      <description>&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中国最强火箭+最重卫星,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时隔两年半复飞圆满成功。&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北京时间 12 月 27 日晚上 8 点 46 分,中国运载能力最强火箭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火箭升空 2000 多秒后,二级火箭与搭载卫星成功分离,卫星进入预定轨道,火箭发射任务完满成功。中国航天也以一记最重磅发射为 2019 年宇航任务完美收官。&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81340527612554.jpg&quot; alt=&quot;“胖5”归来,中国最强火箭成功发射,即将开启中国航天黄金时代&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火箭点火升空(来源:航天科技集团/宿东)&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此次发射的实践二十号卫星是地球同步轨道新技术验证卫星,卫星重量达到 8吨,成为我国最重的一颗卫星。该卫星将实施多项新技术验证工作,并开展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广播业务。&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作为此次发射任务的关注焦点,长针 5 号火箭是中国推力最大、运载能力最强的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 25 吨,足以比肩世界范围内最著名的几款重型运载火箭,如 SpaceX 的猎鹰 9、欧洲的阿里安 5 等。&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如今中国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和其他深空探索任务不断推进,急需一枚超强载重能力的运载火箭。&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81340530207193.jpg&quot; alt=&quot;“胖5”归来,中国最强火箭成功发射,即将开启中国航天黄金时代&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垂直转运(来源:航天科技集团/史啸)&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16 年 11 月,长征五号在首次发射任务中获得成功,但在 2017 年 7 月的第二次发射过程中,一级火箭故障直接导致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最终任务失败,这一结果也让长征五号这款年轻火箭的前途蒙上了阴影。&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也正因此,此次长征五号复飞,其成败也将直接影响多个重大航天项目的进度,甚至是长征五号火箭本身的命运也与发射结果息息相关。&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随着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等待已久的探月工程、中国载人空间站,以及中国首次火星探测计划都将有望在 2020 年迎来重大突破。&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中国航天史最强火箭&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关键的运载能力、起飞质量、芯级火箭直径等方面,长征五号都是中国航天领域当之无愧的最强火箭。&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起飞质量约为 878 吨,采用二级半构型。火箭总长约 57 米,立起来的状态下高度相当于 20 层楼高。&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中间的芯级火箭直径达到 5 米,这也是过往中国火箭当中直径最大的一型火箭,被亲切地称为“胖5”。&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81340533144953.jpg&quot; alt=&quot;“胖5”归来,中国最强火箭成功发射,即将开启中国航天黄金时代&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垂直转运(来源:航天科技集团/史啸)&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长征五号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个头大、力气大,所以大家都叫它“大火箭”。其实,“长五”火箭也被称为“冰箭”,这缘于“长五”火箭“肚子”里满满的深低温燃料。&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由于使用液氢液氧推进剂,其中液氢的温度达 -253℃,液氧的温度可达 -183℃,已经达到了温度的极限。&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而这个“庞然大物” 90% 以上的重量都是液氢液氧燃料。看来,“长五”火箭果真是一型名副其实的“冰箭”。&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为何要把长五打造成“冰箭”呢?首先是环保,更重要的是运载能力大。&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包括长征二号、三号、四号在内采用的多是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推进剂,这类火箭因燃烧后会产生剧毒而被戏称为“毒箭”,同时发射成本也并不占优势。过去几十年里,这些“毒箭”一直被使用的原因,就是因为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目前这种火箭型号正在被中国和俄罗斯逐渐淘汰和替换。&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而在长征五号火箭上,液氢液氧燃烧后产生的是水,无毒无污染。更重要的是,液氢液氧燃烧产生的运载能力堪称巨大。也因此,“长五”火箭被称为“大力士”,捆上助推器后,长征五号火箭的低轨道运载能力达到 23 吨,足以将 10 辆中大型 SUV 送上低地球轨道。&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这意味着火箭的运载能力已经可以比肩猎鹰 9、宇宙神 5 号等著名的运载火箭,在数字上已经是中国其他现役火箭最大运载能力的 2.5 倍左右。&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强大的运载能力来自于火箭发动机组合。&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长征五号一级火箭下面配备 2 台地面推力 50 吨级的 YF-77 氢氧发动机。这是我国目前研制的推力最大的氢氧火箭发动机,与中国此前的氢氧发动机相比,推力提高了近 9 倍,整体水平与国际接轨。&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同时芯级火箭四周还捆绑了 4 个直径都为 3.35 米的助推器,每个助推器分别配备 2 台地面推力达到 120 吨级的 YF-100 液氧煤油发动机,共可产生 960 吨的起飞推力。&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据了解,120 吨液氧煤油发动机,是目前我国推力最大的火箭发动机。&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火箭起飞时,芯级火箭和助推器上的 10 台发动机同时点火,起飞推力达 1060 吨,这也是我国异型发动机起飞技术的重大突破。&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十年磨一“箭”&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中国航天经过 60 年的发展,在关键的火箭领域,“长征”家族已经逐渐发展成熟,跻身世界一线行列。&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而到 21 世纪,世界主要航天强国均推出了新一代运载火箭,如美国的宇宙神 5 、 德尔塔 4 ,欧洲的阿里安 5 等,以及近几年最为风光的 SpaceX 的猎鹰9、重型猎鹰火箭。&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这些重型火箭的运载能力远超普通中小型火箭,在重大的航天任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相比之下,中国运载火箭在运载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火箭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而随着中国载人航天任务、探月工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大型任务逐渐开展,提高火箭运载能力、全面提升运载火箭的技术水平成为关键一环。&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06 年,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正式获得国家航天局立项,进入工程研制阶段。作为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第一个立项研制的火箭型号,是为满足航天发展对大运载能力日益迫切的需求,它以大幅提升中国进入空间的能力为目标,是中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支撑和显著标志之一。&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正式立项的 10 年后,长征五号作为极具战略意义的一型终于出现在了海南文昌发射场。&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16 年 11 月3日 20 时 43 分,长征五号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 30 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成功。&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从长征五号对后续航天任务的支持作用看来,3 年前的那次首飞成功的意义不亚于此前任何一次大型火箭成功发射。&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当时认为,长征五号成功首飞意味着中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中国也将因此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但后续的发射结果表明,这款关键的火箭并没有以最理想的情况发展,毕竟火箭的可靠性要经过多次发射才能真正被验证。&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17 年 7 月 2 日,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实施发射,火箭飞行至 346 秒时突发故障,最终未能将荷载送入预定轨道,任务失败。&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后来披露的资料显示,根据分析仿真计算及地面试验结果,长征五号故障原因为芯一级液氢液氧发动机一分机涡轮排气装置在复杂力热环境下,局部结构发生异常,发动机推力瞬时大幅下降,致使发射任务失利。&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各项任务一度高歌猛进的过程中,2017 年的那次发射失败直接导致空间站、探月计划任务时间表不得不向后推迟。&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2020年:中国航天黄金时代&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把时钟拨回到 3 年前,在长五已经成功首飞的大背景下,除了长五的第二次发射任务被提上日程,登月任务嫦娥五号的采样返回、发射我国的空间站核心舱都给出了乐观的计划:分别在 2017、2018 年进行。&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长征五号第二次发射失利,让这两个原本顺利推进的项目再一次被卡在了关键的发射环节。&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与此同时,每 26 个月才开启一次的火星探测时间窗口将在明年中到来,在 2020 年这个关键时间点,中国将要进行首个自主火星探测任务。而这同样需要重量级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参与。&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火星计划&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中国在火星探索上的首次尝试是在 2011 年,当年中国与俄罗斯、欧洲在火星探索领域开展了国际性合作,中国开发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搭载在俄罗斯的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当中,计划一同前往火星,进行环绕探测任务。&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当时由于时间紧张、资金有限、没有经验等诸多制约因素,中国才选择将“萤火一号”搭载在俄罗斯火箭上发射,避免了一系列的技术问题。&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与此同时,由于火星距离地球遥远,当时中国自有的深空测控网无法完成对“萤火一号”的测控,因此在测控方面也与俄罗斯和欧洲航天局合作完成。&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但遗憾的是,由于后续俄方的探测器在与火箭分离后未能成功变轨,“萤火一号”和福布斯-土壤探测器最终未能脱离地球轨道,于次年1月在太平洋坠毁。&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中国自己的火星探测计划正式启动于 2016 年,而 2020 年的时间窗口将是进行探测任务的绝佳时间点。从位置和距离来看,每隔 26 个月的时间,火星就会有一次距离地球最近的机会,这也就成为了火星探测的时间窗口,时间约为一个月。因此,错过了一个时间窗口就需要再等上两年多的时间。&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中国火星探测计划原计划分为“绕”“落”“巡”“回”四个阶段。“萤火一号”来完成“绕”步任务,“萤火二号”来完成“落”步任务。&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萤火一号”未能成功前往火星的情况下,“萤火二号”就直接承担了“绕”“落”“巡”三个步骤的任务,因此“萤火二号”火星探测器包括了轨道器、着陆器、巡视器三个部分。且在运载器上,中国也将选择国产的火箭——长征五号。&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今年 11 月,在位于河北怀来的地外天体着陆综合试验场,中国火星探测任务首次公开亮相,同时现场成功进行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该试验模拟了着陆器在火星环境下悬停、避障、缓速下降的过程。这是中国火星探测任务首次公开亮相。&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中国火星探测任务计划在 2020 年 7 月发射火星探测器,预计经过 10 个月的飞行,2021 年到达火星,着陆火星表面并进行巡视探测。&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火箭直接将探测器发射至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与运载火箭分离后,经过中途修正,在近火点附近实施制动,实现火星捕获,进入周期约 10 个火星日的环火椭圆轨道,再择机实施轨道机动,进入周期约 2 个火星日的椭圆停泊轨道,完成着陆区预先探测和着陆点调整后,择机释放着陆巡视器。环绕器随即进行轨道调整,进入中继通信轨道。&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后,进入火星大气,通过气动外形、降落伞、反推发动机等多级减速和着陆腿缓冲,软着陆于火星表面。火星车与承载平台分离,在火星表面开展巡视科学探测。&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任务起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截至目前共实施了 44 次活动,其中美国和苏联/俄罗斯进行了绝大多数的探测任务。探测方式主要包括“绕”“落”“巡”三种。但在一次任务中就完成环绕火星飞行、火星软着陆以及火星表面巡视,这在世界航天史上确实是绝无仅有的。&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目前,除了中国计划在明年发射火星探测器,美国、欧洲空间局、印度等也都计划利用这一时间窗口进行火星探测任务。&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俄罗斯、欧空局各自成功实现火星环绕,但多次尝试着陆都未获成功,目前双方正合作实施火星着陆巡视任务,计划于 2020 年发射。美国则计划在 2020 年向火星发射一辆火星车,目前该火星车正在装配当中。&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探月工程&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03 年,中国探月工程(也称嫦娥工程)正式开启,并将其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2007 年开始,我国先后发射了嫦娥一号、二号,完成了绕月飞行以及月球硬着陆。对月球进行了全方面的探测。&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81340534925738.jpg&quot; alt=&quot;“胖5”归来,中国最强火箭成功发射,即将开启中国航天黄金时代&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最初探月工程计划2017年发射嫦娥五号&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07 年到 2013 年间,探月计划的一期工程(绕)、二期工程(落)相继完成,前后共有四台月球探测器被送往月球,包括进行月球环绕和着陆、巡视。&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嫦娥三号探测器于 2013 年 12 月到达月球,开展了月面巡视勘察,获得了大量工程和科学数据。如今,嫦娥三号着陆器仍在工作,这也让它成为月球表面工作时间最长的人造航天器。&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完成了“绕”“落”之后,下一步就是进行难度更大的“回”,也就是探月计划的三期工程:发射月球自动采样返回器,降落到月球表面后,机械手将采集月球土壤和岩石样品送上返回器,返回器再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相比此前的探月任务,承担这一任务的嫦娥五号不仅要实现环绕、软着陆,还需要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后,从月球表面起飞,与月球轨道上的轨道器对接后再返回地球。而上一次完成如此复杂探月任务的,已经是 40 多年前进行的著名的“阿波罗计划”。&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需要承担绕、落、采、回的嫦娥五号包括了轨道器、返回器、上升器和着陆器,让整个嫦娥五号探测器重量达到了 8.2 吨。&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将这个 8.2 吨的大块头送上月球,自然也需要一支重量级的火箭。&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此前嫦娥五号计划在 2017 年进行,而长征五号第二次任务失败让嫦娥五号只能无奈在地面上继续等待。&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目前嫦娥五号计划在 2020 年初正式启动,前往月球并收集表面的岩石、土壤返回地球,若任务顺利,这也将成为 1976 年以来人类又一次将月球样本带回地球。&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空间站计划&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中国的载人空间站工程正式启动于 2010 年,最终目标是在低地球轨道建设一个常驻的大型空间站。&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作为空间站计划的早期阶段,中国分别在 2011 年和 2016 年发射了试验型空间站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与这两者相比,将要正式投入使用、供宇航员常驻的天宫空间站的块头当然更大,它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I和“梦天”实验舱II,采用对称T形构型,空间站本体设计达 60 多吨。&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81340536937182.jpg&quot; alt=&quot;“胖5”归来,中国最强火箭成功发射,即将开启中国航天黄金时代&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gt;&lt;br&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整个空间站额定乘员 3 人,乘员轮换期间短期可达 6 人,具备 10 多吨载荷设备的安装和支持能力。在轨运行期间,计划由神舟载人飞船提供乘员运输,由天舟货运飞船提供补给支持。&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由于“天和”“问天”和“梦天”的单个重量都超过了20吨,因此只有具备了 20 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能力将空间站“搬上轨道”;此外空间站在运行期间也需要大运载能力的货运飞船来回运输大量物资。&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而在长征五号之前,中国的火箭运载能力只有 10 吨左右。因此“胖5”火箭能否投入使用就直接决定了空间站的建设任务能否顺利推进。&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根据目前计划,中国计划在 2021 年发射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承担发射任务的自然是成功复飞的长征五号火箭,而最终将空间站组建完成的时间则在 2021 年至 2023 年之间。&lt;/p&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7</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7</guid>
      <pubDate>Sat, 28 Dec 2019 13:43:08 GMT</pubDate>
      <author>麻省理工科技评论</author>
      <enclosure url="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81342160051789.jpg" type="image/jpg"></enclosure>
    </item>
    <item>
      <title>Databricks利用合成数据简化AI代理</title>
      <description>&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19 年最流行的饮食方式是什么?谷歌的 2019 年度热搜榜给出了结论,那就是间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也许很多国人对这个概念还一脸茫然,但从推特 CEO Jack Dorsey 这样的硅谷高管,到 Jennifer Aniston 这样的好莱坞明星,“间歇性禁食”已经成为流行时尚。更为引人关注的是,除了这些知名人士,科研圈亦有人在身体力行。&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老龄化研究所(NIA)研究员 Mark P. Mattson 可谓学术界进行间歇性禁食的带头大哥。他不仅对此身体力行了 30 多年,还在这方面进行了 20 年的学术研究。&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81320531637730.jpg&quot; alt=&quot;登上年度热搜榜的减肥方法!《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今发文阐述利弊&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禁食期间,可以喝水、咖啡或茶。(来源:medscape.com)&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何为间歇性饮食?&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这个概念并不明晰,其本质是定期隔一段时间才摄入极其少量的食物,禁食期间,可以喝水、咖啡或茶;主要有 3 种模式。&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其一,5:2 模式——即正常进食五天,轻断食两天。轻断食指当天的热量摄入控制在 500 大卡到 600 大卡。该模式的流行始于 2012 年 BBC 的电视节目,其身体力行者有漫威电影《奇异博士》的主演 Benedict Cumberbatch。&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其二,16:8 模式——即一天中 8 小时进食、16 小时禁食。Mattson 教授便是如此:他不吃早饭,而是到中午才吃上第一顿饭,并在晚上 8 点前结束一天的进食。《老友记》里瑞秋扮演者 Jennifer Aniston 和金刚狼的扮演者 Hugh Jackman 亦奉行该模式。&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其三,24 小时断食——即每周或每月中,选择一天不摄取任何热量。&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也有更极端的做法。Jack Dorsey 将其进食时间限制在下午 6:30 到晚上 9 点之间,其他时间均禁食。他声称如此可更好地集中注意力。&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就在 2019 年 12 月 26 日,Mattson 作为通讯作者在医学权威期刊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综述《间歇性禁食对健康、衰老和疾病的影响》,详述了间歇性禁食与代谢转换、人体寿命和健康的关系。&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据媒体报道,这篇综述系应《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邀请而撰写,因为许多人在向医生咨询间歇性禁食是否能帮助他们减肥或缓解某些症状,而许多医生对此并不了解。&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Mattson是何方神圣?&lt;/span&gt;&lt;/h1&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81320533854121.jpg&quot; alt=&quot;登上年度热搜榜的减肥方法!《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今发文阐述利弊&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老龄化研究所(NIA)研究员Mark P. Mattson(来源:Wiki)&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Mattson 并非学术界无名小卒,他同时还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兼职教授。&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他于 1957 年出生于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在爱荷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从事发育神经生物学的博士后研究。随后加入美国肯塔基大学桑德斯—布朗老年研究中心,从事神经元可塑性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2000 年,他成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老龄化研究所神经科学实验室的负责人,并成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科学系的教授。&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Mattson 也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科学家,他曾经获得美国大都会人寿基金会奖和阿兹海默氏病协会最高奖。他的研究集中在与年龄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的神经元功能障碍和死亡相关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并致力于确定环境和遗传因素。他是世界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神经科学家之一,其 h 指数超过 205,即他发表的文章中有205篇均被引用了至少 205 次。这个指标说明,Mattson 是其研究领域的顶尖科学家&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福布斯》报道提到了 Mattson 为何身体力行间歇性禁食。那是 1980 年代初,他还在爱荷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每当他吃完早餐骑车去实验室时,就会发生胃酸反流。于是为了避免胃酸反流,他就开始不吃早餐。&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他很快发现,不吃早餐后,他再也没有发生过胃酸反流。他也没想到,这个举动成了其后来沉迷于间歇性禁食研究的开端。&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据《纽约时报》报道,数十年来,他从未吃过早餐。多年来他执行着一种特殊形式的禁食:不吃午饭,午后跑步,然后在从下午开始的 6 小时内摄入每日需要的所有热量(约 2000 大卡)。&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他以自身经历和研究得出结论,称间歇性禁食可能是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按照 Mattson 的观点,人类非常适合这种饮食方式。其理论依据是,在农业出现之前,也就是 1 万年前,人类根本没有现成的早餐存在,那么我们的祖先并非每日三餐正常供应。所以间歇性禁食在人类大部分时间里才是常态,尤其是对于狩猎-采集者更是如此。&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关键是代谢转换&lt;/span&gt;&lt;/h1&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81320535204437.jpg&quot; alt=&quot;登上年度热搜榜的减肥方法!《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今发文阐述利弊&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间歇性禁食的代谢适应。(来源:《新英格兰医学杂志》)&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代谢转换是 Mattson 关注的重点。&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众所周知,葡萄糖和脂肪酸是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当我们完成进食的时候,葡萄糖可以快速为人体供给能量,脂肪则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到脂肪组织中。禁食期间,甘油三酯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肝脏将脂肪酸转化为酮体,后者则是禁食期间许多组织尤其是大脑的能量主要来源。&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身体在禁食一段时间后就会开始燃烧脂肪,另外在夜间不再进食的话也会消耗脂肪。&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酮体是细胞和器官功能的重要信号分子,可调节衰老和健康有关的蛋白质和分子的活性。禁食期间,代谢的周期性转换不仅提供了细胞必需的酮,而且引发了全身系统和细胞的反应,后者有助于精神和身体机能的增强。&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进食的时候,人体血液中酮体含量很低,但在禁食后 8 小时到 12 小时后开始攀升,到 24 小时可高达 2 ~ 5 毫摩尔水平。&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间歇性禁食期间,如果平均每天能减少 500 大卡到 700 大卡的话,血液中酮体水平就会提升。由消耗葡萄糖转换为消耗酮体,代谢会更灵活,能量效率也更高。&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这篇综述认为,间歇性禁食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代谢转换,而代谢模式的改变可以改善血糖调节、血压和心率,提升耐力训练功效以及减少腹部脂肪。&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一系列动物和人体试验表明,禁食和进食交替可维持细胞健康,这可能是人体适应食物短缺的一种进化机制。&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这篇《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综述中提到,动物和人类的实验研究均表明,间歇性禁食不仅仅有减少自由基产生或减轻体重的效果,还能引发细胞的进化适应的反应,如改善葡萄糖调节,增加抗应激能力以及抑制炎症。&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也就是说,间歇性禁食的效果并不等同于减肥。&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有众多的科学实验依据&lt;/span&gt;&lt;/h1&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81320536712836.jpg&quot; alt=&quot;登上年度热搜榜的减肥方法!《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今发文阐述利弊&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来源:Shutterstock.com)&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早期的间歇性禁食研究中,啮齿类动物延寿效果显著。早在 1997 年就有学者提出,限制动物一生中的食物供给,可以延缓其衰老。自 1934 年到 2012 年以来众多的动物实验荟萃结果表明,限制热量摄入可以让大鼠延寿 14% 至 45 %,小鼠延寿 4% 至 27%。&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还有两项猴子研究。威斯康辛大学的研究显示,限制热量摄入对猴子健康和寿命都有积极效果,而美国国立老龄研究所的研究则显示,尽管健康状况有改善,但未能有助寿命延长。两项研究结果不尽相同,考虑这些研究方案中的每日热量摄入量、干预方案、饮食组成、喂养方案、性别和遗传背景的差异,研究结果的差异也就可以理解了。&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人体研究也有不少结论,如间歇性禁食可改变肥胖与糖尿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曼彻斯特大学南区医院 NHS 信托基金会(UHSM)的两项超重女士的研究表明,5:2 禁食组与限制卡路里组(每日25%的热量摄入减少)减肥效果一致(每组都有100人左右参与),但前者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减少腹部脂肪方面表现更好。&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那么,对于身体机能和认知能力有什么影响呢?&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有研究表明,每日禁食 16 小时的年轻人在坚持两个月后脂肪减少,而肌肉量维持不变。&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另一项来自巴西圣保罗联邦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大型多中心随机试验,纳入了 220 名非肥胖的成年人,研究表明,每日限制热量摄入,并坚持两年,可显著改善工作记忆力。&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此外,动物研究的结果一致显示,间歇性禁食对多种慢性疾病有改善效果,如肥胖、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脑疾病。&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不能一概而论&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间歇性禁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群,这要看个人的生活方式、年龄、病史、是否轮班以及个人喜好,比如可能不适合长期健康有状况的人以及长期饮食不规律的人。&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Mattson 说,超重以及患有糖尿病、心脏病和慢性炎性疾病(如关节炎,哮喘,多发性硬化症)的人可能会因间歇性禁食而受益。&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Mattson 认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选择将进食窗口锁定在 6 小时或 8 小时内是相对简单的做法,这相当于禁食 16 小时到 18 小时。&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营养科学系助理教授 Courtney M. Peterson 博士研究的就是限制进食时间的饮食模式,她赞同这个观点。据《纽约时报》报道,她认为,整个晚上以及整个上午不进食,可以让身体有更多的时间燃烧脂肪,还可以帮助身体消除更多盐分,从而降低血压。&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间歇性禁食的结论尚是初步的。美国心脏协会(AHA)指出,间歇性禁食可能会导致体重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以及降低心脏代谢疾病的风险,但其长期可持续性尚不清楚。&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老龄化研究所则建议老年人不要尝试间歇性禁食,因为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确定。此外,对于儿童和偏瘦的人,间歇性禁食模式可能有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不要轻易尝试此模式。&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还有一个无法避开的疑问是,与普通限制热量摄入的做法相比,间歇性禁食有哪些特别的减肥收益呢?&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一项于 2018 年 11 月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AJCN)的研究中,追踪了 150 名肥胖成年人长达 50 周的间歇性禁食结果,与普通的限制热量摄入减肥方法相比,间歇性禁食就没有显示出特别的减肥收益和代谢性疾病收益。其结论就是,间歇性禁食并非更有效的减肥手段。&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另外,还需要考虑各种饮食模式的难易程度。2017 年一项 100 名肥胖或超重的成年人研究中,间歇性禁食的放弃率高达 38%,而普通饮食减肥的放弃率为 29%。&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有建议认为,如果你想减肥又嫌弃每天计算卡路里麻烦,那么就可以选择间歇性禁食。&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Peterson 说,最有效的饮食模式是你一生能够坚持下来的模式,但零卡路里的模式很难坚持下来。&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文化挑战首当其冲&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Mattson 认为,推广间歇性禁食的最大障碍是根深蒂固的一日三餐文化。因为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很少考虑改变这个生活习惯,何况日益丰富的食品选择也让人难以下定决心。&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其次,间歇性禁食初期会带来饥饿感,以及令人易怒且注意力不集中,其实这些症状一般会在 1 个月内消失。Mattson 在综述里称,经过周期性反复,人体的大多数器官可以适应耐受间歇性禁食,从而身体会耐受禁食带来的挑战,并能很快恢复身体平衡。&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其三,大多数医生没有间歇性禁食的专业培训经历。&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医生可以建议人们逐步增加禁食时间,直到实现 16 小时或 18 小时的目标。5:2 模式也类似,第一个月里可以每周 1 天禁食(只摄入 900 大卡到 1000 大卡),第二个月每周 2 天禁食,第三个月每周 2 天禁食(只摄入 750 大卡),第四个月每周 2 天只摄入 500 大卡。&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虽然科学家尚未完全明了这种代偿转换的机制,且有些人无法或不愿意遵守这样的禁食方案,但 Mattson 认为,在专业指导和耐心加持下,大多数人可以适应间歇性禁食,只是身体需要克服禁食初始的饥饿感和烦躁心理,身体需要一个过渡时间,这种心理不过 2 周或 1 个月即可消退。&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至于如何更容易成功禁食,他建议与朋友、伙伴一道开始尝试,这会比单独尝试更容易。他还建议多喝水,并吃些健康食品,例如蔬菜、水果、坚果、全谷物、鱼和瘦肉,以及酸奶,避免高糖、高盐和油炸食品。&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他如此评价自己坚持的不吃早餐模式:“我整个上午都完全不会感到饿,遵循这种禁食模式的其他人也有同感。你要应对的,就是个适应的问题。”&lt;/p&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6</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6</guid>
      <pubDate>Sat, 28 Dec 2019 13:27:26 GMT</pubDate>
      <author>麻省理工科技评论</author>
      <enclosure url="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81325452483434.jpg" type="image/jpg"></enclosure>
    </item>
    <item>
      <title>Adobe为AWS引入生成式AI</title>
      <description>&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与十年前相比,如今的互联网最主要的一个改变是智能手机带来的移动互联网。不过十年后的今天,移动互联网的某些增长空间已经接近饱和,而一些反对数字技术的声音也越来越高亢。&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ea4b193a18c74422867b2599391ca425&quot; alt=&quot;美国互联网这十年:指责声起,罚款不断,2019年是硅谷衰退元年?&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一次游行中,美国国防部一位高级官员的位置数据被清晰识别出来。(来源:《纽约时报》)&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美国民意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近梳理了过去十年中与移动技术相关的重大变化。以下图表均来自皮尤研究中心。&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移动和社交变革&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智能手机改变了人们上网的方式。2011 年只有 35% 的美国成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如今这一数字跃升到了 81%。13 岁到 17 岁的青少年中,有 95% 在使用智能手机。&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641398402960.jpg&quot; alt=&quot;美国互联网这十年:指责声起,罚款不断,2019年是硅谷衰退元年?&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美国人各个年龄段使用社交媒体的比例趋势。&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很多成年人将智能手机作为主要的上网途径。18 岁到 29 岁青年中这一数据是为 58%,65 岁以上老人这一数据为 15%。当然,平板电脑也是一大标志,如今有 52% 的美国成年人在使用平板电脑。&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社交媒体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一个显著的数据对比是,2005 年只有 5% 的美国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而 2019 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 72%。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使用社交媒体的成年人比例也达到了 53%。&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社交媒体是年轻人的宠儿。18 岁到 29 岁年龄段的美国人中,有 9 成使用社交媒体,而 65 岁以上的群体中这个数字只有 40%。&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有 7 成美国人使用 YouTube 和 Facebook,这是美国人使用最多的互联网平台。Instagram 和 Snapchat 的使用比例虽然较低,但更受年轻人青睐。Instagram 是 Facebook 公司旗下一款免费提供在线图片及视频分享的社交应用软件,Snapchat 则是一款阅后即焚应用,会减轻年轻人的社交压力。&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全球范围内,社交媒体成为维权的重要工具。“MeToo”运动是其中的代表,仅在 Twitter 平台上,这一标签在自 2017 年 10 月 15 日到 2018 年 9 月 30 日期间使用了 1900 万次之多。另一个重要标签是“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这是一场抗议针对黑人的暴力和系统性歧视的国际维权运动。&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赞同社交媒体维权。2018 年的一项调查称,有 64% 的美国人认为社交媒体有助于弱势群体发声,而 77% 的人认为,社交媒体让真正重要的议题变得无足轻重了。&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另一项重要变革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零工经济 (Gig Economy) 兴起。所谓零工经济就是与朝九晚五的全职工作相对应,是指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快速匹配供需方的新兴工作方式,乘用车行业的优步(Uber)或来福车(Lyft)是其中代表。到 2018 年秋天,使用过这两种服务的美国成年人有 36%,而 2015 年这一数字只有 15%。&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数字时代的负面影响&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移动互联网在带来重要变革的同时,伴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首当其冲的批评是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占据了人们太多的时间,尤其是年轻人。2018 年的一项调查称,54% 的青少年称自己在手机上花了太多的时间,41% 的青少年则认为社交媒体占据了过多时间,还有四分之一的青少年则是将之归咎于视频游戏。同时,一半以上的青少年都试图限制手机、社交媒体或电子游戏的时间。&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事实上,为人父母者也是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过度使用的受害者。有 39% 的青少年父母称自己曾因玩手机而耽误工作。&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数字时代的另一个批评是数据隐私,这是后斯诺登时期的重要议题。在这位前美国中央情报局职员、美国国家安全局外包技术员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棱镜计划监听项目公开的 2013 年,就有 44% 的美国人就认为这个项目损害了公众利益。&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随之而来的,人们将关注隐私的焦点转移到了社交媒体上个人数据的隐私。84% 的美国人认为政府在无节制收集其个人信息,而 64% 的美国人担心政府会怎样使用他们的个人隐私。&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还有一种数字时代的负面影响是网络暴力。根据 2018 年 13 岁至 17 岁年龄段人群的调查,59%表示他们在网上受到了欺凌或骚扰。其实成年人也逃不过网络暴力。2017 年的数据称,有 41% 的成年人经受过网络暴力。&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641400412120.jpg&quot; alt=&quot;美国互联网这十年:指责声起,罚款不断,2019年是硅谷衰退元年?&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假新闻和谣言已成众矢之的&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十年来,假新闻和谣言引发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美国而言,2016 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是假新闻和谣言引发人们担忧的里程碑事件。据 2019 年的一项调查,50% 的美国人认为假新闻和谣言是一个重大议题,其紧迫程度要大于恐怖主义、非法移民、性别歧视和种族主义。68% 的美国人认为虚假新闻影响了美国人对政府机构的信心。&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十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科技公司的性别歧视问题。2017 年的一项调查称,73% 的美国人认为科技公司存在女性歧视,而 37% 的人认为这在科技公司是一个严重问题。&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硅谷衰退元年?&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鉴于数字隐私、虚假新闻、网络暴力等负面问题层出不穷,美国人对科技公司变得越来越没好感。2015 年,71% 的美国人对科技公司持正面评价,而到了 2019 年,这个数字为 50%。有 51% 的公众认为,科技公司应该受到更多的监管。&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641403301160.jpg&quot; alt=&quot;美国互联网这十年:指责声起,罚款不断,2019年是硅谷衰退元年?&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美国人对科技公司越来越不积极,共和党人士的态度更加消极。&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谷歌首当其冲。2019 年 1 月,法国国家信息自由委员会(CNIL)对谷歌处以 5000 万欧元罚款,因其违反了数据隐私保护相关规定。2018 年 5 月,两家欧洲非营利性隐私和数字权利组织相继投诉称,谷歌在处理个人用户数据方面采用了 “强制同意” 政策,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用于商业广告用途。&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其次是 Facebook。因 “剑桥分析” 公司泄露个人信息丑闻,英国信息专员办公室 (ICO) 于 2018 年 10 月对 Facebook 处以 50 万英镑罚款。&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与此同时,包括亚马逊、微软、苹果、Facebook 以及谷歌在内的科技巨头都因其从消费者计算设备上收集音频片段,并进行人工审查而受到抨击。&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儿童也是受害者。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于今年 2 月裁决,以违反美国儿童隐私保护法为由对抖音海外版 TikTok 罚款 570 万美元。因为这款应用在未经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收集 13 岁以下儿童的个人信息。&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19 年 12 月,美国众议院两党议员联合提交了第一部联邦隐私法提案,它将对谷歌和 Facebook 的在线跟踪和数据共享能力进行限制。&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新科学家》的报道认为,鉴于科技巨头的公众形象有损,2019 年也将成为世界反对科技巨头的元年。&lt;/p&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5</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5</guid>
      <pubDate>Fri, 27 Dec 2019 17:06:49 GMT</pubDate>
      <author>麻省理工科技评论</author>
      <enclosure url="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706026737570.jpg" type="image/jpg"></enclosure>
    </item>
    <item>
      <title>英伟达发布Star Attention加速LLM推理</title>
      <description>&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量子计算,作为一种遵循量子力学规律来调控量子信息单元进行计算的新模式;相对于经典计算机的比特位(bits)来说,量子比特的处理速度更快,更适合于高速数据搜索,也将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其被人们寄予厚望。&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它可以快到什么程度?一旦量子计算机成功问世,那人们或许就需要改变现有的全部密码和信息保护方式,因为它可以在几秒钟内实现“暴力破解”。&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即便它可以如此高效地运算,但其内部数据传输的方式就和综艺节目里常玩的 “传话游戏” 类似——每个量子比特向身边最近的下一个进行沟通,虽然不会像游戏一般因为戴上耳机而发生传递错误,但这种信息 “挨家挨户” 传递的方式似乎也并不显得那么的前沿并且快速。&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不过如今,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团队突破了这一信息传递限制,他们证明了两个量子计算组件,也就是 “自旋” 硅量子比特在计算机芯片中,即便它们相距较远也可以相互作用。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了最新一期的 Nature 杂志上。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的学生 Felix Borjans、联合研究学者 Xanthe G. Croot、Michael J. Gullans,现已在谷歌工作的 X. Mi,以及 “尤金 · 希金斯” 物理学教授 Jason R. Petta 共同完成了该研究。&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547452982755.jpg&quot; alt=&quot;硅量子硬件出现转折点,两个自旋组件首次实现长距离通信&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研究团队照片(来源:Felix Borjans, Princeton University)&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突破量子比特信息传输限制&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作为这项研究的负责人,Jason R. Petta 表示:“在硅芯片上跨越这个距离来传输信息的能力,将为我们的量子硬件带来新的功能。”&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对于该研究的目标,Petta 解释道:“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在一个二维网格中排列出多个量子比特,从而让其执行更为复杂的计算。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项研究有助于改善单一芯片上、还有芯片与芯片之间的量子位元通信情况。”&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量子计算机之所以具有极大应用潜力,主要在于和传统计算机的二进制相比,其比特都有 0 和 1 的状态;但是量子计算机还存在一个 0 和 1 之间的任意线性组合,属于一种像 “薛定谔的猫” 一样的叠加状态。如果将多个量子比特放在一起,这些叠加状态之间又互有关联,就能存储和计算更多的数据。&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简言之,多个量子比特在某一次操作之后不是仅代表多个比特 “0” 和“1”的一种组合,而是可以代表所有可能的态。这样在运算的时候,采用量子比特则是把所有态一起计算,可大大加快运算速度。而如果还能进一步让量子比特超越 “面对面” 的距离进行联系,则可能更大程度增加量子计算机的潜力。&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所以,让成千上万个量子比特可以相互通信是量子计算机这个 “未来化” 项目的关键。目前,来自谷歌、IBM ,以及其他公司的量子计算机原型已包含几十个量子比特,这些量子比特都是由超导电路技术制造的。但许多技术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基于硅的量子比特更有前途。&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另外,硅自旋量子比特保持其量子态的时间,要长于超导电路量子比特的量子态时间。同时,硅作为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电子元件材料,其生产成本较低。但应用硅的话,就需要面对一个巨大的挑战:硅自旋量子比特是由单个电子构成的,并且尺寸非常之小,难以建立很好的连接。&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547455833262.jpg&quot; alt=&quot;硅量子硬件出现转折点,两个自旋组件首次实现长距离通信&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自旋硅量子比特在芯片上和另一个较远的进行通信(来源:Felix Borjans, Princeton University)&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通过一根 “电线” 将量子比特连接起来,这条 “电线” 的形态与连入家庭的光纤电线比较相似。不过,不同的是导线实际上是包含着一个光粒子或光子的狭窄腔体,它从一个量子比特接收信息并将其传送给下一个。&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这两个量子比特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半厘米,和一粒大米的长度相当。从尺寸角度进行类比,如果每个量子比特都像一栋房子那般大小,那么这个量子比特就可以向 1200 公里之外(距离和北京到上海相当)的另一个量子比特发送信息。&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能进行信息沟通的关键,就是要让不同量子比特之间,以及腔体中的光子“说同一种语言”,而这也是该研究的关键之处。研究人员尝试将这三种粒子调节到一个相同的振动频率,最终成功地调整好两个独立的量子比特,并将它们耦合到了光子上。在此之前,这种设备的结构只能允许一个量子比特和光子耦合。&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论文的第一作者、研究生 Felix Borjans 对外表示:“你必须平衡芯片两边的量子比特能量和光子能量,才能让这三种元素互相交流,这是工作中真正具有挑战性的部分。”&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每个量子比特都由捕获了一个电子的、被称为 “双量子点” 的小空间组成。电子具有一种叫作 “自旋” 的特性,它可以指向上或下两个方向,就像指南针指向南北一样。通过用微波场轰击电子,研究人员可以上下翻转自旋,从而控制量子比特处于 0 或 1 的量子态。&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更贴近产业的量子计算里程碑&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这项研究一经发表,便在物理学界引发广泛关注。全球知名的物理研究门户网站 Phys.org 在发布这项研究新闻之后,短时间内就得到了超过 2000 次的转发。当然,相比起来,评论数多少显得有些“寂寞”;或许是只有业界大佬才能点评一二。&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547457541178.jpg&quot; alt=&quot;硅量子硬件出现转折点,两个自旋组件首次实现长距离通信&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Phys.org 官网截图(来源:Phys.org)&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美国 HRL 实验室的高级科学家,也是与此研究合作过的 Thaddeus Ladd 对媒体说:“这是第一个能证明硅中电子自旋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容纳电子自旋纠缠态的装置。不久以前,由于对微波耦合自旋的要求,以及要避免硅基器件中移动的噪声电荷的相互冲突,人们对这是否可行产生了怀疑。”&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而这是硅量子比特的一个重要的可能性证明,它为如何连接量子比特,以及在未来设计基于硅的量子微芯片的几何布局上增加了相当大的灵活性。”Thaddeus 补充道。&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这项研究的成功,建立在 Jason R. Petta 团队过往在该领域的大量研究工作,以及其他科研人员相关突破的基础之上。此前, Science 和 Nature 两大杂志上发表了不少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文章。&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 2010 年发表于 Science 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物理学家证明了在量子阱中捕获单个电子是可能的。在 2012 年的 Nature 杂志上,又报道了从纳米线中的电子自旋向微波频率的光子传递量子信息的过程。四年后,2016 年的 Science 杂志则体现了从硅基电荷量子比特向光子传递信息的能力。&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最近两年的研究结果则更为 Petta 团队提供了实验基础。 2017 年, Science 杂志上展示了如何以量子比特为单位的近邻信息交换;随后,在 2018 年的 Nature 杂志上又展示出一个硅自旋量子比特与一个光子交换信息的实验。而正是该领域学者们的不断积累,最终帮助 Petta 的研究团队完成了此次研究突破。&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547459106122.jpg&quot; alt=&quot;硅量子硬件出现转折点,两个自旋组件首次实现长距离通信&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左为 James Clarke;右为 Jelena Vuckovic(来源:Wiki)&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英特尔量子硬件主管 James Clarke 表示:“多个量子比特之间的布线或互连,是大规模量子计算机面临的最大挑战。而 Petta 的团队在证明自旋量子比特可以长距离耦合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果。”&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学教授 Jelena Vuckovic,也是“黄仁勋全球影响力”教授称号获得者对此评价:“这项可以证明量子比特之间的长距离相互作用的成果,对于进一步发展诸如模块化量子等量子技术至关重要,是朝着这一目标迈进的重要里程碑。因为它证明了由微波光子介导的、间隔超过 4 毫米的两个电子自旋之间的非局部相互作用。”&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她还特别强调:“在电路中,该团队采用的是硅和锗这种半导体工业中大量使用的材料。而这会让研究更具有实用价值。”&lt;/p&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3</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3</guid>
      <pubDate>Fri, 27 Dec 2019 15:50:03 GMT</pubDate>
      <author>麻省理工科技评论</author>
      <enclosure url="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549183064151.jpg" type="image/jpg"></enclosure>
    </item>
    <item>
      <title>科学家研发分子GPS靶向脑瘤</title>
      <description>&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19 年,很多大事件看起来都和经济学常识背道而驰,比如英国脱欧、贸易战、移民问题、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的税收政策等。&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你可能读到过这样的标题:“美国的左派和右派都陷入恐慌”、“资本主义正在瓦解”、“留给孩子们的时间不多了”、“机器人将取代人类,数百万人只能保障基本收入免遭饥饿”等等。&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很少有人会去想这些故事是不是无中生有,也很少有人会去想,一次深入的经济学讨论就能够让这些故事不攻自破。&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而每年,我们或多或少都会为错过世界上最聪明的经济学家的思考和分析而买单。&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19 年经济类的好书有很多,《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主任编辑 David Rotman 列出了几本他最喜欢的图书,它们中有对美国社会不公平、气候变化以及创新不足的现状的深刻分析,也指出了问题所在以及解决办法。&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下面几本书都有很大的争论空间,但全部都是基于数据的严格推理,希望能提供一些供人们探讨的方向。&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018330391935.jpg&quot; alt=&quot;年度书单:2019年6本最值一读的经济学好书&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s&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推荐理由:如果你想用经济学思维,去理解当今世界看似不符合常理的重大事件,这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两位 2019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书中耐心解释了这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最新研究。&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018332057274.jpg&quot; alt=&quot;年度书单:2019年6本最值一读的经济学好书&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The Economists’ Hour : False Prophets , Free Markets , and the Fracture of Society&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推荐理由:经济学家应该为当前的社会病态买单吗?也许是的。书中讲述了过去 50 年经济学家在政治上给予的不断上升的关注度。如果你关心经济学和政治,这本书不可错过。&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018333844507.jpg&quot; alt=&quot;年度书单:2019年6本最值一读的经济学好书&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Jump-Starting America : How Breakthrough Science Can Revive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American Dream&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推荐理由:缺乏创新和科技滞后导致了美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低速增长?麻省理工学院的两名经济学家在书中表示,加大科研才是扩大就业、复兴经济的关键。&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018335761275.jpg&quot; alt=&quot;年度书单:2019年6本最值一读的经济学好书&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The Triumph of Injustice : How the Rich Dodge Taxes and How to Make Them Pay&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推荐理由:该不该对当前的亿万富豪征收财富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位经济学教授的回答是肯定的。但这和法国经济学家提出的“劫富济贫”的思想不同,美国的税收政策正在推进大选期间许多进步的政治势头,书中对这一税收政策进行了深刻阐明。&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018337509509.jpg&quot; alt=&quot;年度书单:2019年6本最值一读的经济学好书&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Unbound : How Inequality Constricts Our Economy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推荐理由:不平等程度加剧完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Boushey 在书中通过严谨的逻辑详细阐述了造成这一误解的原因。&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018339103238.jpg&quot; alt=&quot;年度书单:2019年6本最值一读的经济学好书&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Innovation + Equality : How to Create a Future That Is More Star Trek Than Terminator&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推荐理由:本书可以和 Boushey 的《解脱束缚》一起读,虽然是两本不同的书,但传达的信息是一样的:减少不平等不等于我们不能发展经济和创新。事实上,我们需要提高平等以推动创新。&lt;/p&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2</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2</guid>
      <pubDate>Fri, 27 Dec 2019 10:20:01 GMT</pubDate>
      <author>麻省理工科技评论</author>
      <enclosure url="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018493379937.jpg" type="image/jpg"></enclosure>
    </item>
    <item>
      <title>科学家开发统一框架增强LLM性能</title>
      <description>&lt;p&gt;天文学家将当前的星空与过去的观测记录作比对,发现有至少一百颗恒星已无故消失不见。&lt;/p&gt;&lt;p&gt;1950 年 3 月 16 日,美国海军天文台曾将望远镜对准豺狼座星域进行观测,但今日的天文学家们在观测同一区域,并与过去的观测结果作比对时却发现有的恒星已“消失”。&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46284526084.jpg&quot; alt=&quot;天文学家发现至少一百颗恒星无故消失,或与地外文明有关&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gt;图丨新(右)旧(左)星空观测图比对,标出区域内的恒星已“无故消失”。(来源:Stockholm University/Villarroel et al.)&lt;/p&gt;&lt;p&gt;瑞典天文学家在 2016 年时曾发现一颗恒星 “莫名消失”,就算是当时最先进的观测设备也没有将其找到。当时发现这一情况的研究团队在以此发表的论文中称,“观测结果或许存在着很大的变数,未来仍需做更多工作以确定该恒星是否真的已经消失”,然后在接下去的工作里继续尝试对该恒星进行观测,并搜寻那些看起来已经“消失不见” 了的恒星。&lt;/p&gt;&lt;p&gt;就在最近,该团队在一篇新发表的论文中称,他们仍未能观测到此前那颗 “消失了的恒星” 的踪迹,并发现还有其他一百颗恒星都与此类似地 “现已消失”,并指出这些有恒星“无故消失” 的星域或许是我们搜寻地外文明的一个突破口。&lt;/p&gt;&lt;p&gt;领导此次研究的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天文学家 Beatriz Villarroel 在论文中写道:“除非有恒星能直接坍缩成黑洞,不然我们已有的理论都无法对此作出解释,但这类天体的发现或许对地外文明搜寻工作能有所帮助”。西班牙的加纳里亚斯天文研究所也在此次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lt;/p&gt;&lt;p&gt;研究者认为,宇宙中有大量恒星 “莫名消失” 的星域,或能成为搜寻先进地外文明的热点区域,比如有一种脑洞大开的解释就是有高级地外文明绕恒星构建了如戴森球这种巨型太空设施——戴森球是一种假象的超巨型设施,能将恒星包裹在内并不断通过汲取光能和热能来发电)——而这也确实能解释通为何有恒星会突然在短短几十年内消失。&lt;/p&gt;&lt;p&gt;虽然外星文明理论很夺人眼球,但目前还是自然类解释更能被学界所广泛接受。&lt;/p&gt;&lt;p&gt;论文共同作者,Martin López Corredoira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这些事件都不包含外星文明存在的直接证据,而宇宙中也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极端’天体及事件,目前来说,这类事件属‘自然现象’的可能性仍然很高。”&lt;/p&gt;&lt;p&gt;据悉,该研究团队希望能在接下来的研究工作里借助人工智能并辅以天文爱好者们的力量,继续在深空中搜寻那些可能已经 “消失” 了的恒星。&lt;/p&gt;&lt;p&gt;Beatriz Villarroel 说:“‘发现有恒星在短时间内突然消失’对天文和物理学界来说意义非凡,哪怕是当今的‘新天体物理学说’,因为正是这种我们不能很好解释的现象,才在后来孕育出了许多伟大的理论和发现。”&lt;/p&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1</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1</guid>
      <pubDate>Thu, 26 Dec 2019 19:48:14 GMT</pubDate>
      <author>麻省理工科技评论</author>
      <enclosure url="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47408597622.jpg" type="image/jpg"></enclosure>
    </item>
    <item>
      <title>微软推出深度学习模型架构</title>
      <description>&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裁员”是 2019 年冬天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标签,不管是大环境不好,还是企业需要收缩财务开支,大到独角兽,小到初创公司,裁员优化的声音此起彼伏,勒紧腰带过日子的时候说来就来了。&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昨日,据相关媒体报道,国内的 AI 芯片独角兽公司地平线也开启了大幅裁员计划,进入收缩时刻。&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消息称,地平线 “裁员” 风波最早从今年上半年已经开始。据爆料,从今年 4-5 月开始,在地平线校招拿到 offer 的应届生需强制和公司签下《两年服务协议》,现在又面临被裁,去年公司最多大概 1900 人的规模,现在也就 1400 人左右,在此基础上接下来恐怕还要大面积收缩,实现整体 30%-50% 的优化指标。&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另外,还有一方面传闻是地平线业务或将面临调整,北京、上海、南京、厦门、深圳五个办公区均有裁员动作,南京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厦门分部以及 AIoT 相关人员成重点优化对象,接下来要主要聚焦做 Auto 车规级芯片的相关业务。&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36219083508.jpg&quot; alt=&quot;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回应“大裁员”:只是正常的企业经营决策&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来源:地平线官微)&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对于媒体报道和传闻,DeepTech 联系到地平线创始人兼 CEO 余凯,余凯并没有做过多解释,只是短信回应称:“那篇报道非常不尊重事实。我们只是正常的企业经营决策而已,年底每个企业都应该做组织调整和优化,持续提升经营效率,同时借此激活组织活力。”&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关于公司整体是否会面临战略收缩和接下来持续大幅裁员,截至发稿前,尚未得到余凯更详细的解答。&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36220872822.jpg&quot; alt=&quot;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回应“大裁员”:只是正常的企业经营决策&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地平线旗下公司体系(来源:天眼查)&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来自被裁员工的声音&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关于地平线优化裁员的话题,近期陆续在职场实名社交平台脉脉上引发了数百条评论,声音五花八门,DeepTech 截取了几位有 ID 认证的员工评论。&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有员工评论称,现在公司仍有 1640 左右的员工规模,裁员 30%-50% 并不确切,Auto 部门相对比较稳定,南京的研究院和其他总部以外的城市部门可能要有部分转岗和少量离职。&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不过也有被裁员工曝出公司调整背后的内部组织管理问题。据员工评论,在南京的地平线分公司,很多预算岗位都被砍掉,人工智能研究院确实存在优化的举措,要么转去做业务或听从公司其他规划安排,要么被优化被裁,这次裁员主要涉及公司的 AIoT、后端和前端部门。&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有员工表示,作为芯片公司,地平线正在推动旗下的旭日二代边缘计算 AI 芯片和车规级 AI 芯片征程二代的量产和迭代,明年计划推出征程三代芯片,这些都需要数千万美元的研发投入,假如拿不到更多的融资,那么企业则需要做好过冬的准备。&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36223342782.jpg&quot; alt=&quot;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回应“大裁员”:只是正常的企业经营决策&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网络社区中部分员工评论(来源:脉脉)&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可能砍掉没有产出的产品线和业务,接下来以芯片 + 工具链为主,附带 ODM 来过冬。好在公司还算仁义,裁员赔偿金能给够。”一位员工评论说。&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也有员工透露,从 2018 年 - 2019 年公司大规模扩张之下还是造成了管理冗乱的问题。从外因来看,是 AI 芯片整个行业已经从浮夸回归到了现实,越来越讲究营收利润,不能再走烧钱模式。&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从内因来看,管理层对芯片和硬件的布局考虑不周,芯片配套欠缺;部分一级部门管理者追求大而全、浮夸风,却没有在实际业绩上作出太大助力;很多空降管理层,基本都是 “划水” 捞一笔,却喜欢搞办公室政治刷存在感,管理没跟上,为这次裁员埋下了隐患。&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面临 “造血能力” 考验&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国内做 AI 芯片的大军中,地平线已经算是处于第一梯队的企业。&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创始人余凯曾担任前百度研究院副院长、深度学习实验室主任,领导过百度大脑、自动驾驶等业务的发展,个人在人工智能行业颇具影响力。2015 年 5 月余凯宣布从百度离职创业后,地平线便一直是资本的宠儿,估值超 30 亿美元。&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19 年 2 月 27 日,地平线还曾宣布完成了一轮 6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可谓今年账上并不差钱,在营收方面,余凯也曾在采访中表示,地平线在 2018 年的收入已达到亿元级,2019 年将迈入大规模商业化。&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即便账上还不差钱,但 2019 年之后的资本市场环境仍难以预测,有地平线员工称,公司高层这是做了未来五年融不到钱的最坏打算,提前砍掉边缘项目和部门。&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36226046131.jpg&quot; alt=&quot;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回应“大裁员”:只是正常的企业经营决策&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地平线融资历程(来源:天眼查)&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关于业务收缩可能并非空穴来风,不过或许也不会像传言中那样大刀阔斧进行大部门的裁撤,这从核心产品的迭代方面还是能侧面做一些印证。&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19 年 10 月 29 日,地平线发布了旭日二代 AI 芯片(Sunrise 2),这款芯片主要是面向 AIoT 智能应用的计算平台,提供全场景芯片解决方案;2019 年 8 月 30 日,地平线也曾推出第二代征程处理器(Journey 2.0),官方宣称这是国内首款车规级 AI 芯片,基于该芯片的 Matrix 2.0 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或将在 2020 年正式量产上车。&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从核心产品层面来看,旭日和征程的持续迭代也说明了地平线在 AIoT 和自动驾驶、车规级 AI 芯片技术方向上的基础战略路线应该不会变动,更多的调整可能发生在具体的落地场景业务上。在 2018 年,地平线基于计算平台拓展了智能驾驶、智能摄像机、智能商业、智能教育、智慧工地、智慧通行、智慧安防以及一些语音技术解决方案,似乎有了 AI 芯片,就能够做好各行各业的解决方案,步子迈得有些大。但接下来,地平线可能是要考虑自己的主线任务和主要的商业落地要落在哪里,从而进行资源、资金和人员的有效分配投入,从撒大网向抓聚焦转变,思考有效提升造血能力的问题。&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芯片公司需要耐得住坐冷板凳,商业化周期普遍较长,调整裁员或许是艰难的决定,但不进行调整,企业下一步面临的可能就是生死。&lt;/p&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0</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0</guid>
      <pubDate>Thu, 26 Dec 2019 19:38:41 GMT</pubDate>
      <author>麻省理工科技评论</author>
      <enclosure url="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38027337664.jpg" type="image/jpg"></enclosure>
    </item>
    <item>
      <title>英伟达发布MONAI助力医疗AI应用开发</title>
      <description>&lt;p&gt;移动互联网的出现除了更好地连接起个人与个人,也更好地连接起了个人和企业组织。&lt;/p&gt;&lt;p&gt;近几年,随着第一种连接趋于平稳、逼近饱和的状态,第二种连接成为了新的增长点,移动办公由此迎来爆发,引来包括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入场。行至 2019 年尾声,这一日益拥挤的赛道又迎来一个“Big Name”——华为。&lt;/p&gt;&lt;p&gt;北京时间 2019 年 12 月 26 日,华为云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华为云副总裁、联接与协同业务总裁薛浩正式发布华为云 WeLink。&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23411949878.jpg&quot; alt=&quot;华为正式入局企业协同办公,3年联接19万人的工具“空降”云上&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gt;图丨薛浩正式发布华为云 WeLink(来源:华为)&lt;/p&gt;&lt;p&gt;华为云 WeLink 将通过云服务的形式面向政企客户提供服务,主要有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两种类型:基础服务包括了日常数字化办公需要的通话、消息、邮箱、考勤、待办等业务流程,按企业用户数进行订阅;增值服务包括会议、云盘、企业直播、保密通信、小微语音助手等增值服务,根据企业业务发展需要按需购买。&lt;/p&gt;&lt;p&gt;另外,华为云 WeLink 还提供了应用市场,用户可以获取持续更新的各类企业应用,并可提供集成、开发等专业服务,同时在华为云严选市场中还可以提供智慧协作大屏、智能会议终端等各类硬件产品。&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23415273694.jpg&quot; alt=&quot;华为正式入局企业协同办公,3年联接19万人的工具“空降”云上&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gt;(来源:DeepTech)&lt;/p&gt;&lt;p&gt;“AnyTime、AnyWhere、AnyDevice、AnyBody,跨屏幕、跨语言、跨区域”。&lt;/p&gt;&lt;p&gt;发布会现场也以短片形式演示了华为员工如何应用 WeLink 实现协同办公,包括仅需点击一个链接就能够实现手机、PAD、PC 等多终端视频会议、实时共享屏幕、多终端实时标注,以及 7 种语言的实时智能翻译(消息、文档、邮件正文),一键从邮件正文转群聊;支持数字投影码、二维码、NFC 碰一碰等多种方式投屏等。&lt;/p&gt;&lt;p&gt;作为这个领域的“新进者”,智能也成为华为主打招牌之一,包括小微智能语音助手、语言翻译、人脸签到的智能图像、用于人名去重和邮件分类的知识图谱,例如在办公场景下的语音交互,AI 可以学习用户习惯和关系网,增强泛化能力。&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23417538401.jpg&quot; alt=&quot;华为正式入局企业协同办公,3年联接19万人的工具“空降”云上&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gt;图丨现场视频会议演示(来源:DeepTech)&lt;/p&gt;&lt;p&gt;事实上,在今天的发布会之前,WeLink 已经全面服务于华为内部 19 万员工。&lt;/p&gt;&lt;p&gt;薛浩提到,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办公协同冲在了“第一线”。华为作为一家超大型企业,其数字化转型也并非一蹴而就,从 2012 年至今,分别经历了强调信息共享的线上化、强调沟通协同的移动化、强调生态开放的全联接远程协作,以及眼下强调 Digital Trust 的全场景智能阶段。&lt;/p&gt;&lt;p&gt;期间,WeLink 1.0 于 2017 年 1 月 1 日在华为上线,经过三年的发展,全球华为用户达到 19.5 万,日活率 99.8%,日联接量超过 1200 万次,联接团队 52 万个,联接白板 1.4 万块、联接业务 700 + 个,联接知识 21 亿次 / 年。全球华为人整体协作效率提升 30%,员工满意度达到 90 分以上,App 交付周期从 “90 天” 到“7 天”。&lt;/p&gt;&lt;p&gt;“WeLink 不仅仅是智能工作平台,更是企业数字化联接器,联接团队、IoT、知识、业务。”&lt;/p&gt;&lt;p&gt;通过 We 码平台,WeLink 将华为的业务服务(行政、销售、研发、HR、财经)、公共服务(即时消息、邮件、AI 服务)、内容服务(知识分享、直播)等汇聚到一个平台,实现各种办公应用之间的融合,通过建立与团队、知识、业务、设备的联接,实现了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体验。基于这些,华为办公应用装备部部长王俊认为,“WeLink 帮助员工成长,而不是控制员工”。&lt;/p&gt;&lt;p&gt;据介绍,3 年的打磨也让华为云 WeLink 具备了三大核心特征:智能高效、安全可靠、开放共赢。特别是在安全可靠上,如何保证安全可靠正是诸多移动办公玩家暗自较劲的一个技术竞争点。&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23420145839.jpg&quot; alt=&quot;华为正式入局企业协同办公,3年联接19万人的工具“空降”云上&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gt;图丨 WeLink 安全体系(来源:DeepTech)&lt;/p&gt;&lt;p&gt;安全可靠对于政企客户尤其重要,因为安全的核心不仅仅是安全的结果,而是必须构建一个可信的安全体系。&lt;/p&gt;&lt;p&gt;发布会上,华为云也在这点上做了大幅着墨。&lt;/p&gt;&lt;p&gt;据介绍,华为云 WeLink 从设计理念(进不来、带不走、看不懂、搞不坏)、安全工具和方法、安全体系三个方面为政企客户构筑移动办公安全体系。&lt;/p&gt;&lt;p&gt;“未经允许的信息,进不来,用户注册需要通过企业认证,账号归属于企业;未经过同意的信息,带不走,数据只在企业内流转;未经过授权的信息看不懂,即便获取了信息文件本身,无法打开、无法破解;整体服务搞不坏,实时检测,主动防御”。&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23422769541.jpg&quot; alt=&quot;华为正式入局企业协同办公,3年联接19万人的工具“空降”云上&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gt;图 | WeLink 两种收费模式(来源:DeepTech)&lt;/p&gt;&lt;p&gt;薛浩介绍,这 “4 不” 的背后,是华为在芯、端、管、云的技术防护:消息和数据加密保护,保证双向通信安全;安全沙箱、基于软件 SSL 的 VPN,不依赖硬件能力实现最高安全等级;信息无法被复制、另存、转发信息到外部,自带安全水印模式,有效实现信息可追溯。&lt;/p&gt;&lt;p&gt;华为透露,中软国际、国汽(北京)智能网联研究院、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等现已是华为云 WeLink 用户。而随着华为云 WeLink 的正式发布,华为云 WeLink 生态联盟也一并成立,首批加入的伙伴包括(排名不分先后):金山办公、中软国际、致远互联、罗技、华为商旅、红圈营销、合思费控、Coremail 论客、芯盾集团、目睹直播、视源股份、喜马拉雅、为知笔记等。&lt;/p&gt;&lt;p&gt;目前,华为云官网已经上线这一服务,可免费试用。&lt;/p&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29</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29</guid>
      <pubDate>Thu, 26 Dec 2019 19:26:28 GMT</pubDate>
      <author>麻省理工科技评论</author>
      <enclosure url="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26073816676.jpg" type="image/jpg"></enclosure>
    </item>
  </channel>
</rss>

@defp defp changed the title Fixed /mittrchina/breaking TypeError: Cannot read properties of null (reading 'content') fix(/mittrchina/breaking): TypeError: Cannot read properties of null (reading 'content') Dec 10, 2024
Copy link
Contributor

Successfully generated as following:

http://localhost:1200/mittrchina/breaking - Success ✔️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ss xmlns:atom="http://www.w3.org/2005/Atom" version="2.0">
  <channel>
    <title>MIT 科技评论 - 快讯</title>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breaking</link>
    <atom:link href="http://localhost:1200/mittrchina/breaking" rel="self" type="application/rss+xml"></atom:link>
    <description>MIT 科技评论 - 快讯 - Powered by RSSHub</description>
    <generator>RSSHub</generator>
    <webMaster>[email protected] (RSSHub)</webMaster>
    <language>en</language>
    <lastBuildDate>Tue, 10 Dec 2024 11:08:09 GMT</lastBuildDate>
    <ttl>5</ttl>
    <item>
      <title>科学家开发新型半导体激光器</title>
      <description>&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中国最强火箭+最重卫星,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时隔两年半复飞圆满成功。&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北京时间 12 月 27 日晚上 8 点 46 分,中国运载能力最强火箭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火箭升空 2000 多秒后,二级火箭与搭载卫星成功分离,卫星进入预定轨道,火箭发射任务完满成功。中国航天也以一记最重磅发射为 2019 年宇航任务完美收官。&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81340527612554.jpg&quot; alt=&quot;“胖5”归来,中国最强火箭成功发射,即将开启中国航天黄金时代&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火箭点火升空(来源:航天科技集团/宿东)&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此次发射的实践二十号卫星是地球同步轨道新技术验证卫星,卫星重量达到 8吨,成为我国最重的一颗卫星。该卫星将实施多项新技术验证工作,并开展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广播业务。&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作为此次发射任务的关注焦点,长针 5 号火箭是中国推力最大、运载能力最强的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 25 吨,足以比肩世界范围内最著名的几款重型运载火箭,如 SpaceX 的猎鹰 9、欧洲的阿里安 5 等。&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如今中国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和其他深空探索任务不断推进,急需一枚超强载重能力的运载火箭。&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81340530207193.jpg&quot; alt=&quot;“胖5”归来,中国最强火箭成功发射,即将开启中国航天黄金时代&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垂直转运(来源:航天科技集团/史啸)&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16 年 11 月,长征五号在首次发射任务中获得成功,但在 2017 年 7 月的第二次发射过程中,一级火箭故障直接导致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最终任务失败,这一结果也让长征五号这款年轻火箭的前途蒙上了阴影。&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也正因此,此次长征五号复飞,其成败也将直接影响多个重大航天项目的进度,甚至是长征五号火箭本身的命运也与发射结果息息相关。&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随着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等待已久的探月工程、中国载人空间站,以及中国首次火星探测计划都将有望在 2020 年迎来重大突破。&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中国航天史最强火箭&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关键的运载能力、起飞质量、芯级火箭直径等方面,长征五号都是中国航天领域当之无愧的最强火箭。&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起飞质量约为 878 吨,采用二级半构型。火箭总长约 57 米,立起来的状态下高度相当于 20 层楼高。&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中间的芯级火箭直径达到 5 米,这也是过往中国火箭当中直径最大的一型火箭,被亲切地称为“胖5”。&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81340533144953.jpg&quot; alt=&quot;“胖5”归来,中国最强火箭成功发射,即将开启中国航天黄金时代&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垂直转运(来源:航天科技集团/史啸)&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长征五号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个头大、力气大,所以大家都叫它“大火箭”。其实,“长五”火箭也被称为“冰箭”,这缘于“长五”火箭“肚子”里满满的深低温燃料。&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由于使用液氢液氧推进剂,其中液氢的温度达 -253℃,液氧的温度可达 -183℃,已经达到了温度的极限。&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而这个“庞然大物” 90% 以上的重量都是液氢液氧燃料。看来,“长五”火箭果真是一型名副其实的“冰箭”。&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为何要把长五打造成“冰箭”呢?首先是环保,更重要的是运载能力大。&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包括长征二号、三号、四号在内采用的多是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推进剂,这类火箭因燃烧后会产生剧毒而被戏称为“毒箭”,同时发射成本也并不占优势。过去几十年里,这些“毒箭”一直被使用的原因,就是因为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目前这种火箭型号正在被中国和俄罗斯逐渐淘汰和替换。&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而在长征五号火箭上,液氢液氧燃烧后产生的是水,无毒无污染。更重要的是,液氢液氧燃烧产生的运载能力堪称巨大。也因此,“长五”火箭被称为“大力士”,捆上助推器后,长征五号火箭的低轨道运载能力达到 23 吨,足以将 10 辆中大型 SUV 送上低地球轨道。&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这意味着火箭的运载能力已经可以比肩猎鹰 9、宇宙神 5 号等著名的运载火箭,在数字上已经是中国其他现役火箭最大运载能力的 2.5 倍左右。&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强大的运载能力来自于火箭发动机组合。&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长征五号一级火箭下面配备 2 台地面推力 50 吨级的 YF-77 氢氧发动机。这是我国目前研制的推力最大的氢氧火箭发动机,与中国此前的氢氧发动机相比,推力提高了近 9 倍,整体水平与国际接轨。&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同时芯级火箭四周还捆绑了 4 个直径都为 3.35 米的助推器,每个助推器分别配备 2 台地面推力达到 120 吨级的 YF-100 液氧煤油发动机,共可产生 960 吨的起飞推力。&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据了解,120 吨液氧煤油发动机,是目前我国推力最大的火箭发动机。&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火箭起飞时,芯级火箭和助推器上的 10 台发动机同时点火,起飞推力达 1060 吨,这也是我国异型发动机起飞技术的重大突破。&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十年磨一“箭”&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中国航天经过 60 年的发展,在关键的火箭领域,“长征”家族已经逐渐发展成熟,跻身世界一线行列。&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而到 21 世纪,世界主要航天强国均推出了新一代运载火箭,如美国的宇宙神 5 、 德尔塔 4 ,欧洲的阿里安 5 等,以及近几年最为风光的 SpaceX 的猎鹰9、重型猎鹰火箭。&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这些重型火箭的运载能力远超普通中小型火箭,在重大的航天任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相比之下,中国运载火箭在运载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火箭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而随着中国载人航天任务、探月工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大型任务逐渐开展,提高火箭运载能力、全面提升运载火箭的技术水平成为关键一环。&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06 年,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正式获得国家航天局立项,进入工程研制阶段。作为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第一个立项研制的火箭型号,是为满足航天发展对大运载能力日益迫切的需求,它以大幅提升中国进入空间的能力为目标,是中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支撑和显著标志之一。&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正式立项的 10 年后,长征五号作为极具战略意义的一型终于出现在了海南文昌发射场。&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16 年 11 月3日 20 时 43 分,长征五号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 30 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成功。&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从长征五号对后续航天任务的支持作用看来,3 年前的那次首飞成功的意义不亚于此前任何一次大型火箭成功发射。&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当时认为,长征五号成功首飞意味着中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中国也将因此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但后续的发射结果表明,这款关键的火箭并没有以最理想的情况发展,毕竟火箭的可靠性要经过多次发射才能真正被验证。&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17 年 7 月 2 日,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实施发射,火箭飞行至 346 秒时突发故障,最终未能将荷载送入预定轨道,任务失败。&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后来披露的资料显示,根据分析仿真计算及地面试验结果,长征五号故障原因为芯一级液氢液氧发动机一分机涡轮排气装置在复杂力热环境下,局部结构发生异常,发动机推力瞬时大幅下降,致使发射任务失利。&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各项任务一度高歌猛进的过程中,2017 年的那次发射失败直接导致空间站、探月计划任务时间表不得不向后推迟。&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2020年:中国航天黄金时代&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把时钟拨回到 3 年前,在长五已经成功首飞的大背景下,除了长五的第二次发射任务被提上日程,登月任务嫦娥五号的采样返回、发射我国的空间站核心舱都给出了乐观的计划:分别在 2017、2018 年进行。&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长征五号第二次发射失利,让这两个原本顺利推进的项目再一次被卡在了关键的发射环节。&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与此同时,每 26 个月才开启一次的火星探测时间窗口将在明年中到来,在 2020 年这个关键时间点,中国将要进行首个自主火星探测任务。而这同样需要重量级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参与。&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火星计划&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中国在火星探索上的首次尝试是在 2011 年,当年中国与俄罗斯、欧洲在火星探索领域开展了国际性合作,中国开发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搭载在俄罗斯的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当中,计划一同前往火星,进行环绕探测任务。&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当时由于时间紧张、资金有限、没有经验等诸多制约因素,中国才选择将“萤火一号”搭载在俄罗斯火箭上发射,避免了一系列的技术问题。&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与此同时,由于火星距离地球遥远,当时中国自有的深空测控网无法完成对“萤火一号”的测控,因此在测控方面也与俄罗斯和欧洲航天局合作完成。&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但遗憾的是,由于后续俄方的探测器在与火箭分离后未能成功变轨,“萤火一号”和福布斯-土壤探测器最终未能脱离地球轨道,于次年1月在太平洋坠毁。&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中国自己的火星探测计划正式启动于 2016 年,而 2020 年的时间窗口将是进行探测任务的绝佳时间点。从位置和距离来看,每隔 26 个月的时间,火星就会有一次距离地球最近的机会,这也就成为了火星探测的时间窗口,时间约为一个月。因此,错过了一个时间窗口就需要再等上两年多的时间。&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中国火星探测计划原计划分为“绕”“落”“巡”“回”四个阶段。“萤火一号”来完成“绕”步任务,“萤火二号”来完成“落”步任务。&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萤火一号”未能成功前往火星的情况下,“萤火二号”就直接承担了“绕”“落”“巡”三个步骤的任务,因此“萤火二号”火星探测器包括了轨道器、着陆器、巡视器三个部分。且在运载器上,中国也将选择国产的火箭——长征五号。&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今年 11 月,在位于河北怀来的地外天体着陆综合试验场,中国火星探测任务首次公开亮相,同时现场成功进行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该试验模拟了着陆器在火星环境下悬停、避障、缓速下降的过程。这是中国火星探测任务首次公开亮相。&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中国火星探测任务计划在 2020 年 7 月发射火星探测器,预计经过 10 个月的飞行,2021 年到达火星,着陆火星表面并进行巡视探测。&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火箭直接将探测器发射至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与运载火箭分离后,经过中途修正,在近火点附近实施制动,实现火星捕获,进入周期约 10 个火星日的环火椭圆轨道,再择机实施轨道机动,进入周期约 2 个火星日的椭圆停泊轨道,完成着陆区预先探测和着陆点调整后,择机释放着陆巡视器。环绕器随即进行轨道调整,进入中继通信轨道。&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后,进入火星大气,通过气动外形、降落伞、反推发动机等多级减速和着陆腿缓冲,软着陆于火星表面。火星车与承载平台分离,在火星表面开展巡视科学探测。&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任务起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截至目前共实施了 44 次活动,其中美国和苏联/俄罗斯进行了绝大多数的探测任务。探测方式主要包括“绕”“落”“巡”三种。但在一次任务中就完成环绕火星飞行、火星软着陆以及火星表面巡视,这在世界航天史上确实是绝无仅有的。&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目前,除了中国计划在明年发射火星探测器,美国、欧洲空间局、印度等也都计划利用这一时间窗口进行火星探测任务。&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俄罗斯、欧空局各自成功实现火星环绕,但多次尝试着陆都未获成功,目前双方正合作实施火星着陆巡视任务,计划于 2020 年发射。美国则计划在 2020 年向火星发射一辆火星车,目前该火星车正在装配当中。&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探月工程&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03 年,中国探月工程(也称嫦娥工程)正式开启,并将其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2007 年开始,我国先后发射了嫦娥一号、二号,完成了绕月飞行以及月球硬着陆。对月球进行了全方面的探测。&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81340534925738.jpg&quot; alt=&quot;“胖5”归来,中国最强火箭成功发射,即将开启中国航天黄金时代&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最初探月工程计划2017年发射嫦娥五号&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07 年到 2013 年间,探月计划的一期工程(绕)、二期工程(落)相继完成,前后共有四台月球探测器被送往月球,包括进行月球环绕和着陆、巡视。&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嫦娥三号探测器于 2013 年 12 月到达月球,开展了月面巡视勘察,获得了大量工程和科学数据。如今,嫦娥三号着陆器仍在工作,这也让它成为月球表面工作时间最长的人造航天器。&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完成了“绕”“落”之后,下一步就是进行难度更大的“回”,也就是探月计划的三期工程:发射月球自动采样返回器,降落到月球表面后,机械手将采集月球土壤和岩石样品送上返回器,返回器再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相比此前的探月任务,承担这一任务的嫦娥五号不仅要实现环绕、软着陆,还需要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后,从月球表面起飞,与月球轨道上的轨道器对接后再返回地球。而上一次完成如此复杂探月任务的,已经是 40 多年前进行的著名的“阿波罗计划”。&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需要承担绕、落、采、回的嫦娥五号包括了轨道器、返回器、上升器和着陆器,让整个嫦娥五号探测器重量达到了 8.2 吨。&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将这个 8.2 吨的大块头送上月球,自然也需要一支重量级的火箭。&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此前嫦娥五号计划在 2017 年进行,而长征五号第二次任务失败让嫦娥五号只能无奈在地面上继续等待。&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目前嫦娥五号计划在 2020 年初正式启动,前往月球并收集表面的岩石、土壤返回地球,若任务顺利,这也将成为 1976 年以来人类又一次将月球样本带回地球。&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空间站计划&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中国的载人空间站工程正式启动于 2010 年,最终目标是在低地球轨道建设一个常驻的大型空间站。&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作为空间站计划的早期阶段,中国分别在 2011 年和 2016 年发射了试验型空间站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与这两者相比,将要正式投入使用、供宇航员常驻的天宫空间站的块头当然更大,它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I和“梦天”实验舱II,采用对称T形构型,空间站本体设计达 60 多吨。&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81340536937182.jpg&quot; alt=&quot;“胖5”归来,中国最强火箭成功发射,即将开启中国航天黄金时代&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gt;&lt;br&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整个空间站额定乘员 3 人,乘员轮换期间短期可达 6 人,具备 10 多吨载荷设备的安装和支持能力。在轨运行期间,计划由神舟载人飞船提供乘员运输,由天舟货运飞船提供补给支持。&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由于“天和”“问天”和“梦天”的单个重量都超过了20吨,因此只有具备了 20 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能力将空间站“搬上轨道”;此外空间站在运行期间也需要大运载能力的货运飞船来回运输大量物资。&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而在长征五号之前,中国的火箭运载能力只有 10 吨左右。因此“胖5”火箭能否投入使用就直接决定了空间站的建设任务能否顺利推进。&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根据目前计划,中国计划在 2021 年发射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承担发射任务的自然是成功复飞的长征五号火箭,而最终将空间站组建完成的时间则在 2021 年至 2023 年之间。&lt;/p&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7</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7</guid>
      <pubDate>Sat, 28 Dec 2019 13:43:08 GMT</pubDate>
      <author>麻省理工科技评论</author>
      <enclosure url="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81342160051789.jpg" type="image/jpg"></enclosure>
    </item>
    <item>
      <title>Databricks利用合成数据简化AI代理</title>
      <description>&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19 年最流行的饮食方式是什么?谷歌的 2019 年度热搜榜给出了结论,那就是间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也许很多国人对这个概念还一脸茫然,但从推特 CEO Jack Dorsey 这样的硅谷高管,到 Jennifer Aniston 这样的好莱坞明星,“间歇性禁食”已经成为流行时尚。更为引人关注的是,除了这些知名人士,科研圈亦有人在身体力行。&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老龄化研究所(NIA)研究员 Mark P. Mattson 可谓学术界进行间歇性禁食的带头大哥。他不仅对此身体力行了 30 多年,还在这方面进行了 20 年的学术研究。&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81320531637730.jpg&quot; alt=&quot;登上年度热搜榜的减肥方法!《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今发文阐述利弊&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禁食期间,可以喝水、咖啡或茶。(来源:medscape.com)&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何为间歇性饮食?&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这个概念并不明晰,其本质是定期隔一段时间才摄入极其少量的食物,禁食期间,可以喝水、咖啡或茶;主要有 3 种模式。&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其一,5:2 模式——即正常进食五天,轻断食两天。轻断食指当天的热量摄入控制在 500 大卡到 600 大卡。该模式的流行始于 2012 年 BBC 的电视节目,其身体力行者有漫威电影《奇异博士》的主演 Benedict Cumberbatch。&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其二,16:8 模式——即一天中 8 小时进食、16 小时禁食。Mattson 教授便是如此:他不吃早饭,而是到中午才吃上第一顿饭,并在晚上 8 点前结束一天的进食。《老友记》里瑞秋扮演者 Jennifer Aniston 和金刚狼的扮演者 Hugh Jackman 亦奉行该模式。&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其三,24 小时断食——即每周或每月中,选择一天不摄取任何热量。&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也有更极端的做法。Jack Dorsey 将其进食时间限制在下午 6:30 到晚上 9 点之间,其他时间均禁食。他声称如此可更好地集中注意力。&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就在 2019 年 12 月 26 日,Mattson 作为通讯作者在医学权威期刊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综述《间歇性禁食对健康、衰老和疾病的影响》,详述了间歇性禁食与代谢转换、人体寿命和健康的关系。&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据媒体报道,这篇综述系应《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邀请而撰写,因为许多人在向医生咨询间歇性禁食是否能帮助他们减肥或缓解某些症状,而许多医生对此并不了解。&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Mattson是何方神圣?&lt;/span&gt;&lt;/h1&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81320533854121.jpg&quot; alt=&quot;登上年度热搜榜的减肥方法!《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今发文阐述利弊&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老龄化研究所(NIA)研究员Mark P. Mattson(来源:Wiki)&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Mattson 并非学术界无名小卒,他同时还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兼职教授。&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他于 1957 年出生于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在爱荷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从事发育神经生物学的博士后研究。随后加入美国肯塔基大学桑德斯—布朗老年研究中心,从事神经元可塑性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2000 年,他成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老龄化研究所神经科学实验室的负责人,并成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科学系的教授。&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Mattson 也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科学家,他曾经获得美国大都会人寿基金会奖和阿兹海默氏病协会最高奖。他的研究集中在与年龄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的神经元功能障碍和死亡相关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并致力于确定环境和遗传因素。他是世界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神经科学家之一,其 h 指数超过 205,即他发表的文章中有205篇均被引用了至少 205 次。这个指标说明,Mattson 是其研究领域的顶尖科学家&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福布斯》报道提到了 Mattson 为何身体力行间歇性禁食。那是 1980 年代初,他还在爱荷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每当他吃完早餐骑车去实验室时,就会发生胃酸反流。于是为了避免胃酸反流,他就开始不吃早餐。&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他很快发现,不吃早餐后,他再也没有发生过胃酸反流。他也没想到,这个举动成了其后来沉迷于间歇性禁食研究的开端。&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据《纽约时报》报道,数十年来,他从未吃过早餐。多年来他执行着一种特殊形式的禁食:不吃午饭,午后跑步,然后在从下午开始的 6 小时内摄入每日需要的所有热量(约 2000 大卡)。&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他以自身经历和研究得出结论,称间歇性禁食可能是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按照 Mattson 的观点,人类非常适合这种饮食方式。其理论依据是,在农业出现之前,也就是 1 万年前,人类根本没有现成的早餐存在,那么我们的祖先并非每日三餐正常供应。所以间歇性禁食在人类大部分时间里才是常态,尤其是对于狩猎-采集者更是如此。&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关键是代谢转换&lt;/span&gt;&lt;/h1&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81320535204437.jpg&quot; alt=&quot;登上年度热搜榜的减肥方法!《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今发文阐述利弊&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间歇性禁食的代谢适应。(来源:《新英格兰医学杂志》)&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代谢转换是 Mattson 关注的重点。&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众所周知,葡萄糖和脂肪酸是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当我们完成进食的时候,葡萄糖可以快速为人体供给能量,脂肪则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到脂肪组织中。禁食期间,甘油三酯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肝脏将脂肪酸转化为酮体,后者则是禁食期间许多组织尤其是大脑的能量主要来源。&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身体在禁食一段时间后就会开始燃烧脂肪,另外在夜间不再进食的话也会消耗脂肪。&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酮体是细胞和器官功能的重要信号分子,可调节衰老和健康有关的蛋白质和分子的活性。禁食期间,代谢的周期性转换不仅提供了细胞必需的酮,而且引发了全身系统和细胞的反应,后者有助于精神和身体机能的增强。&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进食的时候,人体血液中酮体含量很低,但在禁食后 8 小时到 12 小时后开始攀升,到 24 小时可高达 2 ~ 5 毫摩尔水平。&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间歇性禁食期间,如果平均每天能减少 500 大卡到 700 大卡的话,血液中酮体水平就会提升。由消耗葡萄糖转换为消耗酮体,代谢会更灵活,能量效率也更高。&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这篇综述认为,间歇性禁食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代谢转换,而代谢模式的改变可以改善血糖调节、血压和心率,提升耐力训练功效以及减少腹部脂肪。&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一系列动物和人体试验表明,禁食和进食交替可维持细胞健康,这可能是人体适应食物短缺的一种进化机制。&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这篇《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综述中提到,动物和人类的实验研究均表明,间歇性禁食不仅仅有减少自由基产生或减轻体重的效果,还能引发细胞的进化适应的反应,如改善葡萄糖调节,增加抗应激能力以及抑制炎症。&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也就是说,间歇性禁食的效果并不等同于减肥。&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有众多的科学实验依据&lt;/span&gt;&lt;/h1&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81320536712836.jpg&quot; alt=&quot;登上年度热搜榜的减肥方法!《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今发文阐述利弊&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来源:Shutterstock.com)&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早期的间歇性禁食研究中,啮齿类动物延寿效果显著。早在 1997 年就有学者提出,限制动物一生中的食物供给,可以延缓其衰老。自 1934 年到 2012 年以来众多的动物实验荟萃结果表明,限制热量摄入可以让大鼠延寿 14% 至 45 %,小鼠延寿 4% 至 27%。&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还有两项猴子研究。威斯康辛大学的研究显示,限制热量摄入对猴子健康和寿命都有积极效果,而美国国立老龄研究所的研究则显示,尽管健康状况有改善,但未能有助寿命延长。两项研究结果不尽相同,考虑这些研究方案中的每日热量摄入量、干预方案、饮食组成、喂养方案、性别和遗传背景的差异,研究结果的差异也就可以理解了。&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人体研究也有不少结论,如间歇性禁食可改变肥胖与糖尿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曼彻斯特大学南区医院 NHS 信托基金会(UHSM)的两项超重女士的研究表明,5:2 禁食组与限制卡路里组(每日25%的热量摄入减少)减肥效果一致(每组都有100人左右参与),但前者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减少腹部脂肪方面表现更好。&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那么,对于身体机能和认知能力有什么影响呢?&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有研究表明,每日禁食 16 小时的年轻人在坚持两个月后脂肪减少,而肌肉量维持不变。&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另一项来自巴西圣保罗联邦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大型多中心随机试验,纳入了 220 名非肥胖的成年人,研究表明,每日限制热量摄入,并坚持两年,可显著改善工作记忆力。&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此外,动物研究的结果一致显示,间歇性禁食对多种慢性疾病有改善效果,如肥胖、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脑疾病。&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不能一概而论&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间歇性禁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群,这要看个人的生活方式、年龄、病史、是否轮班以及个人喜好,比如可能不适合长期健康有状况的人以及长期饮食不规律的人。&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Mattson 说,超重以及患有糖尿病、心脏病和慢性炎性疾病(如关节炎,哮喘,多发性硬化症)的人可能会因间歇性禁食而受益。&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Mattson 认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选择将进食窗口锁定在 6 小时或 8 小时内是相对简单的做法,这相当于禁食 16 小时到 18 小时。&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营养科学系助理教授 Courtney M. Peterson 博士研究的就是限制进食时间的饮食模式,她赞同这个观点。据《纽约时报》报道,她认为,整个晚上以及整个上午不进食,可以让身体有更多的时间燃烧脂肪,还可以帮助身体消除更多盐分,从而降低血压。&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间歇性禁食的结论尚是初步的。美国心脏协会(AHA)指出,间歇性禁食可能会导致体重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以及降低心脏代谢疾病的风险,但其长期可持续性尚不清楚。&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老龄化研究所则建议老年人不要尝试间歇性禁食,因为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确定。此外,对于儿童和偏瘦的人,间歇性禁食模式可能有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不要轻易尝试此模式。&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还有一个无法避开的疑问是,与普通限制热量摄入的做法相比,间歇性禁食有哪些特别的减肥收益呢?&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一项于 2018 年 11 月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AJCN)的研究中,追踪了 150 名肥胖成年人长达 50 周的间歇性禁食结果,与普通的限制热量摄入减肥方法相比,间歇性禁食就没有显示出特别的减肥收益和代谢性疾病收益。其结论就是,间歇性禁食并非更有效的减肥手段。&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另外,还需要考虑各种饮食模式的难易程度。2017 年一项 100 名肥胖或超重的成年人研究中,间歇性禁食的放弃率高达 38%,而普通饮食减肥的放弃率为 29%。&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有建议认为,如果你想减肥又嫌弃每天计算卡路里麻烦,那么就可以选择间歇性禁食。&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Peterson 说,最有效的饮食模式是你一生能够坚持下来的模式,但零卡路里的模式很难坚持下来。&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文化挑战首当其冲&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Mattson 认为,推广间歇性禁食的最大障碍是根深蒂固的一日三餐文化。因为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很少考虑改变这个生活习惯,何况日益丰富的食品选择也让人难以下定决心。&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其次,间歇性禁食初期会带来饥饿感,以及令人易怒且注意力不集中,其实这些症状一般会在 1 个月内消失。Mattson 在综述里称,经过周期性反复,人体的大多数器官可以适应耐受间歇性禁食,从而身体会耐受禁食带来的挑战,并能很快恢复身体平衡。&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其三,大多数医生没有间歇性禁食的专业培训经历。&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医生可以建议人们逐步增加禁食时间,直到实现 16 小时或 18 小时的目标。5:2 模式也类似,第一个月里可以每周 1 天禁食(只摄入 900 大卡到 1000 大卡),第二个月每周 2 天禁食,第三个月每周 2 天禁食(只摄入 750 大卡),第四个月每周 2 天只摄入 500 大卡。&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虽然科学家尚未完全明了这种代偿转换的机制,且有些人无法或不愿意遵守这样的禁食方案,但 Mattson 认为,在专业指导和耐心加持下,大多数人可以适应间歇性禁食,只是身体需要克服禁食初始的饥饿感和烦躁心理,身体需要一个过渡时间,这种心理不过 2 周或 1 个月即可消退。&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至于如何更容易成功禁食,他建议与朋友、伙伴一道开始尝试,这会比单独尝试更容易。他还建议多喝水,并吃些健康食品,例如蔬菜、水果、坚果、全谷物、鱼和瘦肉,以及酸奶,避免高糖、高盐和油炸食品。&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他如此评价自己坚持的不吃早餐模式:“我整个上午都完全不会感到饿,遵循这种禁食模式的其他人也有同感。你要应对的,就是个适应的问题。”&lt;/p&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6</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6</guid>
      <pubDate>Sat, 28 Dec 2019 13:27:26 GMT</pubDate>
      <author>麻省理工科技评论</author>
      <enclosure url="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81325452483434.jpg" type="image/jpg"></enclosure>
    </item>
    <item>
      <title>Adobe为AWS引入生成式AI</title>
      <description>&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与十年前相比,如今的互联网最主要的一个改变是智能手机带来的移动互联网。不过十年后的今天,移动互联网的某些增长空间已经接近饱和,而一些反对数字技术的声音也越来越高亢。&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ea4b193a18c74422867b2599391ca425&quot; alt=&quot;美国互联网这十年:指责声起,罚款不断,2019年是硅谷衰退元年?&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一次游行中,美国国防部一位高级官员的位置数据被清晰识别出来。(来源:《纽约时报》)&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美国民意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近梳理了过去十年中与移动技术相关的重大变化。以下图表均来自皮尤研究中心。&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移动和社交变革&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智能手机改变了人们上网的方式。2011 年只有 35% 的美国成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如今这一数字跃升到了 81%。13 岁到 17 岁的青少年中,有 95% 在使用智能手机。&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641398402960.jpg&quot; alt=&quot;美国互联网这十年:指责声起,罚款不断,2019年是硅谷衰退元年?&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美国人各个年龄段使用社交媒体的比例趋势。&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很多成年人将智能手机作为主要的上网途径。18 岁到 29 岁青年中这一数据是为 58%,65 岁以上老人这一数据为 15%。当然,平板电脑也是一大标志,如今有 52% 的美国成年人在使用平板电脑。&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社交媒体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一个显著的数据对比是,2005 年只有 5% 的美国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而 2019 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 72%。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使用社交媒体的成年人比例也达到了 53%。&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社交媒体是年轻人的宠儿。18 岁到 29 岁年龄段的美国人中,有 9 成使用社交媒体,而 65 岁以上的群体中这个数字只有 40%。&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有 7 成美国人使用 YouTube 和 Facebook,这是美国人使用最多的互联网平台。Instagram 和 Snapchat 的使用比例虽然较低,但更受年轻人青睐。Instagram 是 Facebook 公司旗下一款免费提供在线图片及视频分享的社交应用软件,Snapchat 则是一款阅后即焚应用,会减轻年轻人的社交压力。&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全球范围内,社交媒体成为维权的重要工具。“MeToo”运动是其中的代表,仅在 Twitter 平台上,这一标签在自 2017 年 10 月 15 日到 2018 年 9 月 30 日期间使用了 1900 万次之多。另一个重要标签是“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这是一场抗议针对黑人的暴力和系统性歧视的国际维权运动。&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赞同社交媒体维权。2018 年的一项调查称,有 64% 的美国人认为社交媒体有助于弱势群体发声,而 77% 的人认为,社交媒体让真正重要的议题变得无足轻重了。&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另一项重要变革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零工经济 (Gig Economy) 兴起。所谓零工经济就是与朝九晚五的全职工作相对应,是指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快速匹配供需方的新兴工作方式,乘用车行业的优步(Uber)或来福车(Lyft)是其中代表。到 2018 年秋天,使用过这两种服务的美国成年人有 36%,而 2015 年这一数字只有 15%。&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数字时代的负面影响&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移动互联网在带来重要变革的同时,伴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首当其冲的批评是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占据了人们太多的时间,尤其是年轻人。2018 年的一项调查称,54% 的青少年称自己在手机上花了太多的时间,41% 的青少年则认为社交媒体占据了过多时间,还有四分之一的青少年则是将之归咎于视频游戏。同时,一半以上的青少年都试图限制手机、社交媒体或电子游戏的时间。&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事实上,为人父母者也是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过度使用的受害者。有 39% 的青少年父母称自己曾因玩手机而耽误工作。&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数字时代的另一个批评是数据隐私,这是后斯诺登时期的重要议题。在这位前美国中央情报局职员、美国国家安全局外包技术员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棱镜计划监听项目公开的 2013 年,就有 44% 的美国人就认为这个项目损害了公众利益。&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随之而来的,人们将关注隐私的焦点转移到了社交媒体上个人数据的隐私。84% 的美国人认为政府在无节制收集其个人信息,而 64% 的美国人担心政府会怎样使用他们的个人隐私。&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还有一种数字时代的负面影响是网络暴力。根据 2018 年 13 岁至 17 岁年龄段人群的调查,59%表示他们在网上受到了欺凌或骚扰。其实成年人也逃不过网络暴力。2017 年的数据称,有 41% 的成年人经受过网络暴力。&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641400412120.jpg&quot; alt=&quot;美国互联网这十年:指责声起,罚款不断,2019年是硅谷衰退元年?&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假新闻和谣言已成众矢之的&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十年来,假新闻和谣言引发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美国而言,2016 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是假新闻和谣言引发人们担忧的里程碑事件。据 2019 年的一项调查,50% 的美国人认为假新闻和谣言是一个重大议题,其紧迫程度要大于恐怖主义、非法移民、性别歧视和种族主义。68% 的美国人认为虚假新闻影响了美国人对政府机构的信心。&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十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科技公司的性别歧视问题。2017 年的一项调查称,73% 的美国人认为科技公司存在女性歧视,而 37% 的人认为这在科技公司是一个严重问题。&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硅谷衰退元年?&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鉴于数字隐私、虚假新闻、网络暴力等负面问题层出不穷,美国人对科技公司变得越来越没好感。2015 年,71% 的美国人对科技公司持正面评价,而到了 2019 年,这个数字为 50%。有 51% 的公众认为,科技公司应该受到更多的监管。&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641403301160.jpg&quot; alt=&quot;美国互联网这十年:指责声起,罚款不断,2019年是硅谷衰退元年?&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美国人对科技公司越来越不积极,共和党人士的态度更加消极。&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谷歌首当其冲。2019 年 1 月,法国国家信息自由委员会(CNIL)对谷歌处以 5000 万欧元罚款,因其违反了数据隐私保护相关规定。2018 年 5 月,两家欧洲非营利性隐私和数字权利组织相继投诉称,谷歌在处理个人用户数据方面采用了 “强制同意” 政策,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用于商业广告用途。&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其次是 Facebook。因 “剑桥分析” 公司泄露个人信息丑闻,英国信息专员办公室 (ICO) 于 2018 年 10 月对 Facebook 处以 50 万英镑罚款。&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与此同时,包括亚马逊、微软、苹果、Facebook 以及谷歌在内的科技巨头都因其从消费者计算设备上收集音频片段,并进行人工审查而受到抨击。&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儿童也是受害者。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于今年 2 月裁决,以违反美国儿童隐私保护法为由对抖音海外版 TikTok 罚款 570 万美元。因为这款应用在未经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收集 13 岁以下儿童的个人信息。&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19 年 12 月,美国众议院两党议员联合提交了第一部联邦隐私法提案,它将对谷歌和 Facebook 的在线跟踪和数据共享能力进行限制。&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新科学家》的报道认为,鉴于科技巨头的公众形象有损,2019 年也将成为世界反对科技巨头的元年。&lt;/p&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5</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5</guid>
      <pubDate>Fri, 27 Dec 2019 17:06:49 GMT</pubDate>
      <author>麻省理工科技评论</author>
      <enclosure url="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706026737570.jpg" type="image/jpg"></enclosure>
    </item>
    <item>
      <title>英伟达发布Star Attention加速LLM推理</title>
      <description>&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量子计算,作为一种遵循量子力学规律来调控量子信息单元进行计算的新模式;相对于经典计算机的比特位(bits)来说,量子比特的处理速度更快,更适合于高速数据搜索,也将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其被人们寄予厚望。&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它可以快到什么程度?一旦量子计算机成功问世,那人们或许就需要改变现有的全部密码和信息保护方式,因为它可以在几秒钟内实现“暴力破解”。&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即便它可以如此高效地运算,但其内部数据传输的方式就和综艺节目里常玩的 “传话游戏” 类似——每个量子比特向身边最近的下一个进行沟通,虽然不会像游戏一般因为戴上耳机而发生传递错误,但这种信息 “挨家挨户” 传递的方式似乎也并不显得那么的前沿并且快速。&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不过如今,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团队突破了这一信息传递限制,他们证明了两个量子计算组件,也就是 “自旋” 硅量子比特在计算机芯片中,即便它们相距较远也可以相互作用。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了最新一期的 Nature 杂志上。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的学生 Felix Borjans、联合研究学者 Xanthe G. Croot、Michael J. Gullans,现已在谷歌工作的 X. Mi,以及 “尤金 · 希金斯” 物理学教授 Jason R. Petta 共同完成了该研究。&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547452982755.jpg&quot; alt=&quot;硅量子硬件出现转折点,两个自旋组件首次实现长距离通信&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研究团队照片(来源:Felix Borjans, Princeton University)&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突破量子比特信息传输限制&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作为这项研究的负责人,Jason R. Petta 表示:“在硅芯片上跨越这个距离来传输信息的能力,将为我们的量子硬件带来新的功能。”&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对于该研究的目标,Petta 解释道:“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在一个二维网格中排列出多个量子比特,从而让其执行更为复杂的计算。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项研究有助于改善单一芯片上、还有芯片与芯片之间的量子位元通信情况。”&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量子计算机之所以具有极大应用潜力,主要在于和传统计算机的二进制相比,其比特都有 0 和 1 的状态;但是量子计算机还存在一个 0 和 1 之间的任意线性组合,属于一种像 “薛定谔的猫” 一样的叠加状态。如果将多个量子比特放在一起,这些叠加状态之间又互有关联,就能存储和计算更多的数据。&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简言之,多个量子比特在某一次操作之后不是仅代表多个比特 “0” 和“1”的一种组合,而是可以代表所有可能的态。这样在运算的时候,采用量子比特则是把所有态一起计算,可大大加快运算速度。而如果还能进一步让量子比特超越 “面对面” 的距离进行联系,则可能更大程度增加量子计算机的潜力。&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所以,让成千上万个量子比特可以相互通信是量子计算机这个 “未来化” 项目的关键。目前,来自谷歌、IBM ,以及其他公司的量子计算机原型已包含几十个量子比特,这些量子比特都是由超导电路技术制造的。但许多技术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基于硅的量子比特更有前途。&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另外,硅自旋量子比特保持其量子态的时间,要长于超导电路量子比特的量子态时间。同时,硅作为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电子元件材料,其生产成本较低。但应用硅的话,就需要面对一个巨大的挑战:硅自旋量子比特是由单个电子构成的,并且尺寸非常之小,难以建立很好的连接。&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547455833262.jpg&quot; alt=&quot;硅量子硬件出现转折点,两个自旋组件首次实现长距离通信&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自旋硅量子比特在芯片上和另一个较远的进行通信(来源:Felix Borjans, Princeton University)&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通过一根 “电线” 将量子比特连接起来,这条 “电线” 的形态与连入家庭的光纤电线比较相似。不过,不同的是导线实际上是包含着一个光粒子或光子的狭窄腔体,它从一个量子比特接收信息并将其传送给下一个。&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这两个量子比特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半厘米,和一粒大米的长度相当。从尺寸角度进行类比,如果每个量子比特都像一栋房子那般大小,那么这个量子比特就可以向 1200 公里之外(距离和北京到上海相当)的另一个量子比特发送信息。&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能进行信息沟通的关键,就是要让不同量子比特之间,以及腔体中的光子“说同一种语言”,而这也是该研究的关键之处。研究人员尝试将这三种粒子调节到一个相同的振动频率,最终成功地调整好两个独立的量子比特,并将它们耦合到了光子上。在此之前,这种设备的结构只能允许一个量子比特和光子耦合。&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论文的第一作者、研究生 Felix Borjans 对外表示:“你必须平衡芯片两边的量子比特能量和光子能量,才能让这三种元素互相交流,这是工作中真正具有挑战性的部分。”&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每个量子比特都由捕获了一个电子的、被称为 “双量子点” 的小空间组成。电子具有一种叫作 “自旋” 的特性,它可以指向上或下两个方向,就像指南针指向南北一样。通过用微波场轰击电子,研究人员可以上下翻转自旋,从而控制量子比特处于 0 或 1 的量子态。&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更贴近产业的量子计算里程碑&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这项研究一经发表,便在物理学界引发广泛关注。全球知名的物理研究门户网站 Phys.org 在发布这项研究新闻之后,短时间内就得到了超过 2000 次的转发。当然,相比起来,评论数多少显得有些“寂寞”;或许是只有业界大佬才能点评一二。&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547457541178.jpg&quot; alt=&quot;硅量子硬件出现转折点,两个自旋组件首次实现长距离通信&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Phys.org 官网截图(来源:Phys.org)&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美国 HRL 实验室的高级科学家,也是与此研究合作过的 Thaddeus Ladd 对媒体说:“这是第一个能证明硅中电子自旋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容纳电子自旋纠缠态的装置。不久以前,由于对微波耦合自旋的要求,以及要避免硅基器件中移动的噪声电荷的相互冲突,人们对这是否可行产生了怀疑。”&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而这是硅量子比特的一个重要的可能性证明,它为如何连接量子比特,以及在未来设计基于硅的量子微芯片的几何布局上增加了相当大的灵活性。”Thaddeus 补充道。&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这项研究的成功,建立在 Jason R. Petta 团队过往在该领域的大量研究工作,以及其他科研人员相关突破的基础之上。此前, Science 和 Nature 两大杂志上发表了不少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文章。&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 2010 年发表于 Science 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物理学家证明了在量子阱中捕获单个电子是可能的。在 2012 年的 Nature 杂志上,又报道了从纳米线中的电子自旋向微波频率的光子传递量子信息的过程。四年后,2016 年的 Science 杂志则体现了从硅基电荷量子比特向光子传递信息的能力。&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最近两年的研究结果则更为 Petta 团队提供了实验基础。 2017 年, Science 杂志上展示了如何以量子比特为单位的近邻信息交换;随后,在 2018 年的 Nature 杂志上又展示出一个硅自旋量子比特与一个光子交换信息的实验。而正是该领域学者们的不断积累,最终帮助 Petta 的研究团队完成了此次研究突破。&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547459106122.jpg&quot; alt=&quot;硅量子硬件出现转折点,两个自旋组件首次实现长距离通信&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左为 James Clarke;右为 Jelena Vuckovic(来源:Wiki)&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英特尔量子硬件主管 James Clarke 表示:“多个量子比特之间的布线或互连,是大规模量子计算机面临的最大挑战。而 Petta 的团队在证明自旋量子比特可以长距离耦合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果。”&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学教授 Jelena Vuckovic,也是“黄仁勋全球影响力”教授称号获得者对此评价:“这项可以证明量子比特之间的长距离相互作用的成果,对于进一步发展诸如模块化量子等量子技术至关重要,是朝着这一目标迈进的重要里程碑。因为它证明了由微波光子介导的、间隔超过 4 毫米的两个电子自旋之间的非局部相互作用。”&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她还特别强调:“在电路中,该团队采用的是硅和锗这种半导体工业中大量使用的材料。而这会让研究更具有实用价值。”&lt;/p&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3</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3</guid>
      <pubDate>Fri, 27 Dec 2019 15:50:03 GMT</pubDate>
      <author>麻省理工科技评论</author>
      <enclosure url="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549183064151.jpg" type="image/jpg"></enclosure>
    </item>
    <item>
      <title>科学家研发分子GPS靶向脑瘤</title>
      <description>&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19 年,很多大事件看起来都和经济学常识背道而驰,比如英国脱欧、贸易战、移民问题、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的税收政策等。&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你可能读到过这样的标题:“美国的左派和右派都陷入恐慌”、“资本主义正在瓦解”、“留给孩子们的时间不多了”、“机器人将取代人类,数百万人只能保障基本收入免遭饥饿”等等。&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很少有人会去想这些故事是不是无中生有,也很少有人会去想,一次深入的经济学讨论就能够让这些故事不攻自破。&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而每年,我们或多或少都会为错过世界上最聪明的经济学家的思考和分析而买单。&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19 年经济类的好书有很多,《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主任编辑 David Rotman 列出了几本他最喜欢的图书,它们中有对美国社会不公平、气候变化以及创新不足的现状的深刻分析,也指出了问题所在以及解决办法。&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下面几本书都有很大的争论空间,但全部都是基于数据的严格推理,希望能提供一些供人们探讨的方向。&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018330391935.jpg&quot; alt=&quot;年度书单:2019年6本最值一读的经济学好书&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s&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推荐理由:如果你想用经济学思维,去理解当今世界看似不符合常理的重大事件,这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两位 2019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书中耐心解释了这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最新研究。&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018332057274.jpg&quot; alt=&quot;年度书单:2019年6本最值一读的经济学好书&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The Economists’ Hour : False Prophets , Free Markets , and the Fracture of Society&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推荐理由:经济学家应该为当前的社会病态买单吗?也许是的。书中讲述了过去 50 年经济学家在政治上给予的不断上升的关注度。如果你关心经济学和政治,这本书不可错过。&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018333844507.jpg&quot; alt=&quot;年度书单:2019年6本最值一读的经济学好书&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Jump-Starting America : How Breakthrough Science Can Revive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American Dream&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推荐理由:缺乏创新和科技滞后导致了美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低速增长?麻省理工学院的两名经济学家在书中表示,加大科研才是扩大就业、复兴经济的关键。&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018335761275.jpg&quot; alt=&quot;年度书单:2019年6本最值一读的经济学好书&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The Triumph of Injustice : How the Rich Dodge Taxes and How to Make Them Pay&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推荐理由:该不该对当前的亿万富豪征收财富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位经济学教授的回答是肯定的。但这和法国经济学家提出的“劫富济贫”的思想不同,美国的税收政策正在推进大选期间许多进步的政治势头,书中对这一税收政策进行了深刻阐明。&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018337509509.jpg&quot; alt=&quot;年度书单:2019年6本最值一读的经济学好书&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Unbound : How Inequality Constricts Our Economy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推荐理由:不平等程度加剧完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Boushey 在书中通过严谨的逻辑详细阐述了造成这一误解的原因。&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018339103238.jpg&quot; alt=&quot;年度书单:2019年6本最值一读的经济学好书&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Innovation + Equality : How to Create a Future That Is More Star Trek Than Terminator&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推荐理由:本书可以和 Boushey 的《解脱束缚》一起读,虽然是两本不同的书,但传达的信息是一样的:减少不平等不等于我们不能发展经济和创新。事实上,我们需要提高平等以推动创新。&lt;/p&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2</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2</guid>
      <pubDate>Fri, 27 Dec 2019 10:20:01 GMT</pubDate>
      <author>麻省理工科技评论</author>
      <enclosure url="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71018493379937.jpg" type="image/jpg"></enclosure>
    </item>
    <item>
      <title>科学家开发统一框架增强LLM性能</title>
      <description>&lt;p&gt;天文学家将当前的星空与过去的观测记录作比对,发现有至少一百颗恒星已无故消失不见。&lt;/p&gt;&lt;p&gt;1950 年 3 月 16 日,美国海军天文台曾将望远镜对准豺狼座星域进行观测,但今日的天文学家们在观测同一区域,并与过去的观测结果作比对时却发现有的恒星已“消失”。&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46284526084.jpg&quot; alt=&quot;天文学家发现至少一百颗恒星无故消失,或与地外文明有关&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gt;图丨新(右)旧(左)星空观测图比对,标出区域内的恒星已“无故消失”。(来源:Stockholm University/Villarroel et al.)&lt;/p&gt;&lt;p&gt;瑞典天文学家在 2016 年时曾发现一颗恒星 “莫名消失”,就算是当时最先进的观测设备也没有将其找到。当时发现这一情况的研究团队在以此发表的论文中称,“观测结果或许存在着很大的变数,未来仍需做更多工作以确定该恒星是否真的已经消失”,然后在接下去的工作里继续尝试对该恒星进行观测,并搜寻那些看起来已经“消失不见” 了的恒星。&lt;/p&gt;&lt;p&gt;就在最近,该团队在一篇新发表的论文中称,他们仍未能观测到此前那颗 “消失了的恒星” 的踪迹,并发现还有其他一百颗恒星都与此类似地 “现已消失”,并指出这些有恒星“无故消失” 的星域或许是我们搜寻地外文明的一个突破口。&lt;/p&gt;&lt;p&gt;领导此次研究的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天文学家 Beatriz Villarroel 在论文中写道:“除非有恒星能直接坍缩成黑洞,不然我们已有的理论都无法对此作出解释,但这类天体的发现或许对地外文明搜寻工作能有所帮助”。西班牙的加纳里亚斯天文研究所也在此次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lt;/p&gt;&lt;p&gt;研究者认为,宇宙中有大量恒星 “莫名消失” 的星域,或能成为搜寻先进地外文明的热点区域,比如有一种脑洞大开的解释就是有高级地外文明绕恒星构建了如戴森球这种巨型太空设施——戴森球是一种假象的超巨型设施,能将恒星包裹在内并不断通过汲取光能和热能来发电)——而这也确实能解释通为何有恒星会突然在短短几十年内消失。&lt;/p&gt;&lt;p&gt;虽然外星文明理论很夺人眼球,但目前还是自然类解释更能被学界所广泛接受。&lt;/p&gt;&lt;p&gt;论文共同作者,Martin López Corredoira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这些事件都不包含外星文明存在的直接证据,而宇宙中也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极端’天体及事件,目前来说,这类事件属‘自然现象’的可能性仍然很高。”&lt;/p&gt;&lt;p&gt;据悉,该研究团队希望能在接下来的研究工作里借助人工智能并辅以天文爱好者们的力量,继续在深空中搜寻那些可能已经 “消失” 了的恒星。&lt;/p&gt;&lt;p&gt;Beatriz Villarroel 说:“‘发现有恒星在短时间内突然消失’对天文和物理学界来说意义非凡,哪怕是当今的‘新天体物理学说’,因为正是这种我们不能很好解释的现象,才在后来孕育出了许多伟大的理论和发现。”&lt;/p&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1</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1</guid>
      <pubDate>Thu, 26 Dec 2019 19:48:14 GMT</pubDate>
      <author>麻省理工科技评论</author>
      <enclosure url="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47408597622.jpg" type="image/jpg"></enclosure>
    </item>
    <item>
      <title>微软推出深度学习模型架构</title>
      <description>&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裁员”是 2019 年冬天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标签,不管是大环境不好,还是企业需要收缩财务开支,大到独角兽,小到初创公司,裁员优化的声音此起彼伏,勒紧腰带过日子的时候说来就来了。&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昨日,据相关媒体报道,国内的 AI 芯片独角兽公司地平线也开启了大幅裁员计划,进入收缩时刻。&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消息称,地平线 “裁员” 风波最早从今年上半年已经开始。据爆料,从今年 4-5 月开始,在地平线校招拿到 offer 的应届生需强制和公司签下《两年服务协议》,现在又面临被裁,去年公司最多大概 1900 人的规模,现在也就 1400 人左右,在此基础上接下来恐怕还要大面积收缩,实现整体 30%-50% 的优化指标。&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另外,还有一方面传闻是地平线业务或将面临调整,北京、上海、南京、厦门、深圳五个办公区均有裁员动作,南京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厦门分部以及 AIoT 相关人员成重点优化对象,接下来要主要聚焦做 Auto 车规级芯片的相关业务。&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36219083508.jpg&quot; alt=&quot;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回应“大裁员”:只是正常的企业经营决策&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来源:地平线官微)&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对于媒体报道和传闻,DeepTech 联系到地平线创始人兼 CEO 余凯,余凯并没有做过多解释,只是短信回应称:“那篇报道非常不尊重事实。我们只是正常的企业经营决策而已,年底每个企业都应该做组织调整和优化,持续提升经营效率,同时借此激活组织活力。”&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关于公司整体是否会面临战略收缩和接下来持续大幅裁员,截至发稿前,尚未得到余凯更详细的解答。&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36220872822.jpg&quot; alt=&quot;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回应“大裁员”:只是正常的企业经营决策&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地平线旗下公司体系(来源:天眼查)&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来自被裁员工的声音&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关于地平线优化裁员的话题,近期陆续在职场实名社交平台脉脉上引发了数百条评论,声音五花八门,DeepTech 截取了几位有 ID 认证的员工评论。&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有员工评论称,现在公司仍有 1640 左右的员工规模,裁员 30%-50% 并不确切,Auto 部门相对比较稳定,南京的研究院和其他总部以外的城市部门可能要有部分转岗和少量离职。&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不过也有被裁员工曝出公司调整背后的内部组织管理问题。据员工评论,在南京的地平线分公司,很多预算岗位都被砍掉,人工智能研究院确实存在优化的举措,要么转去做业务或听从公司其他规划安排,要么被优化被裁,这次裁员主要涉及公司的 AIoT、后端和前端部门。&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有员工表示,作为芯片公司,地平线正在推动旗下的旭日二代边缘计算 AI 芯片和车规级 AI 芯片征程二代的量产和迭代,明年计划推出征程三代芯片,这些都需要数千万美元的研发投入,假如拿不到更多的融资,那么企业则需要做好过冬的准备。&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36223342782.jpg&quot; alt=&quot;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回应“大裁员”:只是正常的企业经营决策&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网络社区中部分员工评论(来源:脉脉)&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可能砍掉没有产出的产品线和业务,接下来以芯片 + 工具链为主,附带 ODM 来过冬。好在公司还算仁义,裁员赔偿金能给够。”一位员工评论说。&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也有员工透露,从 2018 年 - 2019 年公司大规模扩张之下还是造成了管理冗乱的问题。从外因来看,是 AI 芯片整个行业已经从浮夸回归到了现实,越来越讲究营收利润,不能再走烧钱模式。&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从内因来看,管理层对芯片和硬件的布局考虑不周,芯片配套欠缺;部分一级部门管理者追求大而全、浮夸风,却没有在实际业绩上作出太大助力;很多空降管理层,基本都是 “划水” 捞一笔,却喜欢搞办公室政治刷存在感,管理没跟上,为这次裁员埋下了隐患。&lt;/p&gt;&lt;h1 style=&quot;text-align: left;&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20px;&quot;&gt;面临 “造血能力” 考验&lt;/span&gt;&lt;/h1&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在国内做 AI 芯片的大军中,地平线已经算是处于第一梯队的企业。&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创始人余凯曾担任前百度研究院副院长、深度学习实验室主任,领导过百度大脑、自动驾驶等业务的发展,个人在人工智能行业颇具影响力。2015 年 5 月余凯宣布从百度离职创业后,地平线便一直是资本的宠儿,估值超 30 亿美元。&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19 年 2 月 27 日,地平线还曾宣布完成了一轮 6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可谓今年账上并不差钱,在营收方面,余凯也曾在采访中表示,地平线在 2018 年的收入已达到亿元级,2019 年将迈入大规模商业化。&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即便账上还不差钱,但 2019 年之后的资本市场环境仍难以预测,有地平线员工称,公司高层这是做了未来五年融不到钱的最坏打算,提前砍掉边缘项目和部门。&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36226046131.jpg&quot; alt=&quot;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回应“大裁员”:只是正常的企业经营决策&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图 | 地平线融资历程(来源:天眼查)&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关于业务收缩可能并非空穴来风,不过或许也不会像传言中那样大刀阔斧进行大部门的裁撤,这从核心产品的迭代方面还是能侧面做一些印证。&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2019 年 10 月 29 日,地平线发布了旭日二代 AI 芯片(Sunrise 2),这款芯片主要是面向 AIoT 智能应用的计算平台,提供全场景芯片解决方案;2019 年 8 月 30 日,地平线也曾推出第二代征程处理器(Journey 2.0),官方宣称这是国内首款车规级 AI 芯片,基于该芯片的 Matrix 2.0 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或将在 2020 年正式量产上车。&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从核心产品层面来看,旭日和征程的持续迭代也说明了地平线在 AIoT 和自动驾驶、车规级 AI 芯片技术方向上的基础战略路线应该不会变动,更多的调整可能发生在具体的落地场景业务上。在 2018 年,地平线基于计算平台拓展了智能驾驶、智能摄像机、智能商业、智能教育、智慧工地、智慧通行、智慧安防以及一些语音技术解决方案,似乎有了 AI 芯片,就能够做好各行各业的解决方案,步子迈得有些大。但接下来,地平线可能是要考虑自己的主线任务和主要的商业落地要落在哪里,从而进行资源、资金和人员的有效分配投入,从撒大网向抓聚焦转变,思考有效提升造血能力的问题。&lt;/p&gt;&lt;p style=&quot;text-align: justify;&quot;&gt;芯片公司需要耐得住坐冷板凳,商业化周期普遍较长,调整裁员或许是艰难的决定,但不进行调整,企业下一步面临的可能就是生死。&lt;/p&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0</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0</guid>
      <pubDate>Thu, 26 Dec 2019 19:38:41 GMT</pubDate>
      <author>麻省理工科技评论</author>
      <enclosure url="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38027337664.jpg" type="image/jpg"></enclosure>
    </item>
    <item>
      <title>英伟达发布MONAI助力医疗AI应用开发</title>
      <description>&lt;p&gt;移动互联网的出现除了更好地连接起个人与个人,也更好地连接起了个人和企业组织。&lt;/p&gt;&lt;p&gt;近几年,随着第一种连接趋于平稳、逼近饱和的状态,第二种连接成为了新的增长点,移动办公由此迎来爆发,引来包括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入场。行至 2019 年尾声,这一日益拥挤的赛道又迎来一个“Big Name”——华为。&lt;/p&gt;&lt;p&gt;北京时间 2019 年 12 月 26 日,华为云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华为云副总裁、联接与协同业务总裁薛浩正式发布华为云 WeLink。&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23411949878.jpg&quot; alt=&quot;华为正式入局企业协同办公,3年联接19万人的工具“空降”云上&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gt;图丨薛浩正式发布华为云 WeLink(来源:华为)&lt;/p&gt;&lt;p&gt;华为云 WeLink 将通过云服务的形式面向政企客户提供服务,主要有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两种类型:基础服务包括了日常数字化办公需要的通话、消息、邮箱、考勤、待办等业务流程,按企业用户数进行订阅;增值服务包括会议、云盘、企业直播、保密通信、小微语音助手等增值服务,根据企业业务发展需要按需购买。&lt;/p&gt;&lt;p&gt;另外,华为云 WeLink 还提供了应用市场,用户可以获取持续更新的各类企业应用,并可提供集成、开发等专业服务,同时在华为云严选市场中还可以提供智慧协作大屏、智能会议终端等各类硬件产品。&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23415273694.jpg&quot; alt=&quot;华为正式入局企业协同办公,3年联接19万人的工具“空降”云上&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gt;(来源:DeepTech)&lt;/p&gt;&lt;p&gt;“AnyTime、AnyWhere、AnyDevice、AnyBody,跨屏幕、跨语言、跨区域”。&lt;/p&gt;&lt;p&gt;发布会现场也以短片形式演示了华为员工如何应用 WeLink 实现协同办公,包括仅需点击一个链接就能够实现手机、PAD、PC 等多终端视频会议、实时共享屏幕、多终端实时标注,以及 7 种语言的实时智能翻译(消息、文档、邮件正文),一键从邮件正文转群聊;支持数字投影码、二维码、NFC 碰一碰等多种方式投屏等。&lt;/p&gt;&lt;p&gt;作为这个领域的“新进者”,智能也成为华为主打招牌之一,包括小微智能语音助手、语言翻译、人脸签到的智能图像、用于人名去重和邮件分类的知识图谱,例如在办公场景下的语音交互,AI 可以学习用户习惯和关系网,增强泛化能力。&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23417538401.jpg&quot; alt=&quot;华为正式入局企业协同办公,3年联接19万人的工具“空降”云上&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gt;图丨现场视频会议演示(来源:DeepTech)&lt;/p&gt;&lt;p&gt;事实上,在今天的发布会之前,WeLink 已经全面服务于华为内部 19 万员工。&lt;/p&gt;&lt;p&gt;薛浩提到,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办公协同冲在了“第一线”。华为作为一家超大型企业,其数字化转型也并非一蹴而就,从 2012 年至今,分别经历了强调信息共享的线上化、强调沟通协同的移动化、强调生态开放的全联接远程协作,以及眼下强调 Digital Trust 的全场景智能阶段。&lt;/p&gt;&lt;p&gt;期间,WeLink 1.0 于 2017 年 1 月 1 日在华为上线,经过三年的发展,全球华为用户达到 19.5 万,日活率 99.8%,日联接量超过 1200 万次,联接团队 52 万个,联接白板 1.4 万块、联接业务 700 + 个,联接知识 21 亿次 / 年。全球华为人整体协作效率提升 30%,员工满意度达到 90 分以上,App 交付周期从 “90 天” 到“7 天”。&lt;/p&gt;&lt;p&gt;“WeLink 不仅仅是智能工作平台,更是企业数字化联接器,联接团队、IoT、知识、业务。”&lt;/p&gt;&lt;p&gt;通过 We 码平台,WeLink 将华为的业务服务(行政、销售、研发、HR、财经)、公共服务(即时消息、邮件、AI 服务)、内容服务(知识分享、直播)等汇聚到一个平台,实现各种办公应用之间的融合,通过建立与团队、知识、业务、设备的联接,实现了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体验。基于这些,华为办公应用装备部部长王俊认为,“WeLink 帮助员工成长,而不是控制员工”。&lt;/p&gt;&lt;p&gt;据介绍,3 年的打磨也让华为云 WeLink 具备了三大核心特征:智能高效、安全可靠、开放共赢。特别是在安全可靠上,如何保证安全可靠正是诸多移动办公玩家暗自较劲的一个技术竞争点。&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23420145839.jpg&quot; alt=&quot;华为正式入局企业协同办公,3年联接19万人的工具“空降”云上&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gt;图丨 WeLink 安全体系(来源:DeepTech)&lt;/p&gt;&lt;p&gt;安全可靠对于政企客户尤其重要,因为安全的核心不仅仅是安全的结果,而是必须构建一个可信的安全体系。&lt;/p&gt;&lt;p&gt;发布会上,华为云也在这点上做了大幅着墨。&lt;/p&gt;&lt;p&gt;据介绍,华为云 WeLink 从设计理念(进不来、带不走、看不懂、搞不坏)、安全工具和方法、安全体系三个方面为政企客户构筑移动办公安全体系。&lt;/p&gt;&lt;p&gt;“未经允许的信息,进不来,用户注册需要通过企业认证,账号归属于企业;未经过同意的信息,带不走,数据只在企业内流转;未经过授权的信息看不懂,即便获取了信息文件本身,无法打开、无法破解;整体服务搞不坏,实时检测,主动防御”。&lt;/p&gt;&lt;p&gt;&lt;img src=&quot;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23422769541.jpg&quot; alt=&quot;华为正式入局企业协同办公,3年联接19万人的工具“空降”云上&quot; style=&quot;-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quot; referrerpolicy=&quot;no-referrer&quot;&gt;&lt;/p&gt;&lt;p&gt;图 | WeLink 两种收费模式(来源:DeepTech)&lt;/p&gt;&lt;p&gt;薛浩介绍,这 “4 不” 的背后,是华为在芯、端、管、云的技术防护:消息和数据加密保护,保证双向通信安全;安全沙箱、基于软件 SSL 的 VPN,不依赖硬件能力实现最高安全等级;信息无法被复制、另存、转发信息到外部,自带安全水印模式,有效实现信息可追溯。&lt;/p&gt;&lt;p&gt;华为透露,中软国际、国汽(北京)智能网联研究院、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等现已是华为云 WeLink 用户。而随着华为云 WeLink 的正式发布,华为云 WeLink 生态联盟也一并成立,首批加入的伙伴包括(排名不分先后):金山办公、中软国际、致远互联、罗技、华为商旅、红圈营销、合思费控、Coremail 论客、芯盾集团、目睹直播、视源股份、喜马拉雅、为知笔记等。&lt;/p&gt;&lt;p&gt;目前,华为云官网已经上线这一服务,可免费试用。&lt;/p&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29</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29</guid>
      <pubDate>Thu, 26 Dec 2019 19:26:28 GMT</pubDate>
      <author>麻省理工科技评论</author>
      <enclosure url="http://document.mittrchina.com/img/2019/12/201912261926073816676.jpg" type="image/jpg"></enclosure>
    </item>
  </channel>
</rss>

Copy link
Collaborator

@TonyRL TonyRL left a comment

Choose a reason for hiding this comment

The reason will be displayed to describe this comment to others. Learn more.

This PR hides the issue instead of fixing them.

To fix the issue, you need

        description:
            type === 'video'
                ? art(path.join(__dirname, 'templates/movie.art'), {
                      poster: article.img,
                      video: {
                          address: article.address,
                          type: article.address.split('.').pop(),
                      },
                  })
-                : article.summary,
+                : type === 'breaking'
+                  ? article.content
+                  : article.summary,
-        pubDate: article.start_time ? parseDate(article.start_time, 'X') : undefined,
+        pubDate: article.start_time ? parseDate(article.start_time, 'X') : article.push_time ? parseDate(article.push_time, 'X') : undefined,

and

-    if (type !== 'video') {
+    if (type !== 'video' && type !== 'breaking') {

Copy link
Contributor

Successfully generated as following:

http://localhost:1200/mittrchina/breaking - Success ✔️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ss xmlns:atom="http://www.w3.org/2005/Atom" version="2.0">
  <channel>
    <title>MIT 科技评论 - 快讯</title>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breaking</link>
    <atom:link href="http://localhost:1200/mittrchina/breaking" rel="self" type="application/rss+xml"></atom:link>
    <description>MIT 科技评论 - 快讯 - Powered by RSSHub</description>
    <generator>RSSHub</generator>
    <webMaster>[email protected] (RSSHub)</webMaster>
    <language>en</language>
    <lastBuildDate>Wed, 11 Dec 2024 03:55:06 GMT</lastBuildDate>
    <ttl>5</ttl>
    <item>
      <title>科学家开发新型半导体激光器</title>
      <description>&lt;div style=&quot;caret-color: rgb(0, 0, 0); color: rgb(0, 0, 0);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1.75;&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16px;&quot;&gt;斯图加特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首个由周期表第四族元素(即“硅组”)构成的电泵送连续波半导体激光器。这款创新激光器采用硅锗锡和锗锡的超薄层堆叠技术,成为首款直接在硅晶圆上生长的激光器,为芯片上的光子学集成开启新的大门。与以往需要高能光学泵送的锗-锡激光器相比,这款新型激光器仅需2伏特(V)电压和5毫安(mA)的低电流注入即可运行,其能耗水平与发光二极管相近。得益于其先进的多量子阱结构和环形设计,该激光器不仅有效降低了功耗和热产生,还能在高达90开尔文的温度下稳定工作。&lt;/span&gt;&lt;a href=&quot;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4873-z&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16px; color: rgb(0, 56, 13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quot;&gt;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4873-z&lt;/span&gt;&lt;/a&gt;&lt;/div&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7</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7</guid>
      <pubDate>Tue, 10 Dec 2024 06:18:04 GMT</pubDate>
    </item>
    <item>
      <title>Databricks利用合成数据简化AI代理</title>
      <description>&lt;div style=&quot;caret-color: rgb(0, 0, 0); color: rgb(0, 0, 0);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1.75;&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16px;&quot;&gt;Databricks推出新的合成数据生成功能,旨在帮助开发人员在其工作流程中快速生成高质量的人工数据集,以评估正在开发的代理系统性能。这将减少开发过程中与主题专家之间的反复沟通,加速代理系统的投产进程。通过扩展代理评估功能,Databricks的新合成数据生成API使得开发人员能够在几分钟内创建出高质量的评估数据集,适用于初步的系统性能测试。这不仅简化中小企业的最终验证步骤,还加速迭代开发过程,使开发人员能够自主探索系统配置,更改检索策略或添加新工具。&lt;/span&gt;&lt;a href=&quot;https://venturebeat.com/data-infrastructure/databricks-makes-ai-agent-evaluation-a-breeze-with-new-synthetic-data-capabilities/&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16px; color: rgb(0, 56, 13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quot;&gt;https://venturebeat.com/data-infrastructure/databricks-makes-ai-agent-evaluation-a-breeze-with-new-synthetic-data-capabilities/&lt;/span&gt;&lt;/a&gt;&lt;/div&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6</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6</guid>
      <pubDate>Tue, 10 Dec 2024 06:17:44 GMT</pubDate>
    </item>
    <item>
      <title>Adobe为AWS引入生成式AI</title>
      <description>&lt;div style=&quot;caret-color: rgb(0, 0, 0); color: rgb(0, 0, 0);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1.75;&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16px;&quot;&gt;Adobe将Adobe Experience Platform扩展至AWS,这标志着企业在处理人工智能和客户数据方面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任何在S3、Redshift或DynamoDB等AWS服务中存储客户数据的组织,现在都可以更直接地利用这些数据实现个性化,避免跨云迁移数据的复杂性与延迟。此次合作反映了企业软件领域的一个更广泛趋势——即向云无关平台的发展,这类平台能够在不同云服务商之间无缝操作。随着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既要管理复杂的隐私法规和技术基础设施成本,又要提供个性化的用户体验,Adobe Experience Platform与AWS的结合为企业提供了简化技术架构的机会,同时保留数字市场所需的高级个性化功能。&lt;/span&gt;&lt;a href=&quot;https://venturebeat.com/ai/adobe-partners-with-amazon-web-services-to-supercharge-ai-driven-customer-experiences/&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16px; color: rgb(0, 56, 13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quot;&gt;https://venturebeat.com/ai/adobe-partners-with-amazon-web-services-to-supercharge-ai-driven-customer-experiences/&lt;/span&gt;&lt;/a&gt;&lt;/div&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5</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5</guid>
      <pubDate>Tue, 10 Dec 2024 06:17:25 GMT</pubDate>
    </item>
    <item>
      <title>OpenAI正式发布Sora</title>
      <description>&lt;div style=&quot;caret-color: rgb(0, 0, 0); color: rgb(0, 0, 0);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1.75;&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16px;&quot;&gt;OpenAI正式推出其视频生成模型Sora,该模型能够生成分辨率高达1080p、最长可达20秒的视频,支持宽屏、垂直及方形等多种宽高比。为了使用户更便捷地利用Sora,OpenAI设计一款新界面,支持通过文本、图像或视频形式轻松给予提示。Sora不仅具备从文本到视频、从图像到视频的转换能力,还引入了故事板功能,让用户能够通过分镜头的方式创作个性化故事,并提供对原始视频的文字编辑和多场景视频融合的功能,极大地丰富视频的特效和创作自由度。此外,Sora已集成至ChatGPT Plus和ChatGPT Pro的会员订阅服务中,用户无需支付额外费用即可享受这一先进工具带来的便利。&lt;/span&gt;&lt;a href=&quot;https://openai.com/index/sora-is-here/&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16px; color: rgb(0, 56, 13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quot;&gt;https://openai.com/index/sora-is-here/&lt;/span&gt;&lt;/a&gt;&lt;/div&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4</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4</guid>
      <pubDate>Tue, 10 Dec 2024 06:16:58 GMT</pubDate>
    </item>
    <item>
      <title>英伟达发布Star Attention加速LLM推理</title>
      <description>&lt;div style=&quot;caret-color: rgb(0, 0, 0); color: rgb(0, 0, 0);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1.75;&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16px;&quot;&gt;英伟达提出Star Attention机制,旨在有效降低推理成本,尤其是针对手机和AIPC等边缘设备。通过将输入的上下文分割成较小的块,并为每个块分配一个“锚点”块来辅助理解整体上下文,Star Attention能够显著提高处理效率。在多个长上下文基准测试中,采用Star Attention机制的8B参数量Llama3模型的推理速度最高可提升11倍;而对于参数量更大的70B Llama3.1模型,其加速效果更加明显。Star Attention与大多数基于Transformer的LLM无缝集成,经过全球注意力训练,将内存要求和推理时间减少高达11倍,同时保持95-100%的准确性。&lt;/span&gt;&lt;a href=&quot;https://arxiv.org/abs/2411.17116&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16px; color: rgb(0, 56, 13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quot;&gt;https://arxiv.org/abs/2411.17116&lt;/span&gt;&lt;/a&gt;&lt;/div&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3</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3</guid>
      <pubDate>Tue, 10 Dec 2024 06:16:39 GMT</pubDate>
    </item>
    <item>
      <title>科学家研发分子GPS靶向脑瘤</title>
      <description>&lt;div style=&quot;caret-color: rgb(0, 0, 0); color: rgb(0, 0, 0);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1.75;&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16px;&quot;&gt;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团队开发名为“分子GPS”的新技术,能够引导免疫细胞精准定位并进入大脑,在不损伤周围健康组织的前提下有效清除肿瘤。这一创新标志着首个能够导航至特定器官的活细胞疗法的诞生,克服现有CAR-T癌症治疗技术的主要障碍。初步研究表明,该技术在小鼠模型中成功消除了致命的胶质母细胞瘤,并防止肿瘤复发。研究人员还利用该技术在多发性硬化症的小鼠模型中实现炎症的有效控制。“分子GPS”通过识别大脑的“邮政编码”和肿瘤的“街道地址”来实现精确定位。基于这些令人鼓舞的结果,研究人员计划于明年启动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lt;/span&gt;&lt;a href=&quot;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l4237&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16px; color: rgb(0, 56, 13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quot;&gt;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l4237&lt;/span&gt;&lt;/a&gt;&lt;/div&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2</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2</guid>
      <pubDate>Mon, 09 Dec 2024 07:17:53 GMT</pubDate>
    </item>
    <item>
      <title>科学家开发统一框架增强LLM性能</title>
      <description>&lt;div style=&quot;caret-color: rgb(0, 0, 0); color: rgb(0, 0, 0);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1.75;&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16px;&quot;&gt;上海科技大学团队开发统一框架,整合多种最新方法及其创新变体。通过全面实验,研究人员评估了该框架不同配置在语言建模及下游任务中的生成吞吐量与性能表现。当KV缓存容量减半时,多数配置能够达到与传统变压器相当甚至更优的性能水平,同时显著提高处理速度;然而,随着KV缓存进一步缩小,通过将各层查询与上层KV缓存相匹配,能有效维持性能,这项研究旨在为用户提供依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方案的指导,并推动大规模语言模型(LLM)推理加速技术的发展。&lt;/span&gt;&lt;a href=&quot;https://arxiv.org/abs/2410.14442&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16px; color: rgb(0, 56, 13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quot;&gt;https://arxiv.org/abs/2410.14442&lt;/span&gt;&lt;/a&gt;&lt;/div&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1</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1</guid>
      <pubDate>Mon, 09 Dec 2024 07:17:29 GMT</pubDate>
    </item>
    <item>
      <title>微软推出深度学习模型架构</title>
      <description>&lt;div style=&quot;caret-color: rgb(0, 0, 0); color: rgb(0, 0, 0);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1.75;&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16px;&quot;&gt;微软BitNet团队推出一款新的深度学习模型架构——BitNet a4.8,旨在显著提升1 bit大模型的效率和性能。这款模型通过启用4位激活值和3位KV缓存,实现更高的计算效率和更低的内存占用。实验结果表明,BitNet a4.8在相同的训练成本下,达到了与前代BitNet b1.58相当的性能,同时推理速度更快。此外,BitNet a4.8在一系列语言任务上的zero-shot准确性与FP16精度的LLaMA相当,涵盖的任务包括ARC-Easy、ARC-Challenge、Hellaswag、Winogrande和PIQA等。&lt;/span&gt;&lt;a href=&quot;https://arxiv.org/pdf/2411.04965&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16px; color: rgb(0, 56, 13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quot;&gt;https://arxiv.org/pdf/2411.04965&lt;/span&gt;&lt;/a&gt;&lt;/div&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0</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30</guid>
      <pubDate>Mon, 09 Dec 2024 07:17:02 GMT</pubDate>
    </item>
    <item>
      <title>英伟达发布MONAI助力医疗AI应用开发</title>
      <description>&lt;div style=&quot;caret-color: rgb(0, 0, 0); color: rgb(0, 0, 0);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1.75;&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16px;&quot;&gt;英伟达推出MONAI,这是一个开源研发平台,专门用于开发医学影像及其他领域的AI应用。通过MONAI,医生和数据科学家能够共同解锁医疗数据的力量,构建适用于医疗AI工作流的深度学习模型和可部署应用。西门子医疗已采用MONAI Deploy模块,旨在弥合从研究到临床应用之间的差距,使医学影像AI工作流能够更快速、高效地集成到临床部署中。开发人员在构建AI应用时通常会使用各种框架,这使得应用难以顺利部署到临床环境中。MONAI Deploy模块的引入,简化了这一过程,使得AI应用的临床部署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lt;/span&gt;&lt;a href=&quot;https://blogs.nvidia.cn/blog/rsna-siemens-healthineers-monai-medical-imaging-ai/&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16px; color: rgb(0, 56, 13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quot;&gt;https://blogs.nvidia.cn/blog/rsna-siemens-healthineers-monai-medical-imaging-ai/&lt;/span&gt;&lt;/a&gt;&lt;/div&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29</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29</guid>
      <pubDate>Mon, 09 Dec 2024 07:16:45 GMT</pubDate>
    </item>
    <item>
      <title>Meta推出全新AI大模型Llama 3.3</title>
      <description>&lt;div style=&quot;caret-color: rgb(0, 0, 0); color: rgb(0, 0, 0);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1.75;&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16px;&quot;&gt;Meta推出Llama 3.3,这是其最新的开源多语言大语言模型(LLM)。Llama 3.3不仅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核心性能的提升,还大幅降低使用门槛,让整个开源社区都能更加便捷地访问这一先进技术。Llama 3.3基于15万亿个代币的“公开可用”数据进行预训练,并对2500多万个合成生成的示例进行微调。Llama 3.3引入多项增强功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28k令牌的更长上下文窗口。这一改进使得Llama 3.3特别适合长形式内容生成和其他高级应用场景,如撰写长篇文章、生成复杂的故事线等。&lt;/span&gt;&lt;a href=&quot;https://venturebeat.com/ai/meta-launches-open-source-llama-3-3-shrinking-powerful-bigger-model-into-smaller-size/&quot;&gt;&lt;span style=&quot;font-size: 16px; color: rgb(0, 56, 13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quot;&gt;https://venturebeat.com/ai/meta-launches-open-source-llama-3-3-shrinking-powerful-bigger-model-into-smaller-size/&lt;/span&gt;&lt;/a&gt;&lt;/div&gt;</description>
      <link>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28</link>
      <guid isPermaLink="fals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4128</guid>
      <pubDate>Mon, 09 Dec 2024 07:16:26 GMT</pubDate>
    </item>
  </channel>
</rss>

@defp
Copy link
Contributor Author

defp commented Dec 11, 2024

@TonyRL 按你的代码改了

@TonyRL TonyRL merged commit ab760e9 into DIYgod:master Dec 11, 2024
31 checks passed
artefaritaKuniklo pushed a commit to artefaritaKuniklo/RSSHub that referenced this pull request Dec 13, 2024
…(reading 'content') (DIYgod#17855)

* feat(route): add  amz123.com

* fix(/mittrchina/breaking): check var null

TypeError: Cannot read properties of null (reading 'content')

* fix(/mittrchina): breaking url null properties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Labels
Auto: Route Test Complete Auto route test has finished on given PR Route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Successfully merging this pull request may close these issues.

2 participants